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职业资格证获取相结合的课程建设研究

2017-04-20 14:43周丽贞
科技资讯 2016年35期
关键词:高职

周丽贞

摘 要:文章主要对应花卉园艺师职业资格考证的技能要求,结合高职专业课程安排及课时要求等,对高职类园艺技术专业有关观赏植物应用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并进行相关课程改革及建设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实践提出:将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获取相结合,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高职专业学生与岗位相衔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 高职 园艺技术 课程改革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b)-0178-02

1 高等职业院校的转型发展亟待课程改革

工业革命促使国外职业技能教育蓬勃发展,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却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在3个方面:重学术型人才、轻技术型人才的现行培养模式与社会急需应用型人才的现状相背离;现有职业应用型人才与企业的需求脱节;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无法担负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2]。近年来,频频出现新毕业大学生不能满足专业岗位用工要求的现象,使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并提出部分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本科院校。一些高校职业教育的研究也提出了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使学校教育与工种,工作岗位相衔接[3-4],但长久以来的研究型本科教学习惯、课程知识体系,以及课程内容难以适应相应的改变。因此,以职业技能培养为导向,结合职业资格证获取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亟待探索和研究。

2 花卉园艺师的职业技能要求

随着城市化建设,观赏植物成为园艺植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园艺师的技能要求也不仅仅是能够育种和栽培园艺作物,而是要能够了解园艺作物,尤其是观赏植物的形态,生态习性,进行分类识别,并根据其特点加以应用与管理。在园艺花卉师(花卉园艺工)的职业要求中也明确了花卉园艺师除了园艺植物的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外,园艺植物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它包括了鲜切花的采后生理,观赏植物的分类与识别,观赏植物的绿地应用和室内应用(插花)等[5]。

在本科园艺或相关专业中,花卉应用的部分往往由《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采后生理》《观赏植物学》《盆景与插花技艺》等几门课程构建知识框架,但这样课程开设出现了以下几个弊端:(1)几门课程之间有部分内容重复,降低了课时的有效利用。(2)多数课程以理论为主,不能突出技能实践。(3)对于专科院校而言,三年的学习时间与课时开设要求,无法满足开设所有课程,出现知识不全面的现象。因此,作为专科院校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组进行了相关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进行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与职业资格相结合的课程建设

3.1 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课程与花卉园艺师职业资格中相关花卉应用内容相结合,立足于“观赏植物”的分类与识别,重点在于学习观赏植物的园林绿地配植,花卉采后生理与花卉装饰应用等,旨在填补高职类园艺专业的观赏植物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将相关内容整合定名为《观赏植物应用》,并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进行开设。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引导者是教师。教师的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即服务社会,于学生而言就是能够就业,也就是高职教育的“就业为导向”。 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一方面使学生承接植物学知识,扩大观赏植物的识别、掌握常见观赏植物的相关特性,并能够依据其形态特点与生长习性在不同的场合进行相关应用;另一方面通过手绘效果图绘图训练,园林小品、花坛、花境等的套图设计,插花、花艺以及园林植物造景应用的训练等拓宽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适应相应岗位需求的目的。

3.2 课程的设计

课程设计的理念依托了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教学内容的选择依照“企业需求、理论够用、实用为主、有效教学”的原则,立足于“观赏植物”这一基本点,将相关知识模块整合,尽量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的重复,将知识分为7个章节3个模块来进行课程设计。

3.3 课程教学内容

观赏植物的分类与识别能力是观赏植物应用的基础,而园林绿地观赏植物配植以及花卉装饰是观赏植物应用的范畴,花卉采后生理与销售是观赏植物流通与应用需要注意的关键,依据相关的三大环节,将教学内容分设为:观赏植物的种植源及其分布、观赏植物分类、观赏植物的园林应用、花卉装饰应用、鲜切花保鲜和分级、观赏植物的销售与管理、观赏植物各论(主要为观赏植物的形态与习性的识别与记忆)。

3.4 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模式采用教师讲,学生做,最后教师与学生讨论、点评等方式促进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做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仅仅作为引导者进行教学,以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教学过程紧扣“教-学-做”模式。

课程为园艺类专业课程,由于专业特点,实作所需的时间较长,如小景观造景从设计到实施需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尝试在该实践前几周就将相关内容、具体要求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利用课前思考创作,并准备相关材料,甚至鼓励学生提前开始实践内容,而在安排的实践课中,主要将作品拿来与教师、不同小组的同学之间探讨与交流、实施或完成收尾工作,并进行组间的评价。

3.5 课程的评价体系建设

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在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虽有许多方面有待探索,但也基本建立了一套相关的评价体系。评定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包括了理论考试成绩,学生实作成绩、考勤、平时作业成绩等。而实作成绩则是由教师评定成绩、学生自评成绩和同学之间互评成绩三者取平均值评定的。

4 实施效果

2014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并且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而该校2014版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了学生毕业需要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即花卉园艺师(中级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花卉园艺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实作往往是学生难以获取证书的关键。 针对这一点,结合花卉应用的相关考核与技能要求,以实作为重点,利用课前准备,课后练习,延伸实践课时,加大实做练习力度。如观赏植物的识别,主要要求学生在课余进行识别与记忆,利用2~3个实践学时进行模拟资格证考试的识别考核,促进学生课余的学习。通过两年的实践,2014和2015届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全部获得中级或高級花卉园艺师职业资格证书。

5 结语

综上所述,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改革与建设与考证内容相结合,突出技能实践,针对岗位需求,进行模块教学,不但促进证书的获取,而且促进学生与岗位的衔接,促进学生的实作能力,培养出园艺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洪颖.国外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10(5):46-47.

[2] 韦秀芝.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科技创业月刊,2008(12):138-139.

[3] 李兵.谈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化特色课程建设[J].辽宁高职学报,2013,15(9):53-54,58.

[4] 谢宏武.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结合[J].管理观察,2008(10):136-137.

[5]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花卉园艺工[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高职
2019年—2020年部分专科(高职)院校在晋招生录取情况统计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2021年广州市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情况汇总表
善待“工匠之师”是远见之举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