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兰:开在白宫的木兰花

2017-04-22 06:14常乐
现代妇女 2017年2期
关键词:华裔白宫母亲

常乐

2016年11月29日,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提名赵小兰担任下一届交通部长。现年65岁的赵小兰曾在小布什政府时期担任劳工部长,是内阁中最年轻的成员,也是首位华裔阁员。赵小兰是从美国底层走出来的政治明星,初到美国时,她和家人饱尝贫穷及种族歧视之苦,却一直对未来保持着蓬勃的希望。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养成了沉稳坚毅的个性,并凭借出色的才干完成了从商界到政界的跨越,成为一株在白宫灼灼开放的木兰花。

绝望之时仍要看到希望

赵小兰祖籍上海,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她的父亲赵锡成于1958年移民美国。赵小兰8岁那年,跟随母亲登上了一艘破旧的轮船,在海上颠簸了一两个月,才辗转抵达美国。

相隔多年,赵小兰迄今还对那场旅行记忆犹新。当时船上除了赵小兰和母亲、两个妹妹外,没有一位女性,且没有一个人会讲中文。二妹在漫长而艰辛的旅程中患了病,却得不到医治。面对海上的汹涌波涛,看着抱着妹妹默默垂泪的母亲,赵小兰的内心饱受煎熬。那时候,她不知道何时才能抵达终点,也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模样。

当轮船抵达纽约港之后,她才感受到了劫后余生的喜悦。看着久别重逢的父亲、刚刚挨过危险期的妹妹和憔悴的母亲,她暗下决心:要在这方全新的天地努力生活下去。

刚到美国时,赵小兰全家挤在皇后区一套狭窄破旧的一居室里,日子过得非常拮据。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忙工作,剩下母女几人都不会说英文,每天连门都不敢出。

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赵小兰的母亲朱木兰对生活却没有一丝的抱怨。她一面照顾家人,一面努力学习英文适应新环境。虽然每天要面对各种压力,但她很少对孩子们发脾气,而是耐心地告诉他们:“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心怀希望,生活会越过越好。”

母亲身处困境却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深深影响了赵小兰。她刚插班到美国的小学读三年级时,连一个英文单词都不会,笨拙的举动经常惹来同学们的嘲笑。在父亲的帮助下,她从ABC开始补习英文,凭借刻苦的努力,一步步成为学校里的优等生。

在赵锡成的努力下,家境渐渐出现好转,全家人住上了大房子,还聘请了管家。但赵小兰和妹妹们早已养成了自己动手做事的习惯,洗衣物、整理房间,还承担起了家中的各类琐事,包括清理游泳池、修剪草坪和清理杂草。她们甚至在父亲的带领下,在门前铺了一条长达120英尺的柏油路。

弃商从政白宫逐梦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是一位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母亲朱木兰是一位大家闺秀。“爱而不娇,严不守旧”是赵氏夫妇一直奉行的教育准则。赵家很少开电视,每天吃完晚餐,一家人围坐在书桌旁,母亲陪孩子写作业,父亲处理公务。赵小兰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因为父亲经商的缘故,她对经济也非常感兴趣,时常关注报纸上的失业、通胀和汇率信息。高中毕业后,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久负盛名的曼荷莲女子学院修习经济学。就在那一年,她的父亲创办了福茂航运公司。1975年大学毕业后,赵小兰来到父亲的公司实习,从最底层的职位做起。两年间,赵小兰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了贷款、租船、保险等一系列细致而复杂的商业活动,并积累了许多海上运输、保险及管理方面的知识。靠着这些积累,赵小兰撰写了一本关于美国造船行业的经济学专著,并藉此敲开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大门,拿到了该校的经济硕士学位。

在哈佛大学,赵小兰继续发挥着她的苦读精神,每天为了完成老师的课题用功到深夜。她后来回忆说:“那时真是时时刻刻战战兢兢,教室如战场,老师上课没有教科书,也不讲课,每天发三项课题给大家,每一项课题都是关于一个有问题的公司。学生的功课就是去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如果没有用心准备,是万万不可能应付严苛的老师的。”

