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治疗体会

2017-04-19 00:26倪群
今日健康 2016年8期
关键词:手法复位

倪群

【摘 要】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受累半规管的差异采用Barbecue 翻滚复位法、Epley 管石复位法治疗,1周后复查,并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87例患者通过变位试验检查显示,单侧后半规管受累者居多,共72例,占到82.8%,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者11例(12.6%),单侧上半规管受累者2例(2.3%),混合型受累者2例(2.3%)。所有患者针对不同半规管受累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法复位方法,结果发现首次治愈76例(87.4%),3个月后治愈83例(95.4%)。结论: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将Barbecue 翻滚复位法、Epley 管石复位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治疗分析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在临床上也被称为耳石症,是一种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若头部运动到某个特定位置,会导致患者出现短暂性眩晕,而且可能会伴有特征性眼震[1]。该种疾病虽然并不少见,但常常会被误诊为颈椎病、梅尼埃病、后循环缺血等,当前临床治疗BPPV的方法包括前庭训练、手术、药物等,但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是很理想[2]。很多学者提出[3],手法复位治疗BPPV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缩短患者的病程,缓解患者的疼痛,目前主要包括Barbecue翻滚法、Epley 手法、Harvey管石解脱法三种,前两种手法复位治疗方法应用较为广泛。为进一步探讨分析手法复位治疗BPPV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7例BPPV患者临床资料。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在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7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所有患者都是突然起病,其中男性54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0.5±2.9)岁;患者病程3d-2个月,平均病程(7.4±4.9)d。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本次具体试验方法如下:① Dix-Hallpike 试验。主要是检查上半规管受累、后半规管受累患者,取患者端坐位,头朝可疑侧偏转45°左右,快速扶着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悬头和床面保持30°,检查者用手将患者后颈部托住使其头部不动,观察40s并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眩晕、眼震等症状。若患者出现眩晕,眼震为扭转或扭转向上,说明是后半规管受累;若眼震是扭转向下或垂直向下方向,说明是上半规管受累;若眼震朝两侧转动,说明双侧垂直半规管受累。②Roll 试验。检查水平半规管患者,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者抬高30°,头部向右侧或者左侧转90°,若患者出现明显的旋转性眩晕,眼震方向是背地性水平或者向地性水平方向,持续1min以下,说明试验结果阳性。若两侧转动均会导致明显眼震、眩晕,说明是双侧水平半规管受累。

1.2.2 治疗方法

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受累患者采用Epley法治疗,取患者端坐位,将头部朝患侧转45°,扶着患者快速躺下来,将患者后颈部向后仰取其悬头位,使患者的患耳朝下持续1min左右。将患者头部朝着健侧转90°,并持续1min。再讲患者头部和身体朝健侧旋转90°,面部朝下持续1min。扶着患者朝着健侧坐起,头低20°。咨询患者是否出现眩晕,若出现眩晕症状一定要暂停侧转,直到患者眼震症状缓解或者完全消失后才继续进行下一个动作。上述四个步骤为一组循环,一组完成后休息5min再继续下一组,一直到不会再出现眩晕、眼震症状为止。

Barbecue 翻滚法主要治疗水平半规管受累患者,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端坐位,将患者头部朝患侧转45°,扶着患者朝着患侧快速侧卧躺在床上,头部向上抬30°一直保持1min。扶着患者恢复仰卧位,但头部仍然向上抬30°,换另外一侧保持侧卧位1min。协助患者将头部朝患侧旋转90°,头部继续向上抬30°保持1min。将患者换到患侧取其侧卧位,指导患者头部向上抬30°保持1min。上述四个步骤为一组循环,一组循环完成后休息5min再继续下一个循环,一直到患者没有再出现眩晕或眼震症状。

1.3 疗效评价方式

治愈:患者眩晕、眼震等症状完全消失,经过Roll 试验、Dix-Hallpike 试验结果均显示阴性;有效:患者眩晕、眼震等症状有所缓解,经过Dix-Hallpike 试验结果显示阴性,或者只是稍微出现短暂反应;无效:患者眩晕、眼震等症状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进一步加重,或者可能转变成其他类型BPPV,经过Roll 试验、Dix-Hallpike 试验结果均显示阳性。

