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农民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2017-04-19 14:59李向彤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发展

李向彤

当前,我国正值十三五规划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我们必须辩证分析形势,科学审视国情、省情、县情,凝聚振兴农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着力解决惠民生促和谐的重点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农村人口的生存质量,使农民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

一、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关键是搭建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平台和完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工作重点,坚持全力以赴抓发展、奋不顾身抓经济、齐心协力抓项目,努力推动项目建设平均每年稳步增量,有秩序的批量投产,追求质量和实际效果促使项目规划巩固升级,逐步形成更大规模的辐射力量,依靠项目带动补齐产业的短板,促进产业融合、经济增量。

除此以外,还要把关注点放在增收富民,向结构调整方向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帮助农民挖掘市场隐藏的潜动力,鼓励农民活跃起来、动起来寻找商机,加大智力和技术投资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广泛进行特色种植、养殖试验,帮助农民选项目、找订单,开辟新的增收途径。特别要把种植、养殖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农民、企业、加工、养殖、种植等集约化的产业链。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原则,充分挖掘县域经济优势资源、新型能源开发利用空间,着力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发展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最大限度激活发展动能,推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粮食产业方面突出优良品种的筛选,在成品加工方面重视包装和宣传,加大投放力度创优质品牌,全力推动地方名优产品打入国内高端市场。主动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以温泉旅游业、品牌农业、精品牧业为引领,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开辟一条借蒙俄通欧美的对外发展捷径。

二、探索新型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在李克强的“三农”棋局中,要想让农民尽早富起来,一定要让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齐头并进”。常年进城务工的广大农民工群体,一直以来是党中央的牵挂。李克强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过,过去30多年来,农民工兄弟姐妹背井离乡、拖儿带女、历尽艰苦赚血汗钱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他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着重解决好“三个一亿人”的问题。如此看,发展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新型的农业现代化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

近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其中核心内容包括: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价格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以及推进“人”的新农村建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村庄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问题;培育“职业农民”的方法和重要性。

关于农村工作,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它的重心往哪转。这是我们人民群众最为期待的。习总书记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核心主题,所以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核心内容,其次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量大链短、产强销弱”问题,推动农产品资源转换增值。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粮经饲统筹发展,全面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特色农业。按照市场需求量加快推进“旱改水”工程,围绕市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紧盯域内外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基地农业,大力争取销售订单,广泛试种、推广汉麻、美葵、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培育特色种植基地。因地制宜推进家兔、本地鸡、狐貉等特色畜牧养殖,鼓励肉牛、生猪养殖,加快培育新的普惠型、富民型畜牧支柱产业。围绕政策导向“调”。抓住国家、省市补贴扶持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水平,鼓励发展蔬菜、中草药等特色种植。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瞄准区域主要农牧产品,大力引进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推进工农联动、融合发展。坚持稳固提升奶牛业,持续壮大奶牛规模牧场集群,加快建设优质核心奶源基地。大力发展秸秆、米糠、畜禽粪污等综合加工利用。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品牌整合,统一稻米、果蔬、杂粮杂豆等农产品品牌,引导企业联手打造区域“拳头”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可以摸索创新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境外销售网络。强化品牌营销,借助哈洽会、绿博会和国家贸促会各种展会等机会,对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策划、宣传,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

三、打造“职业农民”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在过去的30年间已经有3亿多农村人口进城定居,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已经有160个,超过500万的城市有14个。较其他发达地区黑龙江的发展速度缓慢从城市边界就能洞察得到,黑龙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非常明显,但是许多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已经分不清楚到底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农村,城乡之间已经连成了片。比如江苏南部,长三角、珠三角,很多城市之间已经看不到界线,因此,农民和城里人的界限也分得不清楚了。

打造职业农民,就要将我们的发展成果与农民共同享有,在民生民意上下功夫,是农民感受到幸福和收获。

一是为农民办实事。在机制上下功夫,经常性的进行民意调查和反馈,根据农民迫切需要解決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全力满足民生需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特别是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比如居民饮水、小区供暖、巷道出行等热点问题。严格民生工程质量标准,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是在社会保障上下功夫。积极投入民生改造,解决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关键问题,完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相衔接的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健全社会综合救助体系,逐步扩大社会救助范围,稳步提高救助标准。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科学,尤其是以农民家庭为主导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关注关心特殊教育。将卫生医疗作为基本保障加以提高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走出去请进来为模板,开拓创新促进城乡卫生计生事业均衡优质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力求使农民物质和精神最大程度上获得受益。

四是创新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各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法贯彻党的主张和法治宣传的落实,营造全民尊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信访工作力度,给农民讲授法治基本内容,使农民懂法用法,如此才能从源头上得到治理,疑难突出问题,要各方相互配合全力解决矛盾,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提高信访工作质量,积极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加快综合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进程,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安全排查、检查制度化、经常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传播时代新风尚,树立以领导干部为主导的好榜样。持续推进文明创建,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打造受人尊重的农民形象。在文化宣传工作方面,挖掘民间人才,以爱家乡、建家乡为主题,鼓励支持文化创作、文艺创新,增强农村文化软实力。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树立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发展
耕牛和农民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农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区域发展篇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