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量稻草还田高产小麦栽培技术与应用

2017-04-23 02:30徐友千邱兵和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技术应用水稻

徐友千+邱兵和

摘要:水稻秸杆全量还田有效的避免因焚烧秸杆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水稻秸杆全量还田是秸杆综合利用的一个有效的途经。该文介召水稻秸杆还田下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为水稻秸杆全量还机械化及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稻;秸杆全量还田;小麦栽培;技术应用

全量稻草旋耕还田稻茬麦生产技术是一种集成、轻便、实用的技术,经淮安市淮安区仇桥镇四年的示验、示范验证,该项技术将水稻机械收割与机械灭茬还田相嫁接,杜绝了稻草焚烧和实施麦作轻简化,构建了资源利用、培肥沃土、节本高效、省工简便的稻麦耕作技术体系,是循环利用资源、发展可持续农业、优化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

增产增效目标:用种量减少3-5 kg,小麦增产5%-10%,整地,播种环节减少用工2个。合计每亩节本增效在200元左右。

一、农机技术要求

1、收割機器

收割机器可用全喂式收割机器或半喂式收割机器,收割时留茬高度不超过15 cm,同时开启切碎和碎草扩散装备,使水稻秸秆切碎成5-8 cm长,均匀分散在同等割幅范围内,为后续高效高质旋耕灭茬作业奠定基础。没有安装扩散装置的机器或稻草堆集在一处的,则需人工将稻草均匀的分散于田间。

2、灭茬

埋草整地是秸秆还田种麦最关键的技术环节,既要埋得深也要拌得匀,要求埋深15 cm以上,为提高播种质量创造条件。要防止秸秆集中于表土层或形成草堆,造成土壤表层过于疏松带来通风跑墒和根系发育不良、加重冻害等。采用大功率机器作业,有利于秸草埋深埋匀,提高播种质量。灭茬机器应选择大功力反转灭茬机,正常小功率手扶机械旋耕难以达到理想的埋草效果。

3、条播

条播机器宜选择复式反转灭茬条播机器,机器条播可省种3-5 kg,且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正常深度在3-5 cm,种子易萌发,出苗齐且苗体健壮,有利于做到“争三苗,灭五籽”。条播机器宜选择100马力以上的大功率复式播种机,反转灭茬、施肥、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每亩可节约人工1-2个,节省农本在100元以上。小麦超高产宽窄行种植技术模式,采用15 cm×30 cm宽窄行条播种植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小麦超高产栽培中群体结构不易协调、田间郁蔽、后期易倒伏、早衰等难题,而且不增加投入[1]。也可以采用等行距进行条播,经过几年来的试验证明等行距条播要扩行减苗,增加田间的通透性,等行距在30 cm时,氮素运筹合理,可获得较高的产量[2]。

4、镇压

镇压应选择在播种后一个星期内进行,视土壤墒情决定镇压的强度。如果土壤相对湿度较高,可以不镇压,相对湿度好的情况下可以轻压,失墒严重的田块则要重压。镇压主要是防止种与土不能充分接触,形成架空苗,遇低温、干旱易形成死苗现象。镇压可采用手扶拖拉机或专业镇压机具选择晴好天气进行。失墒严重的田块,条件允许可结合镇压上一次跑马水,以保证出苗。

二、农艺技术要求

1、品种选择

楚州区横跨二个耕作区,苏北灌溉总渠以北为淮北冬小麦区,灌溉总渠以南为淮南麦区,可选择郑麦9023、淮麦20、淮麦33、济麦22、宁麦13等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

2、种子处理

播种前一个星期,选择晴好天气将种子晾晒2-3天。播前选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 mL,加300 mL水拌25 kg小麦种子。先配好药液,再加入麦种,充分拌匀后堆闷2-4 h,待药液被种子吸干后播种,可预防小麦散黑穗病、纹枯病等系统侵染病害与土传病害。防止飞虱可用吡虫啉20 g兑水均匀的喷在种子的表面,要边喷边翻拌。凉干后播种。

3、播期及播量

在沿淮地区小麦出苗需要积温达100℃,小麦要适期播种,已保证出全苗、齐苗、壮苗。如果播期过早,苗期气温高,麦苗徒长,会消耗太多的养份,且抗寒性差,极易受冻害。播种过迟,气温低,出苗困难,分蘖少,不易形成高产[3]。适期播种至关重要,正常楚州区小麦播期在10月中下旬,不能迟于11月中旬。适期播种,每亩机器条播在10 kg左右,播种过大,基本苗多,后期措施少,田间荫暗,很难取得高产。推迟播种的小麦用种量要适当的加大,以每迟播1天加种0.5 kg为宜。

4、田间管理

小麦田间管理要做到一种就管、一着不让,田间管理做到精,细,实。为超高产小麦丰产丰收搭到架子。

(1)沟系配套

麦田沟系十分重要,要做到一方麦田、二头相通、三沟配套、四面腾空。畦面3.5-4.0 m,沟深35-40 cm,腰沟沟深25-30 cm。切实保证雨止田干,起到排明涝降暗渍的作用。

