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研究

2017-04-20 15:29朱登轩孙悦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育问题思想道德大学生

朱登轩 孙悦

【摘要】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总体层面呈现出积极健康的情况,但其在面对诸多问题时仍会出现彼此矛盾的心态。本文将从道德的重要性,以及社会大环境下大学生呈现出的个人主义意识强化,功利意识泛化,诚信意识弱化角度出发,对大学生在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个方面所呈现出的道德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一、道德对于自然人所具有的特征

在马克思主义中,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对于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起到一定的准则和规范作用。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的分析,首先要从道德对于自然人的作用进行解读。1、道德对于自然人具有自律性,道德主体在其关于客观世界建立认知的基础下,与自身对于现实生活条件的了解相结合,自发性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将背动的服从转化为主动的律己,并自觉践行道德规范。2、道德具有评价及教育的功能,道德本身所具有的正面性使其成为衡量社会现象正确与否的标尺,是社会力量与人们内在精神力量的集合。并且道德也承担社会教育的功能,即对人树立正义感,荣誉感,务实合作等观念具有推动作用。尽管道德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它对于一个文明的发展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道德约束的人类文明发展是不健全的。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个人主义意识强化

在社会高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青年学生的思维意识形态在寻找、选择、思考中变化,又在变化中继续寻找、选择、思考。在其形成的思维观念中,个人主义较为突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得到加强,在探寻自我,实现自我的方面更加积极。其总体思想积极健康,具有较强的成才意识,创新意识,倾向于自我实现;但于此同时,又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意识强化。尤其在“独一代”、“独二代”身上尤为明显,现代大学生多数生活在典型的核心家庭中,其对于个人主义的理解是存在偏差的,其认为个人主义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个人意志与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公德意识,集体观念较弱,甚至出现损害他人利益以使自己获利的行为。且部分学生过于自我认同与肯定,缺少共享意识与奉献精神,甚至建立了不与集体相同就是个性的错误观念。遇到问题先从个人利益角度出发,缺少服务同学、服从指令的精神。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权衡时,总是优先考虑自己,长此以往,将会损害同学友谊,影响自己的未来。

2、功利意识泛化

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在改善生活环境的欲求的作用下,对于财富的追求也达到了新的层次。但是大学生处在人生三观构建的关键时期,并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其容易受到他人影响,走入价值观念的误区。并且在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形式主义”的风气确实存在,而大学生也难免有所沾染,这会导致一些学生存在功利意识泛化的问题。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将他们明码标价,计算其利用价值,将交友准则从人格角度滑落到利益角度,使本应青春真挚的友谊沾染上利益的味道。同时也过分追求名利,轻付出,重回报。

3、诚信意识弱化

部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正在弱化,近年来大大小小的考试中,各种作弊花样更是“异彩纷呈”,部分学生甚至铤而走险,明知处罚结果将会极为严肃,仍采用多手段进行作弊;各种学术造假事件更是层出不穷,理论结果相互剽窃的现象愈演愈烈;而在人际交往中,诚信则成为一种消费品,部分学生甚至利用他人的信任做种种出格的事情。这些行为的存在,均会降低诚信的价值。而诚信意识的弱化将会对大学生的个人道德品质造成严重的冲击,甚至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三、针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缺失现象的分析

1、社会多元化道德环境的冲击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由一元深发为多元。在文化之间的沟通下,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同样,人们的道德评价标准也从统一演变为多重的道德评价体系。但如今的社会风气及舆论导向错综复杂,人们对于某一行为正确与否的评价也难做出一致的评判。而社会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问题,其评判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出入。正如上文所言,大学生并未具备完全的判断能力,且社会大环境针对许多道德问题并不能提供合理的判断标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问题因缺少统一标准而无法解决,这种现象的存在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使其迷失方向。

2、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不足

部分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成绩而轻视思想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在中学时期就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概念。而升入大学以后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一定问题。长期观察下,不难发现大学德育教育存在效率差,质量低,深度浅的缺陷。教学的内容过于老套,且形式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而在教学方面,重视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环节,经常出现老师“硬讲道理”的现象,这会使很多学生感到厌倦,听课也变成只是为了成绩。且师生之间也缺乏交流,对于学生的思想问题,教师不能第一时间关注并解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3、家庭思想教育的不健全

家庭道德教育,是将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一个未迈入社会的新成员而言,家庭教育对其三观的建立与维护是至关重要的。在人格的形成与建立的一系列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孩子在当今的家庭环境中,无疑是一个家庭最核心的部分,从小接受长辈的过分关注甚至是溺爱,习惯了家长的有求必应,更衍生出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考虑问题的方法。在这种教育下,尽管家庭为孩子撑起一把大伞,事无大小均由家长相助,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缺乏独立性的性格。

4、大学生个体道德感淡化,自我道德意识建构弱化

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新手”,其所具有的社会认知能力并非齐备。对于社会认识,生活经验,阅历总量等方面均有欠缺,这些方面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其难以把握事情主体,无法兼顾次要,更无法正确权衡利弊。而对于心里素质较差的同学而言,不良信息的冲击极容易影响自身形成正确道德觀念的过程。而在社会大环境的作用下,“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影响下,更是加重了学生人人为我的观念,使得学生缺乏集体主义意识,对于人情关系认识也极为淡泊。对于利弊得失的权衡过重,对自己有利的事情积极争取,对自己无益的事情坚决不做,无法做到心甘情愿奉献,没有献身精神。因此不难看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依旧存在较大欠缺。

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447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 张耀灿, 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 张 红.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1).

【作者简介】

朱登轩(1997—),男,河南尉氏人,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15级学生。

孙悦(198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思想道德大学生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大学生就业趋势
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