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祁门红茶产区生态高效茶园的建设

2017-04-25 17:57戴筱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3期

戴筱明

摘 要:该文通过总结归纳祁门县域内生态高效茶园基地建设的做法,提出了规划建设的意见和要求。主要包括:茶园道路网设置茶园水利系统设置、园林垦辟及茶园树种植等。

关键词:祁门红茶;茶园建设;生态高效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2-03-0029-02

祁门县是祁门红茶的核心产区,被誉为“中国红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11 667hm2,茶叶年产量6 800t,产值7亿元。祁门茶叶的栽培历史可上溯至秦汉时代,但大面积栽培于20世纪50~60年代和70~80年代。现有茶园基本都是开山种植,茶园面积大小不一、高低不平,茶园道路、排灌系统设计不尽合理,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茶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管理成本高,制约了祁门红茶产业升级和茶农增收。近年来,部分红茶企业和合作社在建设生态高效茶园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生态高效茶园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1 茶园选址与规划要求

园地的选择应符合农业部NY/T 5018-2015茶叶生产技术规程。结合祁门县“祁红+”和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山区茶园规划与建设以水土保持为核心,重点规划建设山、水、林、路,在园区周边营造防护林、防风林,在水沟、水渠、道路及茶园中种植桂花等观赏树或遮阴树,美化茶区生态环境。向茶园园林化、生态化、良种化、机械化和管理标准化方向发展。

2 茶园道路网设置

根据茶园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合理设置主干道、支道、生产道和地头道。

2.1 主干道 茶园面积50hm2以上,要设主干道。主干道可成“S”形盘山而设,要贯穿整个作业区,道路宽2~4m,纵向坡度小于6°,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m,可供汽车、拖拉机行驶。

2.2 支道 作为茶园划片的界线,可供小型机具行驶,宽1.5~2m,每隔300~400m设置一条,与茶行平行。

2.3 生产道 采茶人员作业和管理茶园时使用。路宽1.2~1.5m,每隔50~80m设置一条,与茶行垂直或为一定角度。

2.4 地头道或会车道 供大型作业机、汽车调头和会车,在茶行两端或主干道每隔500~1 000m而设,宽8~10m。

3 茶园水利系统设置

科学规划设置沟、渠、塘、池、库及机埠等水利设施,做到沟渠相通,渠塘相连,满足茶园保水、供水和排水的要求。有条件的还可建立茶园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3.1 蓄排水沟 沟渠系统在平地或低洼茶园以排水为主,坡地及梯级茶园以蓄水为主,做到“平地或低洼茶园不渍水,坡地、梯级茶园中、小雨水不出园,大雨、暴雨雨水不冲园,遇旱需水水进园”。

3.2 隔离沟 在茶园与林地、荒地及其他耕地交界处设与塘、池、水库相通的隔离沟,防止大、暴雨时园外洪水冲刷茶园,并带入枯枝、树根等侵入园中。

3.3 横水沟 主要拦截茶园内部水流,减缓径流,截留表土。梯形茶园,在修梯时每梯内侧应开横水沟,一般沟宽30~40cm,深20~30cm。坡地茶园应以山腰为中线,向上向下按一定距离设置横水沟,形成水利网。

3.4 纵水沟 纵水沟主要是排除园内多余的水分。设在各片茶园之间、道路两旁,或地形特低的集水线处,与截洪沟、隔离沟、横水沟相连接,通常宽40~50cm、沟深20~30cm。

3.5 节水灌溉系统 有条件的茶园可建设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这样可以提高茶园的抗旱能力,提升茶叶品质、产量,增加茶园效益。

3.6 蓄水池 在有水源的茶园上部田林交界处的空旷地上建设蓄水池,以满足茶园灌溉、施肥、病虫防治等用水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4 园地垦辟

主要任务是清园,整理地形,深翻熟化土壤,为栽种茶苗及茶树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4.1 平地及缓坡地的开垦 平地及15°以内的缓坡地茶园,根据道路、水沟等分段进行,沿等高线横向开垦,使坡面相对一致。

4.2 陡坡梯级开垦 坡度在15~25°的山地,地形起伏较大,应测量划出等高线后,再开成水平梯级茶园,茶行长度50~80m,梯面宽度最小1.5m,种植双行茶树的为3m左右,梯壁高度一般不超过1.6m,梯壁斜度60°左右。

4.3 生荒坡地开垦 分初垦和复垦2次进行。初垦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其中以夏、冬为好。初垦深度50cm左右,深翻后不要碎土,以利蓄水和风化,同时除净杂草、树根、宿根。在种植前进行1次复垦,进一步清理、平整地面,复垦深度30~40cm。

4.4 熟地 一般只进行复垦。如果前期作物是茶树,要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土壤消毒。

5 茶树种植

5.1 整地与施底肥 平整地面,按单、双行栽植行距的要求,开40cm×40cm种植沟,沟底挖松,按层分施底肥,层层覆土,表土移回,加深活土层,为茶树根系扩展和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如每hm2沟底均匀铺草或作物秸秆1.5万kg,覆土,距地面20~25cm,施农家肥22 500~37 500kg/hm2或菜籽饼肥3 00~4 500kg/hm2,磷、钾肥各450~750kg/hm2,再覆盖表土至高于地面5~10cm。经过1—2月的腐解,土壤下沉后再整地,栽植茶樹。

5.2 茶苗移栽 茶苗符合《茶树种苗GB11767-2003》标准,适合本地生长的良种茶苗,如安徽1号、安徽3号、杨树林781、杨树林783、红旗1号等。茶树栽植时间宜选择10月下旬至11月初冬栽或2月底3月初春栽为宜。茶苗栽植应合理密植,单行栽植(每穴2株)以行株距1.5m×0.33m为宜;双行栽植(每穴2株)以大行距1.5m,小行距和株距均为0.33m为宜,小行与株距按品字形栽植。栽植茶苗时,根部不能直接与底肥接触,应在底肥基础上,用表土回填5cm以上后才能作为茶苗栽培层。

6 定植后茶园管理

6.1 抗旱、防冻管理 新栽茶苗对水分要求特别严格,旱时需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防止渍害。此外,增施基肥、培土雍根、茶园灌水等对预防冻害,也有很好地效果。

6.2 间作除草、施肥 茶苗栽植后,在距茶苗15~20cm处可间作绿肥或浅根经济作物,增加茶农收益,同时,对茶苗起遮阴作用。发生杂草时要浅耕除草,不能伤及茶苗根部,一般在栽植后至4月底前进行第一次除草;6月底至8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浅耕除草。浅耕后淋施有机肥。施肥方法一般在距茶苗13~15cm的地方,挖7~10cm深的穴,浇上半瓢有机肥水,随即覆盖。

6.3 修剪与防虫防病 当移栽茶苗高达30cm,茎粗3mm以上时,在离地面15~25cm处留1~2个较强分枝,剪去顶端新梢;1a后,距第一次剪口上提15~20cm,剪去上部枝梢;第三年,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15cm剪除上部枝梢和根茎及树蓬下的下垂枝和弱枝,同时,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药防治等手段做好病虫害防治。

6.4 补植缺苗 新建茶园,一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株,须在建园1~2a内补植同品种、同龄茶树苗。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