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回族在科技方面的将杰出贡献

2017-04-19 23:06刘佳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论述回族

刘佳

摘 要: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一部分的中国伊斯兰教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中国伊斯兰教特质的文化,如中国伊斯兰教义学、汉文伊斯兰教著述等。二是在中国伊斯兰教背景下成长发展的文化,如科技方面的成就。回族,作为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中人数最为庞大的民族,更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了独特而杰出的贡献。本文以回族发展的历史沿革为主线,对中国回族在科技方面的杰出贡献做进一步的论述、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回族 科技贡献 论述

元代中西交通畅通,中外科技交流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随中亚、西亚大批穆斯林来华,他们成为了当时中西科技交流的主力军,并将发轫于伍麦叶时代,昌盛于阿巴斯时代的科技文化也带到了中国。

一、回回天文历算学及其他科学

(一)在天文学领域

1267年,以穆斯林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在北京建立了观象台,标志着中国天文领域的研究开始步入正轨。他们将伊斯兰世界的大批“回回书籍”带入中国,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回回天文书”。《回回天文书》是一部较完整的波斯星占书,该书内容起源于四千多年前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十二星座的占星术。

此外,以扎马鲁丁为代表回族天文学家还对从西域带回来的阿拉伯天文仪器加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许多新的天文仪器,用来观测昼夜时刻,确定季节。特别是扎马鲁丁制造的地球仪,填补了中国天文学研究方面的一项空白,否定和改变了中国人一直保持的“天圆地方”的概念,确立的地球的球形说。

(二)在历算学领域

在历算学领域,唐代的《九执历》就是来华穆斯林编订的,即回回历法,也是唐朝来华的穆斯林对中国历算的首次贡献。

到公元961年的宋朝时期,安徽回族马氏的先祖、天文学家马依泽应宋朝皇帝的邀请编修新历法。马依泽熟知日月交食和五星方位的推算并精通阿拉伯的天文星占。预报日食、月食和为帝王进行星占。 马依泽将阿拉伯占星术中黄道十二宫的方位及太阳入宫日期的推算方法引进中国天文学,于963年四月修成《应天历》,是第一次系统地将阿拉伯历法引进中国的尝试。

元朝时期曾一度使用金朝的《大明历》与实际天象多有误差。扎马鲁丁在至元四年,参照阿拉伯历法编制了《万年历》,元世祖批准颁行,该历在中国社会通用了14年。

1313年元仁宗皇庆二年,回族各国穆斯林通用阿拉伯太阴历,即伊斯兰教历。明洪武十五年,马哈麻于洪武十六年译出《天文书》,马沙亦黑于洪武十八年译出《回回历法》。《回回历法》的参用达270余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授时历》,就直接参照了回回历法以及回回人引入的天文历法资料。20世纪以后,丁子瑜、马以愚、黄明之、胡继勒、马复初、马坚等回族穆斯林学者又著述了《寻月指南》、《回回历》、《天方历源》、《环宇述要》、《伊斯兰历源详解》、《回历纲要》等众多的天文历法著作的问世,是新的历史时期回族穆斯林对中国天文历法史的做出的重大成绩。

(三)在数学领域

随着回回天文学、历法的传入,回回数学也被回族科学家引入中国,填补了中国数学领域的空白。郭守敬在《授时历》历算中采用了从伊斯兰世界传入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弧三角形法(球面三角法)。

阿拉伯数码因元初司天台回回人的使用流行于中国,数码及“0”的运用,是中国数学发展的一大飞跃,没有数码及“0”计数法的创建,位值制(十位进制)就不可能出现。若没有位值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

元代传入的阿拉伯数学知识还有计算乘法的“格子算”,明代数学家亦称该算法为“写算铺地锦”。

此外,元秘书监中,曾存有回回人所制数学仪器圆规。

(四)在地理学领域

元朝扎马鲁丁制造的地球仪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种地球仪是一个木制圆球,七分是水,绿色;三分是土地,白色。球面上画有江河湖海,并贯穿着横横竖竖的经纬线。从基本形制看,同现在地球仪比较接近。

