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7-04-24 00:07李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利培酮精神障碍

李巍

【摘要】 目的 对比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氟哌啶醇与利培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治療,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对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精神抑郁、认知能力以及精神障碍程度进行评价, 同时比较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分分量表(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PANSS评分及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HAMD评分及UPDR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氟哌啶醇治疗对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障碍以及认知能力改善较利培酮有显著的优势。

【关键词】 老年帕金森;精神障碍;利培酮;氟哌啶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6.046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elderly Parkinson'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treated with risperidone and haloperidol. Methods A total of 100 elderly Parkinson'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haloperidol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isperidone for treatment. Evaluation were made on movement function, deprementia, cognitiv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 degre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occurrence of drug adverse reactions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better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 score, mini-mental state evaluation (MMSE) scor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score,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 (UPDRS) score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PANSS score and MMSE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AMD and UPDRS scor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12.0%,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18.0%,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haloperidol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mental disorders and cognitive ability improvement than risperid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rkinson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patients.

【Key words】 Elderly Parkinson's disease; Mental disorders; Risperidone; Haloperidol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是一种进行性老年疾病, 其致病机理因尚得不到确定, 以静止性震颤、姿势反射减少及始动困难作为其主要临床特征, 临床上又称之为震颤麻痹[1]。本研究意在探究治疗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的有效药物, 通过两种药物的对比观察研究证明治疗该疾病的临床效果, 现将长期治疗过程以及跟踪回访结果做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探究受试人群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0例。其中, 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60岁, 平均年龄(73.57±4.36)岁;病程最短1年, 最长16年, 平均病程(6.22±3.2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 年龄最大84岁, 最小64岁, 平均年龄(72.96±4.67)岁;病程最短9个月, 最长15年, 平均病程(6.19±2.9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予以利培酮治疗, 利培酮片(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B14200380233, 国药准字H20052330), 口服药物,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1次/d 或2次/d。开始服用时1 mg/次, 在治疗5~7 d后给予2~4 mg/d, 治疗10 d以后如病情好转可加量至6 mg/d, 2~6 mg/d为最佳疗效剂量, 单日用药量勿超过10 mg。

1. 2. 2 观察组 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治疗, 氟哌啶醇片(宁波大红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批号C14200011317, 国药准字H33020585), 口服药物,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2次/d 或3次/d, 用量4 mg/次。在治疗5~7 d后给予20~40 mg/d, 单日用量勿超过50 mg。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障碍程度、认知能力、精神抑郁、运动功能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判断标准 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精神障碍程度、认知能力、精神抑郁、运动功能分别用PANSS评分、MMSE评分、HAMD评分以及UPDRS评分进行专业评定[2];不良反应通过询问患者家属或医生诊断进行判断, 分为睡眠增多、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唾液过多。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障碍程度、认知能力、精神抑郁、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MMSE评分、HAMD评分、UPDR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MMSE评分、HAMD评分、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PANSS评分及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HAMD评分及UPDR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睡眠增多2例、食欲下降2例、精神不振1例、唾液过多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发生睡眠增多2例、食欲下降3例、精神不振2例、唾液过多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相关研究称, 帕金森病致病机理与路易小体的形成及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有重要联系。患者患病期间会出现精神障碍、运动机能缺失、妄想症等[3-6]。其中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对患者以及家庭有着严重的危害。目前市面上治疗精神障碍的药物众多, 患者在药物选择上常出现困惑[4, 7-10]。利培酮主要为多巴胺(DA)与5-羟色胺(5-HT)受体的平衡阻滞剂, 能够显著改善帕金森症合并精神障碍的精神症状, 氟哌啶醇是丁酰苯类药物, 通过对脑内的多巴胺受体进行阻断对妄想症、精神及意识障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5, 11-13]。氟哌啶醇直接作用于大脑多巴胺受体对意识与精神障碍的治疗优于利培酮。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MMSE评分、HAMD评分、UPDRS评分比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MMSE评分、HAMD评分、UP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PANSS评分及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HAMD评分及UPDRS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睡眠增多2例、食欲下降2例、精神不振1例、唾液过多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发生睡眠增多2例、食欲下降3例、精神不振2例、唾液过多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两种药物均有良好的疗效, 运用氟哌啶醇治疗对患有帕金森合并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的精神障碍以及认知能力改善较利培酮有显著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孙辉. 氟哌啶醇联合利培酮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1):121-122.

[2] 李艳, 张敏, 张立娟, 等.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帕金森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对比分析.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5, 19(2):8-11.

[3] 肖逸丽, 王汉光, 高镇松, 等. 213例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6, 36(11):930-932.

[4] 王君, 苏明杰, 赵晓彦, 等. 365例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药物警戒, 2015, 12(9):560-563.

[5] 朱建忠, 梁颖茵, 朱荣兰, 等. 利培酮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吉林医学, 2010, 31(22):3670-3672.

[6] 费伟民, 程鎏, 王玉梅, 等. 利培酮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精神医学杂志, 2002, 15(4):203-205.

[7] 傅美晶, 周晓明, 富玲凤.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3(17):2160.

[8] 唐毓鸿. 血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33):208-209.

[9] 张霞.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疗效比较. 四川精神卫生, 2001, 14(3):172.

[10] 陈晓玲.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有精神障碍的对照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4):228-229.

[11] 戴兴海, 周荣山. 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 14(3):159-160.

[12] 白丽莉, 陈铁光, 周宝林. 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病理性行为对照研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 20(3):192-193.

[13] 陈贻华, 陈冰容, 黄海峰, 等. 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 海南医学, 2009, 20(4):36-38.

[收稿日期:2016-12-21]

猜你喜欢
利培酮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探路
影响妇产科产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及心理护理的应对措施探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80例临床疗效观察
四川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利培酮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情感障碍的改善作用分析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价值比较
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对双相躁狂发作的对照研究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