2 结果

本次87例患者通过变位试验检查显示,单侧后半规管受累者居多,共72例,占到82.8%,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者11例(12.6%),单侧上半规管受累者2例(2.3%),混合型受累者2例(2.3%)。所有患者针对不同半规管受累情况采用有效的手法复位方法,结果发现首次治愈76例(87.4%),3个月后治愈83例(95.4%),其中单侧后半规管受累患者首次治愈65例(90.3%),3月后治愈70例(97.2%);单侧水平半规管受累患者首次治愈9例(81.8%),3月后治愈70例(90.9%);单侧上半规管受累患者首次治愈1例(50%),3月后治愈2例(100%);混合型受累患者首次治愈1例(50%),3月后治愈1例(50%)。具体情况见下表1。

3 讨论

BPPV 在前庭障碍性眩晕疾病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原发性疾病或者特发性疾病,目前临床还没有研究出该种疾病具体的发病机制[4]。有的学者提出[5],该病可能是因为头位变动导致半规管内淋巴振动的时候,椭圆囊中脱落的耳石导致两侧前庭神经出现不对称兴奋,进而破坏前庭功能的平衡。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法复位方法治疗BPPV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经过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后,均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療效果,由此可见,手法复位治疗的方法简单,而且安全性较高。目前,国外已经逐渐形成规范、成熟的BPPV诊断及治疗体系,但是我国国内针对BPPV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起步比较晚,有的地方甚至对BPPV疾病知识都不了解,很多医师对于该种疾病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临床误诊率比较高,这样会耽误患者的治疗,增加患者的痛苦[6]。本次采用滚转试验、Dix-Hallpike 试验分别检测水平半规管受累患者、上半规管受累、后半规管受累患者,由于后半规管位置是最低的,由于重力作用,脱落的耳石掉落到后半规管中的风险性最高,因此一般后半规管受累患者最为常见。本次检查结果表明,87例患者中单侧后半规管受累者居多,共72例,占到82.8%,这和刘秋玲等[7]研究报道结果基本相符。对于后半规管BPPV患者,建议采用Epley 管石复位法治疗,本文对72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采用Epley 管石复位法治疗,结果首次治愈率达到90.3%,3月后治愈率高达97.2%,这和鲁杰等研究报道结果(后半规管BPPV患者采用Epley 管石复位法治疗有效率达到30%~100%)基本相符[8]。水平半规管BPPV 患者建议采用Barbecue 翻滚复位法治疗,本次对11例水平半规管受累患者采用Barbecue 翻滚复位法治疗,首次治愈率为81.8%,3月后治愈率达到90.9%,这和以往大多数文献报道(水平半规管受累患者采用Barbecue 翻滚复位法治疗有效率为81%-85%)基本一致。

本次研究的87例患者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后,仍然部分患者出现走路不稳、头沉、头昏等不适症状,这可能是由于脱落的耳石重新回到椭圆囊后使得椭圆囊斑敏感性改变,重新纠正了大脑对双侧前庭神经冲动信号导致的。笔者认为,手法复位治疗BPPV患者的过程中,治疗前一定要对患者受累半规管类型进行正确的判断,治疗过程中多和患者交流、沟通,使患者尽快进入到治疗状态。手法复位治疗后,应嘱咐患者应静坐6-10min左右,旁边最好有看护的家属,避免患者意外摔倒或者受伤。若患者属于高领患者或者伴有颈椎病,也可以进行变位试验检查,采用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但是注意检查动作和操作手法一定要尽可能轻柔。

综上所述,BPPV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将Barbecue 翻滚复位法、Epley 管石复位法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秦迎春,徐丽萍,徐玉华.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观察[ 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 6) :108.

[2]王超,陈卓,黄辉. 手法复位结合心理疏导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58 例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3):103-106.

[3]冯艳军,谢环英,车军利,等. 眩晕症的临床诊治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34):161-162.

[4] 史鹏,高琳,荣钦锋. 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诊疗分析[J ].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3):32-33.

[5] 余国亮. 中老年人眩晕发作68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5):105-106.

[6]李中秋,吕田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志,2011,4( 10) : 67 - 68.

[7]刘秋玲,王跃建,周晓娓,林枫,梁海荣,虞幼军. 1240 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手法复位治疗[J]. 中华耳科学杂志,2010,8(4):427-430.

[8] 鲁杰,谢珂,孙民. 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J].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3):291-293.

猜你喜欢
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估
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的治疗体会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早期护理干预对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