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 人类文明的摇篮

2017-04-22 09:53耿国彪
绿色中国·B 2016年12期
关键词:芦苇人类

耿国彪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长期以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并成为人类文化及文明发展的孕育地之一。

湿地是以水为基本元素的区域。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8.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能源,比如人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水产品和部分禽畜产品、谷物、药材,很多都是由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水是保证人类文明发生与发展的基础,并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人类早期的几大文明均发生在几大湿地流域上,而当湿地资源被破坏殆尽时,文明往往衰落并灭亡。

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湿地

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而号称“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湿地则是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1978年,考古发现华北地区阳原小长梁、泥河湾一带有一百万年前人类活动的遗迹,它位于古大通湖畔,今桑干河右岸,曾经是一片湿地。据《河北考古重要发现1949-2009》载,古地磁法测定小长梁人距今136万年,早于周口店北京猿人和陕西蓝田人。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遗址,甚至有可能是人类在东亚存在的最早证据。

对于湿地,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多有记载。广为人知的《关雎》中的词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洲”即指的是滩涂湿地。而《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蒹葭”则是芦苇、荻苇的总称,均为典型的湿地植物。

地理环境因素和区域差异是造成不同民俗文化差异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湿地、河流、湖泊等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许多地名中也体现了湿地对于区域文化的影响,如天津就具有湿地的特色。天津别名有“直沽(宋朝)”、“津沽”之名。天津的许多地名中有“洼”字,如太和洼、青甸洼、杨庄洼等,可以看出天津得名起源于湿地。湿地的分布对于我国农耕制度具有深远影响,如江浙地区河流密布,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的稻作区。我国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曾经有“棒打狍子瓢舀鱼”的谚语,充分体现了湿地中丰富的物产与生物多样性。

湿地中的陆地生物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源。历史上一些动物为居住在湿地周围的居民提供了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来源。如狍子、雁鸭等,均是过去湿地中常常被人们猎取的动物种类。一些名贵的动物已经融合在民俗谚语中,如“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中的龙指的是飞龙,学名为榛鸡、松鸡,是在我国享有盛誉的珍品。也有一些生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麝鼠、香獐等。但是过度的猎捕及栖息生境的破坏已经导致湿地中动物资源破坏严重,一些珍惜的物种已经多年不见踪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濕地一直被认为是潜在的耕地储备资源,因此湿地垦殖是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的湿地利用方式,例如将北大荒变为我国的北大仓。虽然耕地面积的增加提高了粮食产量,并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这种利用方式对湿地资源是破坏性的。当湿地开垦面积超过区域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阈值时,就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对生态安全造成威胁。据统计,三江平原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开垦以来,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已有约78%的天然沼泽湿地丧失;在全国约有13%的湖泊已经消失。

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一项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因此,湿地具有很高的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历史上,对湿地生物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芦苇收割、水产养殖、放牧、果品生产等。在东北湿地分布区,芦苇收割是生物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芦苇是重要的纤维植物,既可以用于造纸,又可以做棉花的代用品和编织的材料,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植物。在过去,东北地区普遍有割苇编席的习惯,在冬季将芦苇收割之后,将芦苇破开编织草席,这在过去是东北地区农村的重要副业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仅三江平原地区纤维植物储量就达到884万吨。除了芦苇之外,其它的纤维植物如小叶章、苔草等也可以作为饲料用于发展畜牧业。对湿地动物资源的利用,传统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捕鱼、狩猎、养殖等方面。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及湖滨湿地中存在诸多的名贵鱼类资源。如洞庭湖中除了青草鲢鳙等经济鱼类之外,还有中华鲟、白鲟、银鱼、鲥鱼、胭脂鱼等名贵鱼类。在东北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中有大马哈鱼。据《黑龙江志稿》记载:“达发哈出黑龙江,秋八月自海逆水入江,驱之不去,充积甚厚,土人竟有履鱼背而渡者……取鱼炙干,积之为粮”。此外还有鲟鳇鱼、三花五罗(三花即鳌花、鳊花、鲫花,五罗为哲罗、法罗、铜锣、雅罗、胡罗)、白鱼与滩头鱼等名贵鱼类。

湿地给人类的贡献

湿地与森林、海洋共同维护着地球生态平衡。我国湿地贮存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在涵养水源、调节水文、补充地下水及抗旱防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公顷湿地每天可净化400吨污水。湿地为全球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维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种质和基因资源库。湿地还储存了大量的碳,被誉为储碳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建设和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好生物多样性,才能保障地球的健康,人类才能永远地在地球这一共同的美丽家园里繁衍生息、发展进步。

湿地被称为“天然水库”、“地球之肾”,具有调节径流、削减洪峰、调蓄水量、补充地下水、水质净化、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人类使用的可更新淡水主要来自内陆湿地,包括湖泊、河流、沼泽和浅层地下水。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通常由湿地补充,据估计全球有15亿~30亿人的饮水依赖地下水(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湿地与水,世界资源研究所 华盛顿, DC.2005)。湿地保护对改善我国生态现状、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保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湿地是具有半水、半陆过渡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特殊的剖面结构使其具有极强的持水性。全球约有96%的可利用淡水储存在湿地中,它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蓄水库”。湿地能够涵养水源,水流可以从湿地移至地下土层,来补充地下水;当地下水充足时,湿地水流向上移动变为地表水,以此来排出地下水,调节河川径流。湿地能贮存大量水分,它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9倍甚至更高的蓄水量。湿地土壤中孔隙度比较大,草根层厚,导致湿地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总面积36.31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重要、影响范围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和产水区,为三大江河年产水量600多亿立方。因此,三江源区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它对整个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平衡、水源涵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芦苇人类
石磨豆腐
芦苇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芦苇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