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依法治国

2017-04-20 22:26蔡成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

【摘要】历来每一代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治国理政。治理好一个国家比建立一个国家的困难要大的多,因为治理国家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来治理一个国家?古往今来,无数的贤能志仕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中,依法治国的方略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策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依法治国;人性缺陷;法治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

在1996年,前国家领导人在《坚持和实行依法治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中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法,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依据法律来治理国家,也就是治理国家要实行法治。与法治相对的一个概念就是“人治”。二者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当一个国家或政府在面临分歧的时候,是由某个人说了算还是依法定的程序来解决。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在《政治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创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所谓法治即良法和守法的结合。”此外,亚里士多德还进一步指出了法治和人治的区别的意义:“若要求有法律来统治,即使说要求由神祗和理智来统治;若要求由一个个人来统治,便无异于引狼入室。因为人类的情欲如同野兽,虽至圣大贤也会让强烈的情感引入歧途。惟有法律拥有理智而免除情欲。”

二、依法治国的原因

第一,实行依法治国,不仅仅具有理论依据,也是时代的要求。在改革开放政策深入开展的时代背景下,修改后的现行宪法。在1993宪法修改中,明确“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1999年的宪法修改中,明确“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国家的首要任何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所以,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也是诚信经济,更是民商法经济。没有法律制度的维护,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将难以正常运行。经济如果发展不稳定,又如何实现富民强国?所以,归根到底,离不开法治。

第二,因为人性中固有的缺陷。人的本性有一种自私的倾向,人性也比较复杂,人性中的兽性有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可能性,所以我们需要法治。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而另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则主张“性恶论”。告子曰:“性犹湍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因此,“性无善,无不善”。如果对人性有好的引导和教育,那么它会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相反,如果放任不管,那么它就会有害于社会。孟德斯鸠认为:“当人作为智能存在物的时候,便时常诋毁上帝创造的法律,并且更改自己制定的法律。他本应主宰自我;然而他毕竟是有其局限性的存在物;他与所有‘有限的智能生物一样,无知出错误在所难免;他不但知之甚少,就连禁言了的粗浅知识也会丧失殆尽。”“作为有感知的生物,他受到无数情欲的支配。”从这里看出,古人对人性是有不同的假设的。一部分对人性至少是不完全信任的。

众所周知,在西方政治哲学中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和共识,就是制度优于人性。200多年前,美国立宪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提出了一个至今任然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夠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法律的存在不就是人性最好说明吗?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措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其中法治体系包括“五个体系”:

第一,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备的法律体系意味着纵向,从宪法到基本法律到行政法规到地方性法规到政府规章,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链。横向看,意味着将来我们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都有具体的部门法律来调整规范,所以这就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就是在法治建设中,要将法律赋予实施。

第二,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我们只有将法律实施,法律才能产生效果,发生作用。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重点有三个实施体系。分别是执法体系、司法体系、守法体系。这个体系的基本要求是要高效。那么法律的实施如何?这个要监督。

第三,建立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现在主要的监督,就是党内监督。党内监督主要是纪委监督。党内监督非常的重要,并且也非常的管用。党内的监督,还有行政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关于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国家准备进行监督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建立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那么保障体系重点有两条。第一条,建立专门的法治队伍。法治队伍基本的要求是“三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第二条,就是党的领导。要加强党的领导。法治我们国家的基本路径是从上到下,所以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基本力量,这个事情很难推动。强调党的领导,还有一个保持法治建设正确的方向。正因为党的领导,所以必须加强党的建设,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党就必须依照法律依照规矩来治党,这样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第五,建立一个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我们知道,党章是最高的党内法规体系,下面有准则有条例。党内的党章党规党纪都是法治体系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遵守法律就包括党内法规,违反党内法规,也是受到严厉处分的。确实,将来我们整个国家会步入一种法制的轨道,而且是在每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M]. 商务印书馆, 1965:199.

[2] Aristotle, The Politics, BookIII,Ch,16. 夏 勇, 译. 法治是什么?[M]. 公法, 2000,2.

[3] 朱 熹, 注. 孟子·告于上[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4]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M].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1:8.

【作者简介】

蔡成(1993—),男,汉族,湖南株洲人,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法治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立良法 谋善治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