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分析

2017-04-25 08:30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
电器工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吉瓦组件出口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

2016年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分析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

光伏行业出口路线基本遵循“三年看欧美、三年看国内、三年看拉非”三步走阶段:2014年之前主要出口欧美市场,2014~2017年这三年侧重在开拓国内市场,而2017~2020年,企业应更多地去关注新兴市场。

一、我国光伏产品进出口概况

2016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额22.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4%,进口数量14.1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0.64%,平均进口价格15.81美元/千克;硅片出口28.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40.17%,出口数量36.28亿片,大幅增长54.41%;电池片出口8.33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出口数量约3.78吉瓦,同比增长29.86%;

2016多晶硅进口情况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关税影响较大。2014年,商务部对进口美国、韩国的多晶硅征收关税,其组件出口108.4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16.1%,出口数量约24吉瓦,同比下降6.78%。

2016年我国多晶硅进口数据统计

近五年来我国光伏电池行业经历了自2011年起国际主要市场“双反”等贸易摩擦案件限制后,国际贸易发展进入瓶颈期。2014年开始受到国内市场拉动和国外市场需求回暖影响,行业发展触底反弹,国内生产技术水中韩国征收的关税较低,使韩国进口多晶硅的数量大幅增加,韩国凭借低税率冲击了国内的多晶硅市场。仅从韩国平、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原材料供给充足,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摆脱了原材料和消纳市场“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但传统和新兴国际市场的出口局面依然难以有效增长,贸易摩擦案件频发,产业转移第三国势头明显,竞争进一步加剧,造成了国内市场“一头热”,太阳能组件产品对国际市场出口大幅下降。进口的多晶硅,在进口额就占了全部进口额的46.08%,而进口数量占比接近一半。

2016年硅片出口总值28亿美金,出口36亿片,平均出口价格在0.8美金/片左右,主要出口国家为东南亚市场,供给于中国光伏企业在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第三国电池片和组件产能需要。

2016年我国光伏电池片出口数据统计

2016年,我国电池片出口额超过8亿美元,同比增长19.04%,累计数量约3.78吉瓦,同比增长近30%,半数以上出口份额为印度、韩国、日本等东南亚组件产地国。

组件方面,月均出口数量2吉瓦左右。亚洲占据我国组件出口数60%,欧洲和北美洲分别占据12%和13%左右。受到国内“6.30”抢装影响,去年三季度开始,出口组件大幅下降,国内外市场均进入“寒冬”。由于欧盟价格承诺、美国双反案件的影响,我国光伏企业产业布局扩展到东南亚的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地,从第三国大量出口欧美,由于第三国出口并无关税,企业纷纷压价竞争,部分第三国设厂的企业以贴近成本价从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出口欧盟和美国市场,导致我国境内出口的光伏组件产品竞争力大幅下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下降。国内主要出口组件企业集中在天合、晶科、阿特斯、韩华和晶澳五家企业,出口份额合计占比超过40%,而全球前十家光伏制造企业中,我国占据超过8席,进入“寡头游戏”阶段。

2016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数据统计

2016年我国光伏逆变器出口数据统计

前五家企业占我国出口份额

从出口统计上看,我国逆变器在2016年出口超过10亿美元,数量超过2千万台,受海外光伏市场总体需求萎靡影响,出口金额和数量分别同比大幅下降12.68%和23.23%。华为、阳光电源、锦浪新能源、固德威等企业为我国逆变器出口主要企业。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电站等发电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出口与我国光伏组件的出口市场和增降幅有一定的协同性,欧美市场仍是主要出口市场,但出口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态势较好。

从2016年全球主要市场进口份额来看,我国占据美国光伏电池类产品的市场份额约21%,占据日本进口份额约63%。土耳其从去年6月1日发起了倾销调查,企业为避免后续高关税惩罚,出口激增,占土耳其进口份额约74%。客观上看,我国光伏产品已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从欧洲光伏协会数据显示,我国组件已占据全球45%的市场份额。

