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市勐龙镇冬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7-04-21 03:02杨晓妹
农业与技术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摘 要:介绍景洪市勐龙镇冬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科技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品牌意识等对策措施,从而为更好地发展勐龙镇冬季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勐龙;冬季农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46

勐龙镇是景洪市10个乡镇中最典型的农业乡镇。也是冬季农业开发面积最大的乡镇。近年来,勐龙镇把冬季农业发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镇耕地总面积1217km2,有适应发展冬季农作物的水田有4343.53hm2。适合种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1 发展现状

1.1 冬季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近3a来,勐龙镇冬季农业开发累计面积达10984.13hm2,总产量265881.85t,产值7.02亿元。其中:早稻1971.4hm2,总产量10689.7t(2.4元/kg),产值2565.5万元;冬玉米1003.7hm2,总产量4936t(2.8元/kg),产值1382.1万元;蔬菜814.3hm2,总产量 14068.9t(4 元/kg),产值5727.6万元;水果2613.2hm2,总产量167073.9t( 2.5元/kg),产值41768.5万元;黄豆23.3hm2,总产量28t(3.5 元/kg),产值9.8 万元;花生38.1 hm2,总产量95.5t(8 元/kg),产值76.4万元;豌豆8.1 hm2,总产量23.6 t(8元/kg),产值18.9万元。

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冬季农作物种植品种由单一向繁多发展。由往年主要以西瓜、青椒、茄子品种单一发展到现在的葡萄、无筋豆、豇豆、番茄、冬瓜、南瓜、火龙果、灯笼果、青枣等40多个品种。

提高了农作物抗灾害能力。种植模式由以前的单一品种连作到现在的多个品种轮作、间作、混作、套作,提高了复种和土地利用率。种植过程大多采用喷灌、滴灌、微喷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遮阳网覆盖栽培技术;大棚栽培技术;无纺布、防虫网覆盖栽培等方式。大大提高了作物的抗病虫害、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农业增效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其中大棚栽培的农作物有1098.41hm2,使用地膜覆盖、滴灌的农作物有9885.72hm2。

1.3 生产经营模式多样化

龙头企业带动型。由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优势,在联结基地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紧密的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运作模式;专业大户创办型。由种植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植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售等优势进行带动,以“合作社+农户+基地”为运作模式;农户自发组织型。以亲戚或朋友自由组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户+农户”的运作模式。截止2015年6月,勐龙镇共有33家专业合作社。其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1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2家;其它专业合作社19家。企业(公司)11家;规模种植农户 9家。

1.4 作物布局合理化

全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了省内外消费的需要;坚持发挥地区优势,因地制宜,采用轮作,间套作等耕作方式;坚持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合理布局种植作物的种类及其种植地点,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2 发展优势

2.1 自然条件优越、區位优势明显

勐龙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静风少寒,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21℃左右,年降雨量1200mm,1a分干(11月—次年5月)、湿(6—10月)2季。最低(1月)月平均温15℃以上,有利于农作物正常生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少,用药量少,产品质量较好;辖区内及周边农业资源无污染,水源清洁,优良的生态环境十分利于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开发。

勐龙镇地处祖国的西南端,位于景洪市西南部,北邻嘎洒镇,西北与勐海县布朗山相接,东南面与缅甸接壤,与泰国、老挝相邻,国境线长64.4km。境内的240口岸是中国进入东南亚各国的主要通道。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农产品零关税的实施,抓住云南省“桥头堡”战略的契机,积极打造我镇冬早蔬菜、高山蔬菜等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带,带动勐龙镇冬季农业快速发展。

2.2 基础良好、市场广阔

勐龙镇冬季农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勐龙镇农民群众已积累了一定的冬季农业生产经验,而且冬季农业生产与其它农业产业无劳力冲突,填补了本区域长达4个月的劳作空白期;地处坝区的农户,橡胶种植面积较少,“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经济收入还是要靠冬季作物种植”、“大春抓粮、小春抓钱”的意识已在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中形成。近年来,勐龙镇丰富的冬季农业产品深受景龙市消费者喜爱,也引来了各地收购商。其产品主要销往景龙市和国内大中城市昆明、四川、重庆、上海等地。销量逐年上升,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价格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明显。

