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甲申易枢对李鸿章的影响

2017-04-20 22:32冯雪霞刘曦
青春岁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李鸿章

冯雪霞 刘曦

【摘要】1884年,对晚清而言,注定是风起云涌的一年。这一年,于外正在进行中法战争;于内发生了甲申易枢。甲申易枢使恭亲王奕退出军机处,从此失去了与慈禧太后抗衡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甲申易枢对李鸿章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是对李鸿章的间接影响却是巨大的,其对李鸿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1884年以后的晚清政局的改变来实现的。

【关键词】甲申易枢;晚清政局;李鸿章

甲申易枢让恭亲王奕在满清朝政中失势,政权尽落慈禧之手。同时,甲申易枢也使得咸丰帝去世以后,中央的慈禧、奕和地方的李鸿章三人所共同支撑晚清政局的三角关系被打破。奕的失势,造成跟奕联系极为密切的李鸿章失去了在中央的支持者和代言人,他的势力也随之衰弱下去,尤其是在中央的影响力受损极大。

一、甲申易枢的发生及其后果

在1884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在中国西南边界与法国发生的军事冲突,打破了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政治局面;二是清政府最高统治者对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彻底改组,使得以奕为代表的全班人马被撤换。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因此后者便被称为“甲申易枢”。这两件事的联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一起影响了晚清的命运。甲申易枢的发生是清政府高层长期以来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结果,而中法战争在此时的爆发对甲申易枢的发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慈禧太后利用在中法战争中的失利,打击恭亲王奕。对军机处及总理衙门进行了彻底的改组换血。恭亲王奕由此失势,在政治上再无还击慈禧太后之力。这一事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1885年,中法两国媾和,签订停战协议,结束战争。在两国各有胜负的情况下,却签订了对中国不利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条约的签订使法国的侵略势力由此进入中国的云南和广西地区,使得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甲申易枢让恭亲王奕倒台,清政府从此进入慈禧太后执掌最高权力的专制时代。

慈禧太后专政之后,她也曾励精图治,独自支撑着摇摇欲坠的大清帝国,希望帝国能再现“同治中兴”那样的盛世局面。为此,她推出了“庚子新政”,希望重建帝国。但无奈的是,她无法改变自身抱残守缺、顽固不化的封建思想。对列强的偏见致使她无法清醒的看待洋人,久居深宫的她也始终无法改变“天朝上国”的观念,无法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甲申易枢后,大清国的中央掌权人没有一个能客观地看待当时的世界,清醒地分析中国的国际地位,致使中国不断遭到列强入侵,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二、李鸿章的为官之道

李鸿章作为“同治中兴”的名臣,他之所以能在一向采取歧视汉人政策的大清帝国中担任要职,主要原因在于他会做官,也适合做官。正如曾国藩所说:“李少荃(李鸿章)拼命做官。”他拼命的保护岌岌可危的清王朝,拼命的保护他自己的官位,也拼命的实践他的治国理念。他对清朝可以说是忠贞不二,即使手握重权,依然没有僭越之心,一心一意为清王朝服务。为此,他办洋务、开矿产、修铁路。作为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他身先士卒,开办了一系列的近代化经济和军事工业。他的所有举措主要是为了提高清朝的国防力量,但是在这些举措的实施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之所以说他会做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处事圆润、知变通、善于交际,同时又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他的高超的处事技艺尽显于甲午战后所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在甲午战败后,日本除了要台湾外,还要割占辽东半岛。李鸿章巧妙地运用在辽东半岛享有权益的俄、德两国与日本的矛盾,使日本放弃割辽,改要赎辽费;其次是军费,日本要求中国赔偿军费3亿两白银,经过李鸿章的多次磋商后减少1亿两白银。但无奈的是,即使他在签约过程中已经竭尽全力,但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还是使他背负上了一个“卖国贼”的骂名。尽管他为晚清政府呕心沥血,但是他在朝廷的地位却不太稳定,常常受到他人的排挤。他的主张清政府也少有采纳,但是一旦清政府的政策出错,收拾烂摊子的总是他。即使这般光景,他仍旧能释然、超然于物外,可见他的内心是十分宽广的。

