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彩椒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7-04-26 20:37丁卓梁增文李金玲胡永军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6年7期
关键词:彩椒整枝砧木

丁卓+梁增文+李金玲+胡永军

几年,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山东省寿光市日光温室彩椒(图1)栽培面积迅速扩大。本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嫁接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地归纳总结了日光温室彩椒绿色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茬口安排

常见茬口为早春茬和秋冬茬。早春茬,一般在1月上中旬~2月上旬移栽,6月~7月拉秧清棚;秋冬茬,一般8月中旬~9月上中旬移栽,翌年5月底6月初拉秧清棚。

品种选择

应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对病虫害具有抗性和耐性、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彩椒品种,如‘世纪红‘瓦尔特‘紫贵人和‘白公主(图2~5)。

嫁接育苗

砧木选择

选用嫁接亲和力强、与接穗共生性好,且抗各种彩椒根部病害(如疫霉根腐病、枯萎病),对接穗果实品质无影响,符合市场需求的砧木品种。目前常用彩椒砧木为布野丁,该品种对彩椒“死棵”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种子处理

播种前,砧木和接穗种子应选择天然物质消毒和温汤浸种技术,进行种子筛选和消毒处理。常见的天然物质消毒包括木醋液、石灰水等。播种前可将砧木和接穗种子用木醋液300倍液浸泡4 h,或石灰水200倍液浸泡2 h。

嫁接方法

一般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

苗床管理

嫁接前,育苗室內白天温度维持在24~30℃,夜间16~18℃。接穗子叶展平后逐渐降低温度,白天20~25℃,夜间16~18℃。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75%。

嫁接后,前6~7天昼温23~26℃,夜温20~22℃,3天内不宜放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95%,3天后,逐渐增加通风换气时间和换气量。7天后伤口愈合,嫁接苗转入正常管理,昼温25~30℃,夜温16~18℃,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嫁接苗出圃前喷施一遍寡糖植物免疫诱导剂500倍液、S-诱抗素350倍液,提高秧苗免疫力。

壮苗指标

株高10~12 cm,茎粗0.3~0.4 cm,叶片4叶1心。叶片浓绿,子叶完好无损,无病虫害,根系将基质紧紧缠绕,形成“抱团”,从穴盘中拨起时不出现散坨现象。

定植前准备

高温闷棚

用于彩椒生产的日光温室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上旬利用太阳能进行1次高温闷棚。具体操作方法为:清除上茬作物后,每667 m2均匀撒施鲜鸡粪1000~2000 kg、作物秸秆2500~3000 kg,

深翻土层25~40 cm,整平做畦;浇水使土壤相对湿度达85%~100%;覆盖地膜,封闭棚膜25~30天。

棚室消毒

不宜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闷棚的种植茬口,定植前应进行棚室消毒,优先选用物理或天然物质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物质可采用高锰酸钾100倍液或木醋液50倍液。也可选用福尔马林500倍液喷施1~1.5 kg/667m2,闭棚一昼夜,放风7~10天后定植。

整地

土壤应疏松,土壤颗粒小而均匀。起垄或小高畦,结合整地施入基肥。

定植

定植时期

早春茬1月上中旬~2月上旬;秋冬茬8月中旬~9月上中旬。

定植方法

采用大小行栽培,覆盖地膜。根据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及栽培习惯,每667 m2定植2000~2400株。

田间管理

环境调控

温度

定植后缓苗前昼温28~30℃,缓苗后降至昼温25~28℃,夜温18~20℃;开花坐果期和结果期昼温25~30℃,夜温15℃以上。

光照

选择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低温季节保持膜面清洁,白天揭开保温覆盖物。夏秋高温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

空气湿度

采用行间铺草、滴灌或膜下浇水、放风、温度调控等措施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白天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不大于75%,夜间不大于85%。

灌水

应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渗灌、微喷灌等,杜绝大水漫灌。

定植后及时浇水,3~5天后浇缓苗水。缓苗之后,一般不再浇水,待第2层果坐住时再开始浇水。低温季节不浇明水,土壤相对湿度60%~70%,高温季节70%~80%。

施肥

施肥原则

根据彩椒品种、养分需求和土壤肥力,调配营养元素平衡。施肥应注重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基肥和追肥结合,在保证氮、磷、钾养分投入的同时,补充钙、镁、硼、锌等中微量元素肥,优先推荐使用缓释、缓效肥料及沼渣、沼液。

施肥方法

基肥:全部有机肥和钙、镁、硫、硼、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氮肥为总施入量的50%,磷肥为总施入量的90%,钾肥为总施入量的50%。有机肥和与化学肥料混合均匀,撒施地面,结合整地,深翻25~30 cm。