2.3 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

经过国家对水利设施建设的多年投入,勐龙镇水利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修建了总库容为86.72亿L的小二型水库10座,库容为6.3亿L的坝塘11座;修建了灌溉面积达2798.9 hm2的长180km的主灌渠26条,拦河坝16座,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面广的水利灌溉网络;完成了1933.3hm2农田平整项目,项目建设内容为:田间灌溉渠系23条,总长12.4km;机耕路25条,全长16.8km;土地平整29.5hm2;修建便民桥涵42座;分水闸2077道。目前,全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798.9hm2,其中,保水田2436.1hm2。

2.4 补贴农机具投入到冬季农业生产

勐龙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深入人心,补贴农机具的投入为冬季农业生产增添了新的动力,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完成农机购机补贴400余台。其中大型拖拉机20台、小型拖拉机89台、耕整机13台、米机50台、机引犁5台、1254旋耕机3台、机动喷雾机45台、电动喷雾机5台、大型拖拉机配套农具12套,联合收割机1台、割灌机1台、挖机4台、茶叶加工机械35台、插秧机3台、小型电动喷雾机30台、抽水机11台、旋耕机10台。

2.5 规模示范、样板带动突出高产高效

水稻百667m2核心区平均单产达531.5kg,比非项目区每667m2增产135.47kg,增幅为34.21%。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同田对比示范项目,配方施肥区折合667m2产672.6kg,习惯常规施肥区折合667m2产631.1kg。配方施肥区比习惯常规施肥区每667m2增产41.5kg,增幅为6.58%。优质水稻基地建设项目,平均单产达587.7kg,比非项目区单产548.8kg,增38.9kg,增幅为7%。蔬菜基地完成无公害蔬菜播种面积63.1hm2,生产无公害蔬菜132kg,同比增3kg,创產值336万元,同比增26万元,使农民增收74万元,同比增12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起到了高产示范带动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

我镇冬季农业开发布局零星分散,无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产业化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的大生产、大基地格局。与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开发存在很大差距。

3.2 农民科技意识和品牌意识不强

受传统栽培习惯的影响,加上目前在家种植农作物的大多是年长的妇女,对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接受科学栽培新技术能力差,生产和经营管理较为粗放,科技含量少,生产力低,产量、质量参差不齐,营销手段不高,未能形成品牌效益。

3.3 农业基础设施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依然脆弱

水利化程度低,节水灌溉设施普及少。导致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靠天生产”模式一旦遇到少雨干旱的冬春季节,很难实现高产稳产。

3.4 营销环节薄弱

农产品以自产自销为主,无销售规模较大的公司或经纪人介入,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等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未形成联合体,组织化程度低,无固定的营销网络。

4 发展对策

4.1 培育龙头,带动发展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其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开拓市场、配套服务的综合功能,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的有效衔接、组合,引导基地、农户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培育或种植优质特色冬季农产品,实现冬季农作物的规模生产、深度开发和转化增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2 强化服务,提高科技含量

要把提高冬季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农民素质作为促进冬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利用简报、黑板报、标语、技术资料传单、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及田间地头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劳动者的科技培训力度,建立科技培训项目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培训机制,从根本上加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的素质。努力营造氛围、树立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农民积极投入到冬季农业开发中来。

4.3 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激发农民积极性,整合多方资金,多层次、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排灌设施建设;结合上级项目扶持,加强高产稳产农田建设,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4.4 树立品牌意识 创名牌特色产品

面对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要发挥农产品的质量优势,充分认识树立品牌的重要性,创建品牌,积极引进销售和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设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积极发展种植、销售大户,很好地彰显冬季农业开发增产增收效果。努力创造出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特色产品,让勐龙镇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5 建立信息网络,增强市场功能

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向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科技信息,并建立专家系统,提供快速、准确的科技信息服务。

近年来,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农民群众的大胆实践,勐龙镇冬季农业开发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并以良好的发展势头朝着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的方向迈进。

作者简介:杨晓妹(1973-),女,哈尼族,云南景洪人,景洪市勐龙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本科,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