(2)苗期管理

查苗补缺。在10 cm以内无苗的叫缺苗,在20 cm以内无苗的叫断垅,可选择阴雨天气将丛籽苗带土移栽补缺,也可以将麦种浸泡至露白,补种;化学除草。楚州区小麦田杂草主要以野燕麦、硬草、罔草、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为主,还有繁缕、牛繁缕、荠菜、播娘蒿、婆婆纳等阔叶杂草。麦田化除要立足 “早,小,了” 三个字。在日均气温达到7℃时,选择寒尾暖头用药防治。防治禾本科杂草可用15%炔草脂70-80 mL或6.9%精恶唑禾草灵80-100 mL。防治阔叶杂草可选用使·甲合剂,也可用金植12 mL加使它隆40 mL,均匀喷雾。

针对播期过早徒长的旺苗,冬前分蘖的田块,要及时镇压,中耕及用药控旺。每亩可用万控50 g或15%多效唑50-70 g喷撒。对肥水条件不好、基肥不足、个体不健壮、群体不适宜的低产田,要补施分蘖肥和返青肥,以利促大穗,提前成穗率,这也是保证高产的先决条件。

(3)中期管理

小麦中期主要以促大穗、争粒数为主要目标。一是清沟理墒。沟系经过冬溶后易滩塌,春季雨水偏多,如不及时排干,小麦极易形成明涝暗渍,导致土壤缺氧,根系呼吸困难,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干物质合成积累减少。二是追施拔节孕穗肥。拔节孕穗肥宜在倒二叶露尖时亩施尿素75-150 kg/hm2,不用多施,以防后期倒伏。三是防病治虫。楚州区主要防治纹枯病、白粉病和麦蜘蛛。纹枯病是楚州区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对其产量构成的损失在10%左右,严重的可达30%的损失。纹枯病和麦蜘蛛可结合一起防治,用25%噻呋酰胺20 mL加20%氯氰·氧乐果70-80 mL。防治两次效果最佳。第二次可用12.5%烯唑醇40-60 g加25%的快杀灵50-80 mL均匀喷雾,这样对纹枯病,白粉病和麦蜘蛛都有一定的防效。

(4)后期管理

小麦的后期管理主要目标是保叶增重防早衰。一是病虫害的防治。小麦后期主要的病虫害有赤霉病、白粉病和蚜虫,飞虱。小麦赤霉病在楚州区由以前的偶发性病害变为常发性病害,所以无论有无赤霉病都要用药防治。赤霉病立足一个“防”字。特别连阴雨的天气时,利用雨隙用药,不能有等的思想。主要防治时间是在小麦抽穗扬花时(5%扬花)结合综合防治一并防治。亩用50%多菌灵100 g加15%三唑酮60 g加10%吡虫啉20-40 g加爱苗15 mL。也可以25%氰污菌脂100-120 mL加10%吡虫啉20-40 g加爱苗15 mL。避开中午高温用药。二是以水调气。小麦后期对水份要求较高,土壤相对湿度在70-75%之间。土壤相对湿度过高,根系活力不强,易早衰;土壤相对湿度过低,遇東南风,也会早衰。

5、肥水管理

(1)施肥技术

水稻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测定:每100 kg干稻草含有机质22 kg、纯氮0.6 kg、五氧化二磷0.1 kg、氧化钾2.4 kg,相当于尿素1.06 kg、钙镁磷0.83 kg、氯化钾4 kg,是优质的有机肥。一氮肥前移。秸杆在腐熟过程中要吸收氮素,有与麦苗争肥的现象。为保证小麦在冬前形成带蘖壮苗,在基肥中可加入75-150 kg/hm2的尿素。氮素的施肥要求是两头重,中间轻。基肥∶壮蘖肥∶拔节孕穗肥的氮素比为4.3∶1.2∶4.5。二是增加磷肥的用量。小麦在生长过程中特别是苗期和越冬期对磷的需求较高,在小麦高产栽培上,必须大量施磷肥,不然很难取得高产。磷肥正常以基肥为主。三巧施钾肥。小麦对钾的敏感程度远远低于磷,正常情况下,楚州区的土壤中钾可以维持小麦的生长需求,如果缺钾可以追施。总之在高产小麦栽培上要做到重施磷肥,巧施钾肥,控减氮肥,看苗施好根外肥。

(2)水浆管理

小麦的水浆管理主要有:一是出苗期,保证原墒出齐苗;二是返青拔节期,保证明沟系畅通,排明涝降暗渍,保证根系发达;三是抽穗扬花期,土壤水份合理,抗早衰。

三、及时收获

小麦收割正常在腊熟期收割,如采用大型机器收割,可以腊熟末期收割,有利于发挥机器的优势。降低损失率。

总之,水稻秸杆还田小麦高产栽培,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配套技术,该项技术依靠农业机械,解决“还得好”的问题,通过关键农艺配套,实现“用得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玉红,张 季,王敏杰. 小麦超高产宽窄行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

[2] 唐 进,林昌明,吉 剑,等. 不同机播行距与氮肥运筹方式对超高产小麦产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13(5).

[3] 李德福. 沿淮淮北地区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

猜你喜欢
技术应用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
低碳环保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分析及阐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