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湾港区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产业布局

2017-04-22 05:24蔡哲亮许峰阳
中国港湾建设 2017年4期
关键词:临港通州港区

蔡哲亮,黄 磊,许峰阳

(1.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2.江苏通州湾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通州湾港区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产业布局

蔡哲亮1,黄 磊1,许峰阳2

(1.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2.江苏通州湾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结合通州湾港区建设开发,通过SWOT分析,甄别通州湾港区各产业选择的可能性,进而提出起步开发南部港区的产业发展门类,并结合港区水、陆域自然条件,对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进行合理产业布局,为通州湾港区未来的产业导入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通州湾;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产业布局

1 通州湾港区发展背景

通州湾江海联动示范区定位为战略性港口新城,是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一个重要支撑,空间格局为东港西城中湾,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大港口、聚集大产业、发展大城市”。港口是引领,产业是支撑,城市是保障。沿海开发,港口先行,高起点推动通州湾开发建设,要以高起点开发通州湾港区为前提条件。

通州湾港区作为南通港沿海继洋口、吕四港区之后新开发的港区,是南通港由“沿江为主”转为“沿江沿海并重”的关键步骤,将成为南通港拓展港口空间、实现港口功能转型升级、实施“优江拓海”战略的重要支撑。同时,通州湾港区的开发建设也将成为引导沿海地区产业布局的有力支持,依托其特有的地理区位、工业产业后发优势、优良的建港条件,发展江海联动业务,利用较低的运输成本和空间成本,吸引一批依赖大宗运输、超限运输的临港产业集中于通州湾,兼顾为长江经济带的关联产业提供出海口,实现区域产业重新布局、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其发展将成为实现陆海统筹、双向开放,进而推进国家战略的主要支点[1]。因此,无论是从地方层面还是国家战略来讲,通州湾港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意义。

根据《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对港区起步的设想,“通州湾港区起步阶段可利用小庙洪航道,先行建设南部港区第一、二港池,功能分区是为临港工业服务的港口配套服务区,与后方临港工业区紧密相连,岸线使用上可采用‘前港后厂’的布置形式”[2]。

2 通州湾港区产业发展SWOT分析

2.1 通州湾港区产业发展的优势

1)深水良港具备特有竞争力

通州湾海域、海岸地貌独特,具有建设特大型深水海港的优越条件。南部小庙洪水道和中部三沙洪水道-10 m等深线基本贯通,冷家沙东端以北水域理论基面-15 m水深距0 m线仅为2.6 km。腰沙、冷家沙、三夹沙围填可形成近150 km的深水岸线,建设等级涵盖5万~30万吨级大中小泊位,兼顾不同功能需要,将与南通港沿江港区形成江海互补、功能齐全、能级优势明显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国际深水港口群,从而在全国港口布局中形成特有的竞争力[3]。

2)预期土地面积大适宜临港工业布局

通州湾区域面积广阔,滩涂、水道相间,腰沙、冷家沙、三夹沙等大面积沙体经适当围填后,可形成超过100 km2土地,全部可用于开发建设且土地成本低廉,不仅可为规模化的港口及临港工业提供所需用地,而且可以为港口后方城镇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江海联动凸显区位优势

从地理的角度讲,通州湾是我国沿江沿海“T”字形经济带交汇处的重要节点,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重要枢纽,这使得通州湾可以充分发挥江海联动的优势,极大的降低转运成本,有利于与长江中上游产业区获得更为紧密的联系。通州湾将通吕运河、通扬运河、遥望港、通启运河等河道整治,作为开发建设的“先手棋”。溯江而上,通州湾可与长江中上游苏、皖、赣、鄂、湘、川、渝7省市相连。3 000吨级船舶可实现江海直达,1 000吨级船舶可通达整个江淮地区;平海公路、江海大道、海启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海洋铁路等构筑了立体交通网络;公铁水运无缝对接、多式联运,可以放大江海港口集疏运功能,有效缓解长江口航运拥挤压力。

4)毗邻上海有利于腹地关联产业发展

毗邻上海使得通州湾在腹地关联产业发展中可以利用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围绕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加快金融外包产业发展的步伐,积极吸引数据单据处理、数据备份中心等后台功能服务中心落户通州湾。依托苏通大桥、崇启大桥连接南北,通州湾全面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距浦东机场仅1 h车程。随着沪通铁路的开工建设和崇海大桥等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江海联动示范区的“北上海”优势将充分显现。

2.2 通州湾港区产业发展的劣势

1)临港产业薄弱,港口与腹地产业关联度相对较低

南通临港产业目前主要是石化、海工等,临港产业结构单一,且加工层次不高,其中石化仍然是石油储备为主,海工产业配套不完善,高端产品种类少,就目前来看,与我国其他产业类似,低端产品产能过饱和,产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期,基于出口动力,部分临港企业向沿海港口转移是必然趋势,但目前尚未形成较好的关联体系[1]。