二、国际市场结构

受国内“6.30”补贴政策以及电价将逐步下调政策影响,国内市场2016年上半年出现抢装热潮,影响光伏组件(最主要的光伏出口产品)出口较为明显。从出口区域分析,出口传统市场日本、印度和美国三国份额较大,而对欧洲市场出口却持续大幅下滑;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增幅明显。

2016年欧洲市场新增安装量为6.5~6.9吉瓦,同比下降20%,主要由英国、德国、法国、土耳其等市场驱动。目前占到全球总市场份额的不到10%;日本市场增长放缓,仅新增了8.6吉瓦,而该市场在2014年的增长为10.8吉瓦。市场增长预期会出现进一步放缓,以现有项目储备来看,预计在2017年新增安装量为7.5~8.5吉瓦。

日本市场也是我国主要出口的大市场,前三年占了我国出口贸易份额的约三分之一。但是从2014年开始,我国对日本的出口量在逐步下降。原因在于,第一,因为日本市场需求在不断下降,毕竟日本土地资源匮乏,光伏产业又是一次电力消费,在装机占据了一定土地和屋顶面积后不可能短期更换;第二,日本的光伏补贴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补贴逐步下调,已不可能像过往三年一样持续大力地发展光伏。

印度市场在2016年实现了4.5~5吉瓦的安装量,同比2015年的2吉瓦大幅上涨。2017年预期市场增长量较大,约为8~9吉瓦。印度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光伏总装机100吉瓦,而目前光伏总装机不到6吉瓦,因此印度市场很大。但同时印度又是一个“有量无价”的市场。在去年11月的印度太阳能展会上,已经有国内光伏企业将组件价格报到0.3美金/瓦,基本贴近成本价,面对这样低的价格,企业只能是出货而放弃利润。在这种微利贸易的情况下,印度市场只可走量而不能赚钱,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且面临印度市场贸易摩擦案件“复燃”的风险很大。

新兴市场在2016年内共实现7吉瓦的新增安装量,其中主要来自美洲和亚洲市场,同时,中东和非洲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其他新兴市场例如巴基斯坦、土耳其、智利、墨西哥等,这些新兴市场是国内光伏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以巴西、智利、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市场将成为新增长点。巴西、智利等这一些市场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从出口的数据来看,出口到新兴市场包括传统市场,50~100瓦左右的小组件市场其出口量比例非常大,可以看出新兴市场里民用光伏系统需求较大。非洲及太平洋、加勒比岛国光伏应用产品将增加。例如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国,光照资源良好,电网无法覆盖众多岛国,多数岛国区域仅靠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其居民户用系统也是重点需求方向,企业竞争相对不够充分,尤其是做太阳能路灯、户用光伏系统这类产品的附加值更高,比单纯出口组件生意要好很多。

综上来看,光伏行业出口路线基本遵循“三年看欧美、三年看国内、三年看拉非”三步走阶段:2014年之前主要出口欧美市场,2014~2017年这三年侧重在开拓国内市场,而2017~2020年,企业应更多地去关注新兴市场。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这些市场目前并未占据较大的份额,但未来几年增长空间非常大。国内企业在面临市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势必要开拓新兴市场,包括“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现老旧电网改造等,将给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造极大的机会。

三、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主要问题

(一)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火热但仍有障碍

当前我国一半左右的光伏电池产品用于出口,对外市场集中度和依存度相对较高。就目前国内光伏市场发展情况看,虽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提振光伏行业,但现实仍存困难,融资难、建设成本高、产权纠纷、投资回收期长、并网难、补贴拖欠、弃光限电、土地性质及税费等问题仍亟待解决,国内中东部分布式发电2017年将处于爆发阶段,但清洁能源环保理念尚不能一时贯彻到拥有大量屋顶资源的实体制造企业,产权纠纷、资金来源、补贴可持续性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二)出口市场结构未稳定,新兴市场存摩擦风险

