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影视节目编导社会责任初探

2017-04-19 05:42李铭璨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互联网+时代

【摘 要】 “互聯网+”时代影视节目编导的社会责任主要是:关照现实,面向社会,服务大众;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守望者;展现节目编导美好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影视节目编导;社会责任

一、“互联网+”的电视时代及其现状

通俗而言,“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具体到“互联网+电视”,就是在现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技术等现代科技发展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电视信息与节目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平台与途径。目前它主要以电子邮箱、博客、微信、手机报纸、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QQ等搜索引擎或桌面视窗为标志,它的出现给电视信息传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体对于时间、空间、媒介等的限制,能够根据受众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信息与娱乐服务;其实时性,使电视节目传播更加及时、快速、生动、全方位;人们可以既是电视信息接收者,又可是信息发布者,其共享性、交互性、平等性深得现代年轻人的欢迎与喜爱。“据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与最喜爱的媒体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互联网接触率高达99.4%。”[1]当今年轻人主体是独生子女,其特殊的成长环境与经历也决定了他们的人际交流互动绝大部分都依赖于微博、微信、QQ等互联网媒体,其学习、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极大地依赖互联网。“互联网+”媒体是现在中、青年人的主要娱乐、休闲和社交平台,他们普遍的共识,曾经家庭必备的电视机不需要了,但网络则是必须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好是人生奋斗的鼎盛时期,除了工作、生活外,其闲暇时间都很少、很短暂,他们不可能很准时、长时间地坐在电视机前选台、追剧、欣赏电视节目,所以其娱乐活动更多寄托于互联网媒体,借助互联网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间隙,来搜剧、查剧评等满足精神娱乐需求,既方便、又快捷。互联网媒体的消费与使用正日益深刻地嵌入现代年轻人生活逻辑与文化圈子之中。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各影视公司和传媒机构的经济收入与发展潜力直接与节目网络点击率相关联,为争取观众和消费者,他们不仅利用网络各渠道播剧,同时还开通评论、花絮等各种手段吸引观众、相互竞争,有的甚至为博眼球、新奇或噱头,在剧名或剧情或镜头或台词等方面低俗趣味化,给社会和消费者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互联网+”时代,影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对影视编导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的社会责任提出了现实的拷问。

二、影视节目编导的岗位内涵及其重要性

影视编导是随着当今“影视”事业发展而产生的一门职业。是指将艺术与技术创新结合,具有较强影视、晚会以及各类综合活动策划与制作能力,全方位地将所需内容指导团队(演职员)通过形象、语言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人员。其工作内涵主要在确定电视节目主题思想、敲定节目形态并调控相关工作人员完成节目的具体制作、剪辑等,最后对完成的影视节目进行审核把关。

可见,影视编导是一个影视节目的主创者、统领者和最终推手。“电视编导在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电视编导在创作上具有双面性,为社会的现实与时事政治服务的同时还要具有艺术性。电视编导是艺术创作的领导者,掌握着创作的思路与方向,带领着集体共同完成任务。此外,还必须是作品的创造者,决定作品的整体走势、内涵与深度。”[2]影视编导决定着节目的质量与水平,亦即人们精神食粮消费的品质,同时对影视运营机构和影视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影视节目的质量虽与编导的职业特性、技能素养以及创作理念有关,更重要的是影视编导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理念,因为它是整个节目制作的主线和自始至终一以贯通的,决定整个作品的方向、服务对象和最终追求的目标和效果。影视编导只有创造出优质的节目,在提髙收视率的同时,加大传播机构的利润率,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所以对影视编导的社会责任意识的探讨研究,对影视节目乃至影视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互联网+”时代影视节目编导的社会责任

1、关照现实,面向社会,服务大众

一方面,文艺要为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我国文艺工作者的职业宗旨。“人民群众是评价艺术的主人,也是艺术家永远的服务对象。”[3]据此,在“互联网+”时代,影视编导只有深入了解大众的收视规律、习惯与兴趣点,以大众兴趣为节目选题与策划标准、以大众需求为节目传播定目标、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确定节目风格,才能做出大众喜爱的电视节目。广西卫视节目“第一书记”,电视剧“蜗居”、“裸婚时代”等在网上掀起一股股热聊!主要在于它们关乎民生甚至底层老百姓真实而深切的生存与利益问题。美国著名的媒体人J.赫伯特.阿特休尔说过:“人们向媒体投入时间、精力,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4]“依据相关的中国电视调查数据信息了解到,人们看电视的主要目的,用来娱乐的占54%、掌握时尚潮流的占30%、满足好奇心的占19%、增加与人聊天话题的占11%、解决生活难题的占5.6%。”[5]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与愿望的影视节目不可能有较高的收视率。

