小学音乐课民歌教学初探

2017-04-18 00:27王清珍
新课程·上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歌民族

王清珍

在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非常重视民歌和民族音乐的教学。民歌是劳动人民在集体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歌以其自然坦率的方式歌唱,能唱出大家对纯朴生活的感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因此,学会欣赏民歌,爱唱民歌,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心灵的美感,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是一种借助声音来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要想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民歌欣赏,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素养的同时,还需加强文学修养。在各种民歌作品的导入、分析、讲解中,努力做到恰如其分。欢快活泼的歌(乐)曲如《猜调》要用轻松愉快的语言来导入;忧伤哀婉的歌(乐)曲如《小白菜》可用深沉凝重语气来导入,如果教师在语言上能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甚至用喜、怒、哀、乐的表情来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这样才更具感染力。在上课时,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尤其是上课的前十分钟,教师一定要用语言或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了解民歌的内涵和意义,激发欣赏民歌的兴趣

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代发展演变的历史,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华儿女,应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通过了解民歌的内涵和意义,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会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民族音乐内涵的动力。

同时,还应让学生明白民歌是我国一切音乐创作的源泉,使学生从心理上热爱民族音乐,增强对民族音乐的感情。比如,课堂上我选择了《银杯》《桔梗谣》《一只鸟仔》《杨柳青》等,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与民歌的关系,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我还特别指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应当从民族的音乐文化中挖取瑰宝,找寻民族的本源,《茉莉花》之所以能走向国际,在世界乐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它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通过对优美民歌的吟唱与赏析,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由衷的热爱之情。

三、选好作品

教材内容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感受和体验的客观条件,如果作品本身平平淡淡没有表现力,那么学生的感受也将无从获得。特别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更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适量及合适的方法,使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起到“春雨润无声”的效能。因此,选用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必须符合音乐艺术的一般美学标准,在内容上应当与学生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在旋律、节奏上应当与当代学生的审美特点有一定的相融性。

四、民歌与民俗相结合,拓展相关文化

民歌的产生与民族的生活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不同地域文化传播、交融以及生活变迁的历史写照,是民族繁衍生存之树重要的根茎。我们在教学中要切实把民歌与民族文化习俗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民族音乐的文化功能。当我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各民族独特风情的时候,如讲到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等,学生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任何歌唱艺术风格和特点的形成都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爱好、文化传统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等因素分不开。

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欣赏民歌能力

在民歌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课外,可以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民歌欣赏的各种资料(音像、图片、与民歌相关的实物等),鼓励学生学唱一首民歌,并了解其背景、文化等,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民歌带来的乐趣和美感,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内,音乐教师切忌把民歌欣赏课上成音乐理论课,应该让“乐、情”始终贯穿整个音乐课堂。

六、结合流行元素指导学生欣赏民歌

民歌风味独特,听起来淳朴又接近生活,但由于缺少流行音乐的影子,为民歌的欣赏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但民歌的传承性和影响力是无可取代的。“原生态民歌”热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民歌像宝贵的绿色生态食品一样,质朴、本真、能打动人心。为了能抓住学生的心,我紧跟时代潮流,为民歌注入流行元素。课堂上,我给他们听阿宝的歌,我还找来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和黑鸭子演唱的民歌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经典与现代一脉相承的气息,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如果没有优秀经典的民歌,也就没有中国新民歌的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适时地欣赏和交流都会给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渗透着流行元素的民乐深深地影响了学生,让他们心目中的老古董,开始焕发出炫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陈丽丽.小学音乐社团的民歌教学初探[J].求知导刊,2015(10).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歌民族
我们的民族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多元民族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