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助地方扶贫

2017-04-24 18:54彭薪岳彩凤
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农区培训中心农业产业

彭薪++岳彩凤

日前,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农業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优秀人才的支撑,特别是作为未来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刻不容缓。对此,《经济》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银香伟业集团董事长王银香。

2017年1月29日,农业部发布了《“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要超过2000万人。《规划》还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王银香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还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次问题。同时,对很多农区来说,培养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还是助力地方脱贫的有效手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最好方式就是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因此,培训中心的教育方式不同于一般的校园教育,而是要深入农区的产业一线。

农区的企业发展模式必须涵盖“有机共生经济模式”,包括有机产业链、环保、科技、教育、农村社区五大支柱共生发展的理念,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实现。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需要地区具备养殖、种植、农副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产业形势较成熟、且规模效益较好的区域环境。农牧产业基础基本能够满足所有培训人员的需求,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技术技能实践平台。

王银香认为,通过校企联合共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科研创新、农业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通过培训中心的建设,还可以普及现代农业中所蕴含的生态、循环、科技等理念,带动区域内的农业产业进步。

鲁西南地区既是传统农区,也是山东省脱贫工作的重点地区,实现连片脱贫离不开农业的创新发展。产业扶贫因为具有长效性而被很多地方采用,但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优质的人才。通过培训中心的培训,给贫困农民一技之长,加强农民的投资经营观念,输出急需的综合型专业化人才,对于当地的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王银香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不如造血。对于扶贫工作来说,脱贫不是终点,还要为他们做好长远打算,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在农业产业的一线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不仅可以更好地培养实践型的专业化人才,还能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业产业形象,吸引更多人才回流,增加“三农”发展的活力。

猜你喜欢
农区培训中心农业产业
首都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森浦上海展示培训中心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北京市劳保所培训中心
西藏农区奶牛乳房炎的抽查报告
巴彦淖尔市农区饲养巴美肉羊技术
实现农区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