扎马鲁丁在至元年二十八年还完成了《大一统志》(755卷)的编修。是元朝官修的地理总志。

二、回回医药学

据记载,唐代至五代时,中国穆斯林就曾将阿拉伯大医学家拉齐所译古希腊医学家盖伦的医著16卷带回中国。宋代时期,药学和药材大量被传入中国。元朝时期,是中国传统医学与伊斯兰医学会通交融的黄金时代,中国穆斯林医药大师们译著了回回医理、方法与伊斯兰医学相结合的一些医学著作并始置“回回医药”的机构。

晚唐、五代时期,穆斯林李珣编著《海药本草》医药学著作。

《回回藥方》是又一部穆斯林译著的重要医药学著作。这部著作注重把中国穆斯林的药理、方法与伊斯兰医学有机融合起来,并注意吸收各种医学精华,译著编篡而成。

另外,元代杰出穆斯林医学家沙图穆苏·萨谦斋不仅传播回回医药学,还潜心研究中医,写出了《瑞竹堂验方》15卷以及一些中医名著。回族医生忽思慧还将回回医药学与汉、蒙古、女真、维吾尔等民族的医药学和营养学结合起来,写出了《饮膳正要》一书。这是集元朝以前中国营养学研究精华而完成的中国第一部饮食卫生和营养学方面的专著。

三、回回造炮及其他匠作技术

(一)回回炮

13世纪时,很多造诣很高的阿拉伯、波斯的工匠科技人员来到中国。至元年七年,带领研制了一种用机械发石的炮,名叫“回回炮”。“回回炮”利用杠杆原理将火药包或石头抛射出去,射程威力大,用力省,摧毁力很强,弹石可重达75公斤,属于重型抛石机,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这种炮在攻襄阳、破潭州、围荆州等大型战役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平定南宋的战斗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使“回回炮”名扬天下。

(二)火铳

火铳是一种新型火炮,它是中亚、西亚造炮技术与中国造炮技术结合的产物。火铳是在吸收回回炮以及宋代突火枪技术基础上研制而成。其原理是利用火药在金属管内爆炸产生的气体膨胀压力,把弹丸发射出去,和现今枪炮的原理一致。但火铳比回回炮更为先进,杀伤力更大,实战的功能、与效果以及火药的制造与应用技术都达到了世界的一流水平,在中国兵器制造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元以后我国兵器的制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镔铁刀

镔铁的冶炼与镔铁武器、器物的制造,是元代回族兵器手工业又一独特的贡献,虽不及回回炮与火铳在军事上的重要,但镔铁冶炼技术的高超及镔铁武器及器物制造的精美,均达到世界的领先水平。

(四)其他匠作技术

明代,回族矿冶技术已有很大的改革,矿冶业也发展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众多的回族匠人在云南开采冶炼金银,还出现了珠宝石开采业。

清朝时期,回族矿冶业在银、铜、锡业方面已有相当大的规模,居领先地位,还形成了一些回回冶炼村寨。回族工匠在冶矿方面的成就,有力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陶瓷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曾在唐宋达到鼎盛时期。明代陶瓷是继唐宋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代,其表花、霁红、五彩、斗彩等在当时都是闻名于世的名瓷,其制造工艺达到了陶瓷艺术之顶点,而回教促成此种上品之力量尤多。

中国回族对祖国在科技方面的贡献是独特的,也是多方面的。回族及其先民引进异域的文明成果,及时充当了新文明诞生的主力军,奉献在各个领域,在与当时西方文明相较之沉寂没落的学术领域泛起浪花,推动了中华文明向前大跨步!

参考文献:

[1]马明良.简明伊斯兰史[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2]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邹海波译.科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论述回族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问题论述
固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猎头公司客户服务战略研究论述
政治道德的价值追求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回族文学》2014年总目录
汽车防撞系统的自动化论述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