近年,我国光伏出口频遭贸易摩擦,对欧美传统市场出口受阻,2013年,印度、澳大利亚也陆续发起贸易救济案件。2014年初,美国第二次对我太阳能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出口加拿大光伏产品也有双反案件影响,当前整体看出口市场结构仍未稳定。2013年以来,日本、印度等新兴市场兴起,国内产品转口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规避贸易限制问题,以及土耳其市场出台对华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等情况,仍将是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所在。我国部分光伏企业在新兴市场(印度、澳大利亚)低价销售的苗头已显现,应谨防该类市场贸易保护主义苗头和贸易摩擦案件死灰复燃。此外,最近我国驻孟加拉使馆经商参处消息称,孟加拉成立了本土光伏制造业协会,拟发起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关税的贸易摩擦案件。

(三)行业扩产明显,产能过剩苗头显现

我国光伏电池产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河北、上海、浙江等沿海一带。据海关统计,2016年太阳能电池产品出口额超过100万美金的企业数仍超过300家,一些上年因资金短缺而濒临倒闭的小型光伏企业在国内形势一片大好、订单超负荷的刺激下,通过代工等方式扭亏为盈,陆续重新开始挤占国内和国际市场。国内主要龙头光伏制造企业陆续在国内外扩产,仅前十家企业新增的产能累计超过10吉瓦,极易在国内外市场行情出现较大变化情况下出现供需失衡。行业进入由市场主导形成的调整期和整合期,此背景下,规范行业的出口秩序及相关标准、行业自律守则亟待设立。

四、相关应对建议

(一)实现国内市场和海外建厂双轨制发展

通过加大力度启动国内市场,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引起的整体需求不足。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完善提振光伏产业内需的实施细则,确保国内市场合理有序的建立和打开。此外,为光伏企业参与国内项目建立交流、合作机制,如在流通业领域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光伏企业在加速拓展新兴市场的同时,积极实施产业全球布局计划,通过海外投资设厂、海外企业并购等方式,采取本土化生产战略,推动国际光伏贸易格局加快演进。

(二)多举措助力拓展新兴市场

当前全球对新能源产业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由政策支持“新生”的市场增多。建议我国驻外使领馆、商协会等密切关注国外政策和市场竞争环境动向,为企业提供新兴市场最新动态资讯;通过对外援助项目,支持我国光伏企业拓展新兴市场;金融机构为光伏企业量身定制产品,助其开拓新兴市场提供金融、信保等支持。

(三)推广出口市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在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商协会及应诉企业的“四体联动”机制下,通过法律抗辩、政府交涉、业界合作等方法,积极应对国外贸易救济调查取得良好成效。建议以此机制为依托,吸取过往案件经验,打造权威的《全球光伏指数》,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建立全球光伏新兴市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

(四)推动优质光伏企业和产品“走出去”

由相关行业组织委托“国家级光伏检验检测实验室”和相关权威光伏认证机构,由行业企业自发形成《光伏电池产品出口规范条件》和《中国光伏电池优质供应商名录》。重视对光伏行业关键装备、专用材料的分析和研制研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建立“光伏认证中心”推动出口产品强制认证和国际互认,提供国际一流检测水平和相关绿色认证,推动我国光伏绿色认证国际化。通过行业指导认证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办法,推动优胜劣汰,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出口秩序,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合理的出口企业数量。可以引导行业向技术先进、品牌建设、综合管理水平高的方向发展,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五)综合施策加快行业整合

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需求、产业供需平衡、上下游协调等因素,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优化布局以及开发利用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营造出重品牌、重产品质量的企业更能迅速发展的合理政策环境。

猜你喜欢
吉瓦组件出口
IAEA发布核电发展预测报告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光伏电站组件诊断中的应用
新型碎边剪刀盘组件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德国:可再生能源产能全球第三
意大利:明确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风起新一代光伏组件膜层:SSG纳米自清洁膜层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