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研究

2017-04-20 01:13
城乡建设 2017年1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指南澳大利亚

■ 邓 龙

国际交流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研究

■ 邓 龙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降水量最少(全境年平均降水仅有455mm),约有三分之二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几乎整个澳大利亚都经常受到干旱的威胁。同时,持续的城市化使得城市中的道路和建筑日益密集,破坏了城市自然水循环的平衡和持续。另外,传统的雨洪管理模式旨在将雨水快速收集并排走,暴雨径流的大流量、高峰值超出了城市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导致了城市洪水、内涝频发。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持续对水行业进行改革,水敏感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WSUD)就是在对传统的城市发展和雨洪管理模式的反思中应运而生的。

一、管控体系—以政府为主导

城市的水环境建设会涉及很多部门和社会利益,因此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由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气候、水资源、环境、遗产和艺术等各个部门的工作。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案和政策文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及具体内容,将水敏感城市设计从国家战略层面落实到各地区具体的实施执行管控,详见下图。

图1 澳大利亚水管控体系

二、管控抓手—国家指南细致全面,各地指南因地制宜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联合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7月印发了国家指南《Evaluating Options for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国家指南为各地方指南提供了水敏感城市设计目标、原则和技术参考。一些地区颁布了地方指南,便于将水敏感城市设计纳入当地的法律法案和管控体系;而没有地方指南的地区,可以直接参照国家指南的内容,管控落实当地的水敏感城市设计。

国家指南—指导地方政府

国家指南是一本评价澳大利亚区域项目的导则,以促使各州和地方政府吸收更多的可持续城市水管理方法。然而,这些准则不是强制性的,并没有正式的法律地位。国家指南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国家目标,同时允许其有灵活性,以应对各个区域和地方的不同情况。这些准则的应用可能会根据各州及地区政府不同的水管理状况和相关安排,有所不同。国家指南中的水敏感城市设计内容由各州和地方政府制定,而不是由澳大利亚政府控制。

各地方指南—地方政府管控工具

根据国家指南中的水敏感城市设计内容,各州或地方司法管辖区会采用他们自己的立法和监管工具,将国家指南的内容细化成符合当地的准则。凡各州或地方导则内容不同于国家指南的地方,应遵循国家指南,或咨询当地的规划和监管机构来明确适当的要求,制定适合当地流域的水敏感城市设计解决方案。

三、水敏感城市设计的实现途径

在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国家指南中,将水敏感城市设计的实现途径分为7个步骤:水敏感城市设计目标确定、最佳规划实践、最佳管理实践、场地规划设计、设计评价、最终场地规划设计建议和详细审查。其中,国家指南就水敏感城市设计的目标确定、最佳规划实践、最佳管理实践、设计评价和审查评估这5个步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

(一)综合分析确定水敏感城市设计规划目标

综合分析确定规划目标,统筹规划区域内的各项水敏感城市设计设施,实现区域内整体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国家指南中建议从水质、水量、供水、设施和功能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水敏感城市设计规划目标。

图2 水敏感城市设计的实现途径

图3 水敏感城市设计的五大目标

(二)最佳规划实践(Best Planning Practices)—指导规划设计

水敏感城市设计指南中的最佳规划实践,要求在场地气候、植被、排水等现状条件分析以及土地承载力评估的基础上,规划设计场地建筑布局、道路布局、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和街道景观等方面的内容。其目的是确保雨水径流能够经过滞留、渗透和处理再利用等设施,避免其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系统。

1.公共空间系统结合场地水文特征

场地的公共开放空间系统的规划布局通常要结合场地排水廊道布置。这种将雨水管理系统结合娱乐设施的规划设计方法,可以获得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多重效益。公共空间相互串联作为雨水缓冲带还具有净化保护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开放空间结合雨洪管理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规划设计需要设置安全提示标识或防护栏等设施。

图4 传统开发模式和水敏感城市设计模式下的公共开放空间网络规划对比

2.紧凑的建筑布局

住宅布局的规划设计通常是十分紧凑的。这种紧凑布局减少了场地的不透水铺装,其目的是从源头上削减了对水体的污染,保证周边水系的健康。

图5 水敏感城市设计模式下的建筑布局

3.道路布局结合场地地形与公共空间

道路布局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场地的自然地形条件。同时,道路设计应结合公共开放空间,丰富道路两侧的娱乐设施和视觉效果。这种做法减少了不透水的路面,增加了可以滞留和净化雨水的公共开放空间,从而达到了减少径流和改善水质的效果。

道路的布局在尽可能结合场地条件设计的同时,必须确保安全性。

4.街道景观设计结合雨洪设施

街道景观的规划设计要求整合人、车和道路布局的需求以及雨洪管理的关系。其设计通常采用减少建筑与道路间的空地、零地界线以及街道绿地滞留道路雨水等方法。

图6 传统开发模式和水敏感城市设计模式下的街道景观设计

(三)最佳管理实践(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指导选择工程设施

最佳管理实践简要介绍了水敏感城市设计各项工程设施的关键性特征和建设适宜性,对其如何选择与布局给予了建议。

该指南将水敏感城市设计工程设施分为减少用水需求和雨洪管理两大类。

(四)水敏感城市设计评价—指导规划设计人员评价方案

国家指南中的水敏感城市设计评价部分用来指导规划设计师,使其认识到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水敏感城市设计方案,从而进行更好的规划设计。

水敏感城市设计方案通常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角度,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价,验证其是否达到了最初设立的规划目标。在考虑方案评价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分别列出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的指标,并给出相应的权重。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最后得出项目的评价结果。除此之外,可能还会有各州或当地的特殊要求以及强制性的要求。

(五)方案审查评估—指导地方政府审查方案

国家指南中的方案审查评估部分用来指导地方政府,使其明确如何审查开发商提交的规划设计方案,保证水敏感城市设计内容可以落地。与设计评价部分相比,方案审查评估部分的内容更加详细,量化为具体的表格条款,便于地方政府使用和管理。

方案的审查评估需要在三个层次上综合考虑其成果,分别为区域尺度、城市尺度和详细设计尺度。

图7 水敏感城市设计项目审查层级

四、结语

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的运作体系可以概括为:

政府主导的管控体系—城市的水环境建设会涉及很多部门和社会利益,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管控体系由政府主导,协调各部门统筹开展水敏感城市设计工作。同时,澳大利亚政府出台的相关法案和政策文件,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目标及具体内容,将水敏感城市设计从国家战略层面落实到各地区具体实施执行管控。

全面细致的设计指南—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国家指南从目标确定到最后项目的审批评估,每个环节都有详细的说明和建议。指南不仅指导规划设计人员规范设计成果;同时也指导地方政府进行项目管控,明确审查内容。

因地制宜的地方规章—各地方政府针对当地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目标,对其水环境状况进行更多方面的探索及研究。同时,水敏感城市设计能够融入当地的管控体系,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实施执行。

严格规范的审查环节—国家指南及各地方指南中都提供了明确的项目审查清单,方便政府工作人员审查评价水敏感城市设计方案,保证了设计指南中的强制性控制内容可以“落地”。

注:本文第三部分中的文字或图纸,均翻译或改绘自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设计国家指南《Evaluating Options for 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指南澳大利亚
规划设计作品
澳大利亚RaeRae五口之家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澳大利亚将严格限制2,4-滴的使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指南数读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在澳大利亚骑行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澳大利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