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2017-04-20 03:21左元武
职业技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源数学课程中职

左元武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左元武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太仓 215411)

中高职衔接是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课题。高等数学课程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改革,做好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工作。

中高职衔接;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0 引言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将中高职衔接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生源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衔接。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重要的基础文化和专业工具课程,其地位、作用及学科特点,决定其教学改革在中高职衔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1 中职生升入高职后数学课程学习的现狀分析

目前,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形式。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例,除了实施近三十年的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外,2012年制订了《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设计了中高职“3+3”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以及“双专科”等多种试点类型。2014年还试点中职生注册进入高职形式。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在解决了生源数量的同时,生源的质量变得不容乐观。对口单招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好,“3+3”分段培养次之,中职注册的生源情况相对较差。究其原因,对口单招由于在中考招生批次安排中比较靠前,生源素质起点较好,在中职学习阶段有明确的升学目标,中职阶段开设的课程也围绕升学考试,十分重视语文、数学、英语及相关专业课的教学。“3+3”分段培养的学生,前三年按中职学校的教学计划,开设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操作课,各项成绩合格,可以进入高职院校继续进行后三年的高职学习。这是目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类重点项目,试点范围逐步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增加。由于中职三年的培养计划原则上是由中高职老师共同制订的,理论上这类学生的文化基础应该是有保障的,但是实践来看,由于中高职院校的协作机制不到位,导致这类学生的包括数学课程在内的文化基础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到高等数学的学习。最后一类生源是中职注册入学的学生,这类学生在中考入学时就是最后批次的中职生,生源素质差,当时没有明确的升学目标,完全按中职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中职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相对薄弱,文化基础课开设不成体系,有些专业没有专门的数学课,只以专业计算代替,这类学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后,数学课程的学习难度较大。

笔者曾组织过两届新生入校后数学基础测试,检查的内容为学习高等数学所必需的初等数学知识,包括初中和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集合、代数、三角、不等式、基本初等函数和数列等。

类型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2014年2015年2014年2015年2014年2015年普高统招生84.576.999954639对口单招生49.341.59290215“3+3”学生32.5754中职注册生39.221.23836023

测验的结果令人惊呀。三类中职生源的学生与普高统招生的学生相比,高考数学成绩相差平均30-50分之间,中职生源学生的数学成绩最低分有2分,10分以下的占了总数的15.2%。部分中职学生其数学基础没有达到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水平。针对这部分生源的现狀,如何开展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教学,是目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2 精心做好中高职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重要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工具课,做好数学课程教学的中高职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生源的实际情况,要突出强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正式的衔接。

2.1 教学内容的衔接

由于高等数学的学习需要用到初等数学知识,初等数学基础是否扎实直接关系到高等数学的教学。因此,根据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预留一定的时间,采取“温故知新”的方式,系统复习初等数学知识,实现中高职数学教堂内容的衔接。笔者认为初等数学内容比较多,相对来说,下表中所列内容在高等数学中运用较多,这些内容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等数学的教学。因此不但在开课的前期为预备知识进行系统地复习,而且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回顾。

序号基本知识点1集合的概念及运算,充要条件2基本的代数恒等式,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一次不等式(组)、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的求解3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四大基本性质、反函数的概念4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及性质5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关系,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概念、图像及性质6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2.2 教学思维的衔接

初等数学用静止的观点研究问题,而高等数学则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研究问题,在运动中提高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例如初等数学中研究曲线的切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称之为圆的切线”,而在高等数学中研究曲线在某一点处的切线则定义为“割线的极限位置”,中学里只能求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恒力作功,而运用高等数学可以计算任意图形的面积、可以计算变力作功。初等数学研究函数的增减性等性质,主要运用定义,非常繁锁且具有较强的解题技巧,而运用高等数学中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十分方便,还可用二阶导数研究曲线的凹凸性。中学数学中只能研究二次曲线,而高等数学中可以研究二次曲面,相关知识在工程机械中有广泛的使用。运动和变化的思维方式是高等数学的灵魂,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加以培养。

2.3 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职生源的高职生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思维模式决定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模式。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从具体的实际事例和现象出发,通过归纳分析岀数学概念、定理,积极使用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案例驱动、循序渐进、精讲多练,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既要关注学习较好的学生,更要重视大部分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地球有多大,教室就有多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学习的内容、时间、地点不再局限于学校和教室,互联网技术给现代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之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针对中职生源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实际,将相关的初等数学知识通过网络视频课程提供给学生,并提供在线辅导答疑,这对于他们复习巩固提高初等数学知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4 考核方式的衔接

高等数学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改革,其考试方式也存在问题。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习情况、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采用期末一卷定成败的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变期末一次终结性考核为全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别是以中职生源为主要对象的高职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考核方式,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层层推进,从而避免学生学习前松后紧。可以从单纯考核知识过度到知识、能力、态度和素质并重全面考核。过程性考核包括:自学部分、阶段测验、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课程小论文以及期末考试等。

3 结语

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中高职衔接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课题。加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数学老师责无旁贷。

[1]尹伟民,张跃东,张赟. 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策略与成效[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

[2]董佩燕. 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5.(7).

[3]霍春光.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数学教学改革探究[J]. 时代教育,2015.(3).

[4]叶永春. 基于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研究[J]. 教育探索,2014(5).

[5]何静. 学生视角下的中高职衔接的影响因素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5(24).

(编辑 文新梅)

A Study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s Based on Secondary-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UO Yuanwu

(Suzhou Chien-Shiu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aicang 215411, China)

The secondary-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 is a fundamental policy of our country’s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also an important subject on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cultivating. To well carry out the work of secondary-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 the advanced mathematics course should make reforms on it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l, teaching approach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secondary-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link; advanced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2016-11-07

本文为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JG201508)“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左元武(1962—)。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学。

G712

B

1672-0601(2017)02-0058-03

猜你喜欢
生源数学课程中职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论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班级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路径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