追肥:氮肥为总施入量的50%,磷肥为总施入量的10%,钾肥为总施入量的50%。穴施、随水冲施或叶面喷施。

施肥数量

每667 m2土地的施肥量为:商品有机肥1400~1600 kg,或农家肥9~10 m3;氮肥22~25 kg,

磷肥12~14 kg,钾肥29~34 kg;

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施硫酸锌1~2 kg、硼砂0.5~

1 kg。土壤肥力高的施肥量取下限,土壤肥力低的取上限。

追肥时期

彩椒第一层果膨大期开始追肥,结合灌溉将肥料施入,一般10~20天追肥1次。

植株调整

吊架

用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碳酸酯类材料的吊绳吊架。

整枝

双干循环整枝法进行整枝。去掉门椒后,仅使植株保留2个生长势比较旺盛的主干枝条,在每一主茎次生枝分枝处均保留1个果实,果后留2片叶摘心,果实采摘后在距主干0.2~

0.6 cm处用剪刀把该次生枝分枝结果枝剪断,促使其基部潜伏芽萌发并结果。每条主干长到1.6~1.8 m时打顶。采用双干循环整枝法栽培彩椒,667 m2产量达12000 kg以上,比常规整枝增产30%以上。同时,采用循环整枝法栽培彩椒,植株不分大小茬,能不断摘心,不断结果,产品均衡供应,实现彩椒高效栽培。

疏果

应适当疏果,并及时摘除畸形果。

病虫害防治

在日常管理上必须提前预防,综合施治。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叶面喷施钙肥、硅肥等营养元素增强彩椒的抗病虫能力;通风口处应设置好防虫网,以防粉虱等飞入;及时清除棚外杂草等虫害繁殖场所。

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用2%氨基寡糖素AS 1000倍液,或1%武夷菌素AS 150~200倍液,或50%嘧菌酯WP 3000倍液,或40%嘧霉胺WP 800~1200倍,或25%阿米西达SC 1500~

2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每667 m2采用10%腐霉利FU 250~275 g,关闭温室通风口,熏蒸防治。

菌核病

发病初期,可用0.4%低聚糖素AS 300 ~500倍液,或25%咪鲜胺EC 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WP 1000倍液,50%异菌脲WP 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选择每667 m2施10%腐霉利FU 250~275 g,关闭温室通风口,熏蒸防治

疫病

发病初期,可用18.7%的烯酰·吡唑酯WG 600~800倍液,或72%霜脲氰锰锌WP 600~800倍液,或69%烯酰吗啉锰锌WP 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 800~10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WG 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炭疽病

发病初期,可用25%咪鲜胺EC 1000~15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WP 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WG 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根腐病

植后用3亿cfu/g哈茨木霉菌WP 3000倍液灌根;发病初期,选用喹啉酮SC 300倍液,或50%苯菌灵WP 15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800倍液,或40%混杀硫SC 500倍液灌根。

细菌性叶斑病、软腐病、疮痂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78%硝基腐殖酸铜WP 6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WP 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病毒病

发病初期,用2%氨基寡糖素AS 10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AS 250~300倍液,或0.5%香菇多糖AS 500~6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铜WP 500倍液,或5%菌毒清AS 200~300倍液,喷雾防治。

蚜虫、粉虱

每667 m2悬挂30~40块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发现粉虱成虫时,开始放丽蚜小蜂。一般每667 m2放蜂1万头;粉虱成虫超过6头/株时,可用化学农药喷雾,7天后再悬挂蜂卡;用6%烟百素AS 500~750倍液,或10%吡虫啉WP 2800倍液,或25%噻虫嗪WG 1500~2000倍液,或40%噻嗪酮WP 1000倍液喷雾防治。在产卵盛期至幼虫孵化初期,可用50%灭蝇胺WP 2500~3500倍液,或10%吡虫啉WP 1000倍液喷雾防治。

蓟马

每667 m2悬挂30~40块蓝板诱杀蓟马等害虫;释放胡瓜钝绥螨(Amblyseius cucumeris),防治蓟马,每株释放20~30头;选用2.5%多杀霉素SC 800~1000倍液,或20%复方浏阳霉素EC1000倍液,或10%吡虫啉WP 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茶黄螨、红蜘蛛

可选用15%哒螨酮WP 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WP 2000倍液,或73%炔螨特EC 1000倍液,或25%灭螨猛WP 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

彩椒果实完全膨大,果皮转色完成后分次采摘。采收前1~2天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分级包装上市。

猜你喜欢
彩椒整枝砧木
甜瓜不同整枝方式对产量与效益的影响
彩椒
无骨烤鸡翅
金琥仙人球的繁殖方法
厨余废弃物绽放新生命
烟台地区番茄嫁接育苗技术要点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整枝方式对甜瓜开花习性的影响
设施番茄整枝技术
枣树实用嫁接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