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题

2017-04-22 06:07
消费者报道 2017年2期
关键词:佐料鸡精调味品

天津造假调味品:专业造假十多年,勾兑调味料流向九省市

2017年1月16日,天津独流镇造假调味品被曝光。天津静海区独流镇中多家民居里,每日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等市场知名品牌无一幸免。

这些假冒劣质调料,通过物流配送或送货上门的方式,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四川、黑龙江、新疆等地。假调料的原料来自临近的王口镇,该镇的企业加工瓜子要用八角、花椒、小茴香等调料浸泡,用过的这些废料有人专门回收,然后将回收的废料晾干后再粉碎成粉末,最后以每斤两元的价格卖给调料造假者。

业内人士透露,劣质鸡精的生产企业可能违规使用贿致癌性和致畸性的日落黄色素。其次则是鸡精鲜度指标和鸡肉成分含量不合格,甚至有些鸡精竟然有异味。

这个小镇,俨然已经成为“北方调料造假中心”,造假窝点多达四五十家,每年产值以亿元计,造假历史更是长达十多年。

2月17日,天津官方通报“天津静海独流镇制售假冒品牌调料问题”的处理结果:18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主犯全部落网,天津静海区政府作深刻检查,受到通报批评,15名责任人问责,包括两名副区长在内的12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独流镇这些造假窝点为何能存活十年之久?造假为何越打越多,如此猖狂?

@凤凰网:此前多地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都或多或少有着监管不力甚至包庇纵容的影子。对独流镇的调料造假产业,只有形式主义的排查或者所谓的专项行动显然远远不够。现在,独流镇调料造假已经发展成一条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监管部门再继续无视纵容下去,境况只会越来越糟。

@新华网:在相关部门的介入和强压之下,假冒伪劣调味品问题应能得到解决,但若每一起问题事件的解决都要靠媒体曝光、公众监督,显然不是治本之策。对于调料制假的打击,远不是事后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等一阵风式的整改就能完事,更应深究黑色产业能够存在的根本原因,严厉查处、严肃问责,敢于动真格,让不法分子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人民网:假佐料大行其道,一路畅通,不仅意味着当地监管失守,还说明流入地的经营者以及监管者,未能守土尽责。而独流镇假佐料却形成了包括造假者、销假专业户和商户在内的黑色利益链,假货销往北京、上海等地多年,实在耐人寻味。切除独流镇的佐料“毒瘤”,天津应更有作为。

@央视新闻:天津独流假冒调料泛滥令人唏噓,“独流醋”的品牌早已名声在外,当地却依然捧着金饭碗要饭,独流变成了“毒瘤”一样的存在。更重要的是,在全国不知还有多少“假鞋之都”和“假调料中心”这样的造假贩假集散地,造假售假“野火烧不尽”的根源值得我们深究。

@新京报: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地点可以随时变换,他们不再在固定时间发货,这都给打假造成一定难度。与此同时,有的厂家委托打假公司打假,这种模式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甚至出现“打假者养假”的奇怪现象。他们表示,独流镇假货屡禁不止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当地监管出现问题。

@检察日报:在为这场打假围歼战鼓掌的同时,更需要反思的是,食品药品等民生领域的打假形势仍不容乐观,也不可能寄希望于一次围歼战就一劳永逸,打假要势头不减、威力常在,就必须坚持常态化围剿。一次漂亮的围歼战,只能算是打假战役进军号角。在大数据时代,实现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的联动打假、合力打假,绝对很有可能。

猜你喜欢
佐料鸡精调味品
两类调味品需要冷藏
鸡精是否是鸡的精华
厨房调味品保管注意事项
调味品如何储存有讲究
免责声明
家乐鲜味最低,太太乐“鸡味”更浓!
用鸡精注意啥
印在瓶底的“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
痛风患者要少食鸡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