2)通州湾港区仍处于建设中,集疏运体系尚未健全

通州湾港区仍处于起步阶段,海港与河港之间的通道贯通尚未形成,后方公路、铁路等集疏运体系也还在建设中。临港产业与腹地关联产业多为大宗货物加工,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多式联运是连接临港产业与腹地产业之间的有效方式,若不能及时跟进海河贯通、铁路枢纽建设的基础配备,将会对通州湾产业招商引资带来一定阻碍。未来需通过产业布局研究结合客户需求有针对地完善集疏运体系。

2.3 通州湾港区产业发展的机会

1)国内外产业转型及转移趋势

长江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在全球竞争格局变化及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驱使下,未来长江经济带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饱受注目。基于此,长江经济带战略、长三角战略和江苏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远期长江流域产业布局调整将是未来重要的经济发展走向。就目前发达国家产业变革来看,未来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正在形成,同时以上海为首的部分长江南岸城市,因发展空间不足,土地、人工成本增加等问题,依赖出口产业也将向成本更优的沿海港口城市转移。通州湾基于良好的区位及港区条件优势,将是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完善产业链、提升长三角产业综合体的重要环节。

2)国内港口转型对陆海统筹的诉求

在当前世界经济加速转型和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历史时期,实现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是国际海洋开发大势及我国陆海发展的战略方针。2014年以来,南通全面启动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出台了《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和《2016—2018年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实施要点》,抢抓陆海统筹发展机遇[4]。未来,通州湾港区开发依托江海联动优势,凭借陆海统筹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经验,在国内港口竞争中将具备一定优势。

3)南通滨海园区产业基础

南通滨海园区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开发建设3 a来,共落户亿元以上项目105个。重点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临港物流产业、综合能源产业、滨海特色服务业、科教文化事业等5大重点产业,坚持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支撑产业化,形成港口、产业、城市良性互动、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通州湾港区紧抓新一轮国际产业向沿海转移的机遇,主动依托丰富的港口资源优势,开荒立新,可依托滨海园区产业基础重点推进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商务、科教文卫等新兴产业发展。

2.4 通州湾港区产业发展的威胁

1)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竞争激烈

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腹地重叠现象严重,周边苏州港、连云港港、盐城港等也具有部分通州湾港区的优势,并且在公路、铁路等运输基础设施方面已有一定基础,在国家及省级政策等方面也已获得一定支持,从而成为通州湾港区发展的重要竞争对手。通州湾港区除满足本地临港工业需求外,为腹地地区提供中转运输的服务针对性不强,上述码头均可参与竞争。加之东部沿海港口运力目前已经大于需求,许多港口亟待寻求新的货源,通州湾港区若要获得发展需要从运输对象和运输方式上予以应对,在市场的开拓和维护方面将付出较多的成本和精力。

2)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临港产业结构性饱和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产能不断扩张,而需求却无法和产能同步扩张,反而出现了周期性、结构性的收缩。远期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必然趋势,运输需求的大幅度增加将再难实现。基于这一现状,仅通过从增量需求获得运输配额已经不现实。我国以钢铁为代表的冶金等大宗产品加工产业已处于过饱和状态,产业升级的压力巨大,单纯依赖于简单加工的临港产业实施发展已经没有现实基础,远期港口产业结构将更多以创新、精细化、规模经济为主导,在国家一系列“去产能”措施指导下,市场体量面临收缩。

3)加工制造业向海外转移

随着国内人工、环保、土地等成本的上升以及全球产业新变革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持续向国外进行转移。目前,作为南通主导产业的纺织服装业转移趋势尤为显著,通州湾若要接受这部分产业转移将可能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

3 通州湾港区产业选择的可能性分析

3.1 SO策略

依托内部优势,抢抓外部机遇。在国家战略实施及长三角产业转型分工的有利机遇下,通州湾港区依托良好区位及建港条件,对接上海等周边城市,在明确产业分工的前提下,吸引部分化工、冶金等产业向本地转移,产品向精细化、精品化发展。

3.2 WO策略

利用外部机遇补足内部劣势。在长江流域产业调整及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下,通州湾港区应该加速自身集疏运体系建设,把握机遇吸引海工、装备制造等出口依赖型产业向本地转移,完善产业链结构,充分发挥成本优势。

3.3 ST策略

利用自身优势化解或减弱外部威胁。挖掘江海联动、陆海统筹模式,增强本港与长江中上游港口城市联系,着力发展现代物流。在产业对接上有所侧重,避免与周边港口的同质化竞争,形成以汽车整车零部件、航空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一批具有竞争力的腹地关联产业[5]。

3.4 WT策略

克服内在弱点应对外部威胁。为了吸引产业转移及培养本地优势产业,通州湾一方面要加快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发展港口城市服务业,从基础建设硬件设施和生产生活配套软环境两面着手形成产业落地吸引力,从而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4 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产业选择及布局

通州湾港区南部港区进港航道主要利用小庙洪水道,港区主体通过围填腰沙西部区域所形成。在腰沙根部开挖形成南北向的两个港池:第一港池和第二港池,根据进出港航道所利用的小庙洪水道资源条件特点,南部港区第一、第二港池主要建设5万吨级以下泊位[2]。