另一方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影视节目发展的不竭动力。民众是影视节目最主要和最终的受众。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与交互性不仅给影视节目带来了高度关注与点击率,也给编导们提供了更多观众对节目的看法、点评与建议。所有作品在互联网上被“大浪淘沙”,最后能真正被人们热捧的一定只能是真正关心现实社会以及民生的、让老百姓从中得到所需的精神食粮的和能引起心灵共鸣的作品。影视编导应透过互联网交互窗口,奉献更多优秀作品、引导观众主动思考,满足人们心灵沟通的升华。反过来,电视节目制作团队尤其是电视编导通过互联网,了解观众对节目的要求与喜恶,在节目创作时,充分考虑观众的想法与感受,努力提升作品的质量,才能更好面对未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6]

2、传播先进文化和知识

在知识信息、意识快速转换的今天,人们只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保持思想、文化、观念甚至行动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国情、民意的步骤,否则,很快就会被淘汰。但当今人们生活节奏飞快、生存压力繁重,人们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去接受正规、系统的新知识、新文化、新理念的培训,他们更多地只能是利用休闲时间、通过公共传播平台去获取、自学他们需要的相关内容。影视节目作为互联网+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们最便捷的信息接收途径,为大众提供他们需要的先进文化和思想意识显然责无旁贷。

一方面,影视编导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者,应在做节目时,借助互联网技术,搜集相关资料,以敏锐眼光和准确的判断力,将当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知识文化呈现给观众,以丰富人们知识文化内涵、传播最新信息技术为己任。比如观众通过CCTV-10的“走近科学”,CCTV-2“市场分析室”,凤凰卫视“一带一路”等节目,就可及时明了诸如“引力波”、“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等这些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另一方面,影视编导要具有“寓教”于节目的文化意识,变迎合大众为引导大众。影视编导应用虔敬的态度,对自己的作品坚持基本文化定位。在节目中,通过具体社会事件或现象,剔除其粗糙、抽象、难解、专业、表象的成分,将其文化内涵充分呈现出来,使人们通过观看影视节目,体会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知识内涵,引导观众对优秀传统理念和先进文化意识进行反思、探索和挖掘,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产品文化氛围。并以此形成自己产品、频道的独特风格和品牌形象,最终提升吸引力、美誉度和影响力。

3、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守望者

传媒行业的性质和受众范围决定了它思想碰撞程度将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互联网+媒体”事实上就是“大众+媒体”,每个个体或群体不论国籍、人种、身份、学识都可在此发布自己思想、观点或视频。它虽为先进文化宣传和最新信息技术的交流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却因其低门槛、便捷性和日益激烈的竞争性,不乏内容肤浅粗俗现象的出现。而且与“主导受众型”传统媒体相反,互联网+媒体是“受众主导型”,舆论走向往往容易变得难以控制。此时影视编导的舆论导向责任就尤其重要。首先,影视节目都内嵌着主创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节目制作团队、编导队伍应提升自身文化思想素养,具备正确人生价值观。其次影视编导在节目选题立意时,不仅满足观众需求,更应把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的建设责任贯穿节目始终;在引用网络资源创作节目或发布影视节目及信息时,一定要有负责的态度,仔细检查、反复比对,对敏感话题或字眼,小心处理,以免因为信息虚假或背离政治主流而误导社会舆论;在对待大是大非问题上,要以国家与民生为中心,以坚定的社会责任感、高尚的思想道德,与党的思想主流意识保持同步,并将其灵活蕴涵于影视产品之中,积极传递积极、向上的理念,发挥好党与国家喉舌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影视编导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和社会责任,给人们提供有意义、有内涵的影视节目,给观众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抚慰人们忙碌而困惑的心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展现节目编导美好的人文关怀,创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影视娱乐节目平台是互联网+时代影视编导必备的情怀。

【参考文献】

[1] 靳博.新媒体下大学生的“心”变化[N].人民日报,2014-08-07(14).

[2] 刘成安.电视编导对电视产业的作用探究[J].西部廣播电视,2014(10)99.

[3] 任汉东.浅谈超视角下的编导艺术新形象与责任[J].黄河之声,2010(6)40.

[4] J.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美国,1984.25-29.

[5] 杨倩.浅谈娱乐节目编导的文化意识与社会责任[J].科技创新导报,2013(23)231.

[6] 徐迪.新媒体传播下电视节目的弊端分析及应对策略[J].当代电视,2015(9)72-73.

【作者简介】

李铭璨(1994-)男,广东广州人,供职于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事传媒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互联网+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e时代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