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发力?

2017-04-24 14:48贾康
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制度性发力结构性

贾康

彻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针,其切入点首先是“三去一降一补”。为正确理解和实行“三去一降一补”,应把它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整体逻辑关联之内来考察。笔者结合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切入点,对于“三去一降一补”的具体要求,以及认识要领,简要地做些阐述。

聚焦“去落后產能”

笔者认为,不应笼统地讲“去”所有“过剩产能”。现在要聚焦的是去落后产能,各个行业里产能的过剩与不过剩在不断变化,但在行业里垫底的落后产能则是较易把握的概念。

过剩产能,可以通过一些创新机制——比如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来改变,即把一部分过剩产能转变为有效产能。原来政府要做的公共工程、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园区连片开发这些事情,现在都可以拉着雄厚的社会资本甚至外资一起来做。只要把这个事情做好,便会产生一系列的正面效应。

现在全国的市场主体数量接近7000万个,大量的中小微企业产能中哪些是落后产能,政府没有精力一一甄别,必须依靠政府维持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在让整个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以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解决去除落后产能的问题。这是最重要的去产能的主导机制。

用好政策杠杆去库存

“去库存”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业,而房地产业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北上广深”的房地产可谓如火如荼,所以,那里的当务之急是要抓紧组织有效的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并将相互匹配的制度供给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所以,房地产业“去库存”,主要是“去”三四线城市的“库存”。

在这些城市里,最主要的有效供给还不是一般商品住宅,因为他们的支付能力大多还跟不上,而是低价的共有产权房或者是公租房。要在现在的存量基础上提供这样的供给,就一定要使用政策杠杆。这就表明,在房地产业“去库存”方面,在全局“去杠杆”的同时,还必须用“政策性加杠杆”的方式解决问题。

降低制度性成本

很显然,从企业角度来说,只要是由他们自己可以降低的成本,政府就不用太操心。只要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就会千方百计把事情做到极致。

从政府角度来说,真正需要发力的方面是降低制度性成本。在制度性成本里,税收方面已经实行了一系列的减免措施,但税收之外的成本,比如各种各样的行政性收费,以及社保体系中的“五险一金”,还有降低空间,更有降低的必要。比如开办一个企业要盖几十个公章,做许多打点,这都是隐性成本,这种成本的降低,绝不是减税措施能覆盖的,一定要综合配套改革才能解决,我们要抓住这个实质。

对症下药“补短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提高,在“补短板”方面的原则是非常鲜明的,它一定是要解决结构问题,但要解决结构问题,必须具体分析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方案,绝对没有一个拿来就可以套用的“补短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这就是供给管理明显区别于需求管理的特点所在。需求管理是一种非常清晰的指标单一、政府以调控作反周期操作的模式,而供给管理、供给侧的补短板,特别强调的是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行业制宜,一定要有特定的高水平解决方案,这是必须面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

猜你喜欢
制度性发力结构性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人大发力 让“执行难”不再难
这12件事,十九大将全面发力
瞄准“房子不是用来炒的”发力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关于结构性改革一二三
学校共同体:制度性的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