从哈佛大学毕业后,赵小兰进入花旗银行。在花旗银行,赵小兰一直身体力行着哈佛导师对她的忠告:“从混乱中制造秩序,然后冷静分析,找出解决的途径,拟定执行计划,百密不能一疏。”几年间,她成功处理了多项棘手的案例,其中包括著名的雪佛龙石油公司财务危机,她的敬业和优秀很快吸引了银行高层的注意。花旗银行总裁、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世界华人华侨领袖陈香梅女士对其尤为赏识,于是同多位商界精英,一起联袂推荐赵小兰参加了“白宫学者”的甄选。

经过层层甄选,赵小兰成为1983年度13名“白宫实习生”中惟一的华裔。经过慎重考虑,她辞去了银行的职务,放弃了优厚的年薪进入白宫实习。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亚裔的思想还十分保守,对他们来讲,获得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是最好的选择,试图进入政坛显然是一种冒险,父亲也希望她继承家族事业,但赵小兰却决定遵从内心的选择,她说:“中国讲究学而优则仕,西方也鼓励追求理想,我自小受两种文化的熏陶,身上既担负着作为华裔的责任感,同时也渴望成功,所以我选择进入白宫逐梦。”

三朝元老尽情展才

赵小兰很快融入了白宫,并展示出过人的才能。1986年,她出任交通部航运署副署长,两年后又被提升为交通部副部长,那时她才36岁。

赵小兰先后辅佐过两任布什总统。在老布什任职期间,她先后处理了泛美航空公司客机被炸案、埃克森石油公司油轮触礁漏油案,还主持了大地震后的公路修复工作,负责过大规模的海上运输调度工作,每项工作都处理得极为出色。小布什當政后,提名赵小兰出任美国劳工部部长。4年后,赵小兰成功留任。她在任职期间发挥了埋头苦干的精神,其刻苦品质令许多人肃然起敬。

因为一直忙于工作,赵小兰在40岁之前一直保持着单身。1993年,她嫁给了来自肯塔基州的联邦参议员麦康诺。婚礼定在周六,但周五赵小兰还在休斯敦参加慈善会议,会议结束后,她匆匆飞回肯塔基州参加了婚礼,成为匆忙而幸福的新娘。婚后赵小兰和丈夫感情甚笃,两人经常去路易维尔大学观看足球比赛,赛后在汽车的后门和朋友们席地举行车尾派对,一起品尝着啤酒和炸鸡块彼此畅聊人生。

因为政绩斐然,赵小兰逐渐成为华裔参与美国政治的典范,曾有媒体在采访时问及她年少时期的梦想,赵小兰诚实作答:“坦率地说,少年时期的我对于未来并没有什么长远目标,我所希望的就是能够生存下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目标从“生存下来”变成了“有意义地生存下去”,作为华裔,她深知同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相比,自己得到的机会并不多,所以一旦得到机会,她总是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她说:“这可能源自我对家庭的信心,我总是想,如果我撑不下去了,回到家人的怀抱中,一切都云开雾散。我经常跟身边的美国朋友说,我来自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都走了出来,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特朗普上任后,再次任命赵小兰出任交通部长一职。身为房地产巨头的特朗普深谙基础建设之道,也对交通部长一职寄予了厚望。而他之所以将这一重要的职位交给一位华裔,正是看中了赵小兰刻苦务实的工作态度。

“木兰”是赵小兰母亲的闺名,也是赵小兰最喜爱的花朵。她说:“母亲带着我们从台湾奔赴美国时,行李箱里有一件真丝旗袍,上面绣着盛开的木兰花。刚进白宫的时候,母亲把那件旗袍送给了我,告诫我无论身处何地,一定要像木兰一样努力开放。华人向来重视男丁,但我们家只有6姐妹,不过父亲一直告诫我们:‘只要有信心,你们可以比男性做得更好。所以我也一直把花木兰当做榜样,努力让我的父母感到骄傲。”就是心怀这样的信念,让赵小兰一直不断前行,最终成为一朵盛开在白宫的木兰花。

(责编 满天)

猜你喜欢
华裔白宫母亲
白宫附近
画中有话
云师大泰国苏拉塔尼大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
给母亲的信
“逛”白宫
悲惨世界
美国会出现首位 华裔女议员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