三、甲申易枢对李鸿章的影响

受到甲申易枢直接影响的是恭亲王奕,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与李鸿章无关,但事实上甲申易枢与李鸿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他的影响也极大。

首先看甲申易枢发生的直接原因,也就是中法战争。在中法战争发生之前,奕存在侥幸心理,希望以退让保和局,虽然也更倾向于主和,但委婉许多。李鸿章则认为贸然开仗,只能是“顾此失彼,兵衔祸接,防不胜防”,“我胜则法必会添兵再战”,其结果必然会“牵动大局”。因此奕也主张放弃藩属国越南,保护本国的利益。由于它们俩的意见很多时候都是一致的,因此奕的倒台无疑使李鸿章失去了在中央的代言人,他的很多政治訴求都无法上传于朝廷。从两件事可以看出,失去奕代言的李鸿章在朝廷的地位大不如前。一是李鸿章想要修建铁路,多次上书无果,正当李鸿章一筹莫展之时,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事也已经开始,清政府下旨让李鸿章的老部下刘铭传去新疆辅助左宗棠,刘铭传在进京面圣之前先去了天津找李鸿章,李鸿章借机让刘铭传面圣时先呈递奏折,要求修建铁路,给光绪帝施压。也就是说光绪帝若不同意修建铁路,那么刘铭传就不出山,结果这一次清政府还是没有给予答复,李鸿章的目的未能达到。二是在甲午战前,李鸿章上书清政府,要求政府批60万两银子用于战舰的维护和弹药的补充,但是奏折仍旧没有被清政府批准。

奕的失势使得自辛酉政变以来所形成的三角关系破产。辛酉政变以后,奕基本把持着中央的政权,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共同维持着中央的秩序。而地方上则以李鸿章为代表,他们共同维持着清朝的统治,使清朝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然而好景不长,甲申易枢的发生使得之前稳定的三角中的核心成员奕倒台,李鸿章和慈禧太后没有了连接点,中央与地方也失去了有效的衔接。况且慈禧太后也不信任汉族官僚,而是重用满族的官员以及清流派的成员。作为洋务派的代表李鸿章在中央自然也不受慈禧太后的赏识,也得不到信任,当然建议也就得不到重视。所以说,甲申易枢后的李鸿章虽说还是中堂大人,仍是朝廷重臣,但他的建议和主张已经失去影响力,洋务运动也由此进入停滞阶段,甲午一战使得李鸿章苦心经营的海军舰队付之一炬。虽然李鸿章本人对世界局势的认识和分析清晰明了,也拥有杰出的政治才华和行政能力,但因在中央的影响力过于微弱而几乎沦为一个中央政策和命令的纯粹执行者。

四、结语

甲申易枢后,李鸿章以他一贯坚持的官道和当时晚清政府的客观局面,使他依旧能身居高位,但是他在中央的话语权及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甲申易枢以后的他失去了决策权,演变成为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和为光绪年间的晚清政府“收拾烂摊子”、“背黑锅”的替代者。甲申易枢是李鸿章在仕途上的转折点,从此再也没有能够左右大清帝国的能力,历史上的一代名臣,从此走下帝国权力的中枢,面对自己效忠的朝廷,只能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没落。

【参考文献】

[1] 张岂之. 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梁启超. 李鸿章传[M].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

冯雪霞(1995—),女,苗族,重庆人,历史学学士,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

刘曦(1992—),男,回族,河南周口人,法学硕士,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

猜你喜欢
李鸿章
李鸿章的尴尬
县令教训李鸿章
大使李鸿章爱提问
李鸿章的崛起
改变李鸿章一生的那顿早饭
改变李鸿章的那顿早饭
改变李鸿章一生的那顿早饭
俾斯麦奚落李鸿章
不抢功——李鸿章的政治智慧
老工匠智激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