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田:全域乡村风景化

2017-04-20 01:13
城乡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古田文创小镇

■ 苏 彦

村镇建设

广州古田:全域乡村风景化

■ 苏 彦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各地加快了发展特色小镇的步伐。本刊将陆续刊发各地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以飨读者。

特色小镇的建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益,俨然已成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抓手,对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有着重要的意义。广州市从化区的吕田镇古田社区创建的“古田文创小镇”,在实践中探索出“规划革新、产业融合、四方联动”的方法与策略。

一、从化古田特色小镇创建契机

从化区政府在2015年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带”的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其中的“三带”指承担从化未来三大主要产业的布局:以高新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题的创新产业;以文化创意、休闲度假旅游为支撑环境文创产业;以流溪河和自然山林涵养为目的的生态环境保护及拓展产业,这三大产业的确定无疑为从化经济增长点的发掘提供了方向。

从化区初期规划创建有六个特色小镇,分别为西塘童话小镇、莲麻“互联网+”生态旅游小镇、联溪徒步休闲小镇、西和风情小镇、锦洞桃花小镇、古田文创小镇,这些特色小镇将成为从化区践行新型城镇化路径和实现供给侧改革的新型发展平台。

二、从化古田特色小镇创建规划

古田特色小镇的规划采取新思路,吸纳各类关联元素,摒弃过往依靠单一领域规划方法的路径,采用“多规合一”的策略,针对特色小镇的核心内涵进行创新性的规划实践。

(一)规划思路与方法

1.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规划思路

古田文创小镇在实现创建特色小镇这一发展目标的同时,对现有村镇空间环境予以建设、改造提升,增加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满足现有居民的发展诉求,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古田文创小镇采取了问题与目标双导向的规划思路,是不同的规划思维导向在“特色小镇”这一发展模式下的实践探索。

2.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的功能组织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同于传统城镇发展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产业要在其运行中占据主体核心的地位,不同于一般的产业园区、风景园区的根本原因在于多种功能在其发展中得到了有机融合,最终呈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态势。

所以,古田文创小镇首先明确了产业的核心地位,通过农业、旅游、社区、文化四项产业的发展唤醒城乡空间的动力,具体而言就是要以产业规划、项目策划引领城乡空间规划;其次,落实了产业、旅游、社区、文化功能相互间的复合联系,表现为以产业培育功能即“业态”为重点,传承发扬地域特色文化即“文态”、嵌入旅游休闲游憩的“游态”功能,结合配套必要的居住服务和生活环境即“居态”,最终呈现出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功能汇集体;再次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的生产生活空间,令在小镇工作、旅游、居住的人群产生心理认同感,留住产业人才;最后,小镇强调市场和企业的主体角色,在规划中为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留有余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发展趋势。

3.多规融合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

古田文创小镇规划在编制体系和规划内容上考虑到整体性与扩展性两者合一,对技术体系予以创新,表现规划的综合性、联动性及可实施性。

编制体系从结构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创建规划,主要内容是小镇的总体创建方案,主要包括小镇的资源价值评定、产业规划、全域空间规划、投资策划等;第二部分为建设规划,主要内容是小镇的具体实施规划,包括规划范围内的核心区详细设计、各重要节点的纤细设计、建设进度计划、建设实施导则等,设计深度基本达到城市设计的深度,并且对小镇的部分建筑、景观进行了设计和建设指引。这样的规划编制体系不强调规划层级和界限,关键在于真正实现“多规融合”,同时也节约了规划周期和成本。在规划成果中,为保证规划与相关项目的可实施性,在传统一套文本、一系列图纸的基础上,还补充有项目实施计划细则,用以指导项目及建设的进程与操作,达到“文、图、则”三项合一。

(二)规划方案内容

通过对古田社区进行资源评判和发展诉求分析,明确“9大核心资源、4大潜在资源、2大常规资源、5大发展短板”的价值判断。依托现有的效益农业和生态环境,以文化创意为灵魂,融入到古田的产业、生活等各方面,打造广州市北部山区特色小镇创建示范—“古田文创小镇”,构建以新岭南乡土文化为核心的诗意栖居生活。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产业,产业项目配套有顶尖的设计师工作室(建筑、规划、摄影、服装等),定期举办艺术沙龙、时尚展览、精英论坛等活动。

古田文创小镇需要改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利用资源“造血造心”,先期重点打造产业核心组团,通过各组团中心引领全区域产业融合。

挖掘古田历史文化,在保护古田自然生态的基础上打造以石头村、三座古庙为主的28个景点,形成“一村二坊三庙、四桥五道六园七节点”的重点项目,并对其中的四个重要节点空间进行详细规划。

古田文创小镇产业项目布局

古田文创小镇总平面布局方案

三、从化古田特色小镇规划亮点

(一)全域乡村风景化

对古田文创小镇的山体、水体、田园、村庄、道路、花果、非物质文化等具有地域特色、乡土特色的乡村风景化元素进行挖掘、整理与打造,通过不同乡村风景化元素的组合,打造乡土特色场景。通过乡村风景化的构建,使物质元素共同组成支撑一三产联动发展的空间,使空间成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贯彻“生态农业为载体,乡村旅游为主导,精品人居为目标,文化创意为灵魂”的产业联动发展策略,最终综合落实在土地上。

(二)“政企民师”四方协作

古田文创小镇在开发的过程中采取了“政府、企业、居民、规划师”四方联动的合作机制,其中企业、开发商作为发展和经营主体,承担市场运作、资金投入和核心运营的工作;政府需要承担由上而下的企业遴选、项目引导、政策与财政保障、小镇运营成效监督的任务;小镇内的村民、企业产业工作者、居民也需要参与到文创小镇的经营与建设中;规划师则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在其他三方角色中担任“纽带”的角色,统筹协调各方利益以及负责未来小镇的建设发展咨询。

这样的合作机制是在浙江特色小镇“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模式上的进一步递进,在有效发挥各类利益主体的能动性的同时,保证古田小镇发展的公平性与科学性,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而言,要确定企业、政府、居民和规划师在古田文创小镇中所承担的义务和所拥有的权利,各个发展阶段都应有相应的责任。牵涉到特色小镇发展的重大情况,要在不伤害任何一方利益主体的前提下才允许形成决策。

这样的“四方协作”合作机制贯穿于创建、实施和经营三个时期中,既考虑到从创建到实施的阶段转变,也能够进一步形成可持续的机制,便于从实施提升到后续的运营中。在创建阶段中,四方共同商讨由规划师提供的创建方案,并就现有的发展问题和未来目标要求,统筹政府代表的引导、村民居民代表的发展诉求、企业市场导向的定位、规划师专业视角的设计,形成古田“文创小镇”的发展蓝图。

四、结语

面对各地方政府创建特色小镇的热潮,如何保证古田文创小镇的创建规划能真正落实到建设和运营中,并保证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企业运营的关键角色,防止特色小镇异化为“专业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的旧有创建模式,真正实现“产城人文”的融合,是今后研究和工作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古田文创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陶溪川文创街区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小镇(外一篇)
让『古田军号』在闽西大地永远嘹亮——《古田军号》电影观后感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我们从古田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