作为通州湾临港产业导入的先行区,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在产业选择上应遵循高标准、集约化、创新型、低污染的原则。从泊位建设等级来看,该等级港口是国内临港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域,主要用于发展临港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工程机械、新材料、新能源、LNG等临港产业;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远期长三角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核心地区大量成熟产业向周边转移已经是公认的事实,而江苏沿海地区也将加快新兴工业化的推进,壮大新兴产业,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产业发展在把握具有本地优势的特色产业前提下,将大力吸引长三角优质产业的转移,同时也应避免短期内去产能趋势下的体量收缩风险。综合分析,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将主要依托腹地南通滨海园区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的先进制造业基础,承接长三角层次完善、沿海集聚需求较高的海工及船舶制造业、重型装备制造业、电子产业的转移,并建设以现代物流为主的优质港口服务业体系,适宜布置临港产业主要有海工及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6]。

其中,一、二港池底部岸线集疏运条件较好,公、铁、水联运方式多样化,适宜布置为腹地汽车滚装及零配件、航空装备等产业服务的现代物流业,大力拓展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通州湾港区与腹地产业的关联度;一港池西侧由于临近居住城区,在产业选择上可考虑较为环保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以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为主;而海工及船舶制造、重型装备制造等产业基于其对岸线、陆域空间需求大的特性,适宜布置在一港池与二港池之间突堤;电厂、电子信息、新能源设备等产业污染相对较大,可考虑布置于远离城区的二港池东侧岸线,远期还可连片三港池预留用地,便于产业的集约化布局和规模拓展。

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产业布局详见图1。

图1 通州湾港区南部港区临港工业港口配套服务区产业布局图Fig.1 The layout diagram for the harbor industry supporting service area in southern harbor district of Tongzhou Bay

5 结语

通州湾港区规划以服务临港工业起步,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研究将为港口前瞻性的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先决基础。本文通过对通州湾港区的产业选择分析,得出南部港区临港工业配套服务区适宜布置的临港产业主要有海工及船舶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并结合港区水、陆域自然条件,对拟布置产业进行合理布局。研究成果必将有效推动通州湾港区健康起步,从而逐步形成以航运、临港产业、腹地关联产业、港口城市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新兴港口产业体系。

[1] 通州湾港口产业规划研究[R].北京: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2014.

Study on port industry planning of Tongzhou Bay[R].Beijing: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City and Competi原tiveness Research Center,2014.

[2]南通港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方案[R].北京: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2015.

General planning scheme of Tongzhou Bay harbor district of Nan原 tong Port[R].Beijing:Transport Planning and Research Institute, Ministry of Transport,China,2015.

[3]周国洪,吴绍山.“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建设亟待政策添力[EB/OL].新华网,[2016-03-30].http://www.js.xinhuanet.com/ 2016-03/30/c_1118484946.htm.

ZHOU Guo-hong,WU Shao-shan.Linkage development of Tongzhou Bay needs policy support[EB/OL].Xinhuanet[2016-03-30].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6-03/30/c_1118484946.htm.

[4] 杨梦奎.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EB/OL].新华网,[2016-03-24].http://www.js.xinhuanet.com/2016-11/24/ c_1119983506.htm.

YANG Meng-kui.Reform of Nantong忆s land and sea co-ordination achieved stageperformance[EB/OL].Xinhuanet[2016-03-24].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6-11/24/c_1119983506.htm.

[5] 王世秀.南通沿海港口错位融合统筹发展探究[J].中国港口,2014(12):19-22.

WANG Shi-xiu.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slocation and inter原gration of Nantong coastal port[J].China Ports,2014(12):19-22.

[6] 乔桂银.新形势下南通通州湾产业定位及布局研究[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58-63.

QIAO Gui-yin.Industrial orientation and layout of Nantong Tongzhou Bay under new situations[J].Journal of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2014,14(2):58-63.

Industry layout for harbor industry supporting service area in southern harbor district of Tongzhou Bay

CAI Zhe-liang1,HUANG Lei1,XU Feng-yang2
(1.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Co.,Ltd.,Shanghai 200032,China; 2.Jiangsu Tongzhou Bay Port Development Co.,Ltd.,Nantong,Jiangsu 226000,China)

Combined with the Tongzhou Bay por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we screened the possibility of various industries selection in Tongzhou Bay by SWOT analysis,and significantly put forwar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ategories in the southern harbor district which will be the first green-hand area.According to the land and sea nature conditions,we made a reasonable industrial layout program for the harbor industry supporting service area in southern harbor district,which can provide necessary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uture industrial introduction of Tongzhou Bay port area.

Tongzhou Bay;the southern harbor district;harbor industry supporting service area;industry layout

U652.1;U651.1

A

2095-7874(2017)04-0015-05

10.7640/zggwjs201704005

2017-02-27

2017-03-20

蔡哲亮(1990— ),男,江苏连云港人,工程师,技术经济专业。E-mail:Caizl@theidi.com

猜你喜欢
临港通州港区
雪落通州
上海临港的海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湾中学
通州侨商:海外创奇迹 国内献爱心
鱼珠旧城改造调整! 黄埔临港黄金岸线建设再提速!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