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2V617F基因检测及在骨髓增殖性肿瘤突变中的研究

2017-04-19 05:05吴永平
今日健康 2016年8期
关键词:培养

吴永平

【摘 要】 目的 通过检测儿童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来分析小儿泌尿生殖道的感染现状以及感染与年龄、性别和家庭内传播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月来我社区就诊的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儿的分泌物,采用培养法对同一个标本分别进行CT、UU核酸检测。结果 2种病原体CT、UU的阳性率分别为12.31%(33/268)、43.66%(117/268);UU、CT混和感染1.11%(3/268),其中UU阳性患儿中母亲UU阳性的42例。结论:小儿泌尿生殖系非淋菌性病原体主要为UU,家庭内传播不容忽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解脲脲原体 培养

小儿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侵入尿道而引起的炎症,近年来在我国小儿泌尿系感染有上升的趋势[1],其中临床上病原体主要以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多见,现将我院2016年以来小儿泌尿系感染门诊就诊患儿的分泌物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采集:收集2016年2月-2017年1月来我社区就诊的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儿的分泌物,其中男孩85例,女孩183例,年龄在21天~13岁之间。待检样本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采样,采集患儿分泌物利用培养法。

1.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特点:社区小儿泌尿系感染病人一年四季都有发病,从表1中可以看出二季度患病人数是一季度的2.89倍,三季度是一季度的2.67倍。因此,患病存在季节性,夏秋季节病人明显增多。

2.2 年龄分布:从表2中显示0-1岁是小儿泌尿系感染的高发年龄,这和出生时产道感染、以及患儿使用纸尿裤有密切关系。CT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人数逐渐减少,UU在每个年龄段都有感染病例。

2.3 病原学特点:268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的检出率为54.86%(147/268),UU阳性率为43.66%(117/268)、CT的阳性率为12.31%(33/268);UU+CT混和感染1.11%(3/268)。UU是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中UU阳性患儿中母亲UU阳性的42例,占UU阳性的35.9%(42/117),说明存在家庭内传播,可以说明小儿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与家庭内传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 讨论

近几年小儿泌尿系感染有上升趋势[2],淋球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是小儿淋菌性与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菌,也是目前诊断泌尿系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的主要项目,婴幼儿泌尿系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只不过他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实际上患儿的哭闹、拒哺也是尿道不适的表现。会阴常见有尿布疹,尿布有臭味等,都可能是感染的特征,勤换尿布可能会减少泌尿系感染。而泌尿系感染的这些症状,却容易被忽略。相反,最多见的感染外在表现如发烧[3],常与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联系在一起,转移了家长和医生的注意力,掩盖了泌尿道感染的实质。婴儿,特别是女孩尿道短,括约肌功能差,细菌易沿尿道上行至膀胱,造成膀胱感染或肾盂感染;这也是女孩NG、CT、UU患病率明显高于男孩的特点。据我院的数据显示,患儿阳性的标本中,有42例其母亲也存在泌尿系感染,这就提醒我们家庭内传播不容忽视,应注意儿童衣物洗涤要和成人分开。小儿泌尿生殖道的混合感染,说明小儿泌尿系感染经常不是单一的病原体感染,因为感染了一种病原体后易导致患兒局部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合并其它的病原体感染,同时也可能使一些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病情反复、迁延、久治不愈的原因。因此,临床医生应对混合感染提高警惕,力求早诊断,提高对疾病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吴玉斌 侯玲. 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17)

[2] 管志伟 任献青 .丁樱教授治疗小儿泌尿系感染经验撷菁[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397-398

[3]张玉玲 杨慧敏. 小儿泌尿系感染89例临床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2):1503-1504

猜你喜欢
培养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