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以致“用”,方得始终

2017-04-20 06:44陈翠平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学定课例名师

文 陈翠平

当今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作为一线教师如果仍然照本宣科,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在教师的胜任力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下,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我个人认为最简单又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读”以致“用”。

一、以学为本,广“读”

特级教师于漪说:“阅读学习是最简单的高贵,是教师真正成长与发展的内驱力。”

1.读什么?首先是技术层面的阅读:教师不仅要深读教材,还要根据教材进行拓展阅读;其次是专业阅读:不仅要研读名师的课、讲座,而且要阅读一些通识教育的书;另外是碎片化的阅读:不仅要利用微信、QQ每天读读美文,而且也要有选择地在专业平台上读相关专业的文章。

2.怎么读?首先是个人阅读:不仅要有计划性、选择性,更重要的是读书笔记要跟上;其次是组队阅读:不仅可以免费加入像“有书共读”这样的读书群,而且可以自发组织一个学科阅读群;另外还要注重师生共读:不仅要让自己和学生爱上阅读,而且还要让自己和学生会阅读、持续阅读。

二、以生为本,巧“用”

信息社会,资源无处不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学会巧妙运用公共资源服务平台上的优质资源来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学名师但不盲从,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在扎实有效的课堂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

1.以学定教,巧用“课例”。采取“以学定教”,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名师课堂课例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我们不仅要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更应该以学情为基础,以学定教。研究名师课例,借鉴名师教学设计,巧用优质课件,模仿名师课堂。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2.以学施教,巧用“微课”。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以学施教,就要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中解放出来,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微课的运用是促使方式转变的最佳方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课堂学习的时空限制,创设更为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很受学生喜欢。我们要巧妙用好“微课”助力课堂:课前预习,用微课铺垫;凸显重点,用微课解惑;合作学习,用微课启航。通过课内外微课的播放,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解决疑难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在互联网+教育”的今天,教师要想真正驾驭课堂、胜任教学,既要广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能力,又要巧用,灵活运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优质资源,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重树教师职业尊严与权威。

猜你喜欢
学定课例名师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以学定教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名师简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课例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课例选编》(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