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积累写中创新评改中发展

2017-04-26 08:39冯俊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6期
关键词:习作课文文章

冯俊慧

摘要:作文教学耗时低效,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这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兴趣处于不稳定状态,关键在于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教师要启发学生作文的愿望”。作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缺乏材料积累,何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学生缺乏积极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何习得表达的手段、形式与内容的协和统一;教师不足够重视作文的评改,学生又缺乏自改作文的能力,这怎能巩固作文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就要在“积累”“创新”“发展”三个主要环节上狠下功夫。

关键词:作文教学积累创新发展

一、读中积累

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及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纲”也指出:“习作教学是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这就明示了习作方法的指导应落实在阅读教学上。

(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等合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描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读读。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在阅读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请他们谈谈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在他们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与学生一起探究文章的层次,最后指导学生学习文章是怎样遣词造句,以及其他的表现手法。

(二)教给阅读方法,使学生会读

1.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甚微。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堪称学生习作的楷模。每一篇文章中总有新词新语出现,局势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十分重视指导学生去鉴赏品味,将这些优美精彩的词句片断摘抄下来,广撷博采,熟读成诵,融会贯通。这样日积月累,强化了学生对语汇的记忆储存,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逐渐变成了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在自己写作时便会自然涌于笔端。

2.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学生在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划。根据自己阅读兴趣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就为写作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3.推荐相关读物,使学生多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学期学习的课文在30篇左右,对学生而言,这个量是很有限的。这跟“大纲”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要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要着眼于课外的补充,这就要求我们要广开门路,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时空,多渠道的为他们创设阅读的机会。

(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如:学习了《卡罗纳》我就提示学生去查阅资料,了解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生平,并推荐学生看《爱的教育》。学完了《全神贯注》之后,向学生推荐《雕塑大师罗丹》等。这样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巩固拓展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2)引导学生阅读与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都存在着差异性,因此要引导学生看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书籍,并倡导他们互相借阅手中的课外读物,互相学习交流。

(3)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在读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如:教过〈〈桂林山水〉〉,学生掌握了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将文章写得真实具体的方法之后,我向学生推荐〈〈美啊,雕塑喷泉〉〉,再指导学生观察某处景物,把它写下来,从而启迪学生习作品格,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二、写中创新

作文教学的创新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生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者、应用者和创造者。除了学习范文进行语言训练外,还必须引导他们将学会的作文本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只有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创造精神,提高他们的素质。

(一)打好创新基础

学生的作文水平要得到巩固和提高,必须在多阅读的基础上多练笔。练笔的形式可不拘一格,可引导学生写观后感、读后感,说明文,也可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创造更多的练习机会。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在习作中出现“辞不达意”,“挤牙膏”等现象,在习作前应指导学生列好提纲。我从三年级开始训练,让学生从作文起步时就养成“想清楚然后再写”的好习惯。学生的提纲越详细,写成整篇就越容易,只要把扼要的一句话化为顺畅的几句话,在需要的连接处,适当用上连接语,就会写成一段话。学生养成了列提纲的习惯,无论发言还是作文就会思路连贯。

(二)开启创新思维

作文指导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给一些限制,运用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作兴趣。

1.同一题材,多向思考。学生的作文是学生思维的反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起初可以多选一些能明显的多角度来阐述的题材,让学生来练習写作。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然后教师把握契机,请学生将真情实感写下来,学生所写的内容丰富多彩。

2.变换主题,新编课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尤其是简短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及意味深长的告诫,学生学习后,心中有许多话要向课文中的角色劝诫,或为课文变换一个新的内容,使其具有新的耐人寻味的意义。如引导学生进行寓言故事新编,课文续写等,学生写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好文章。

3.扩展思维,虚构幻想。想象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能抓住书本上的一些文章引导学生写童话与科幻的文章。比如学习了《陶罐和铁罐》一文后,学生们大胆想象写出了《手指的对话》、《宇宙法官的审判》等一系列的童话故事,篇篇充满童真童趣。我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想象自己是童话科幻故事中的主人公,有着一番超乎寻常的经历,或者自己突然间回到了远古时代等,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写出了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

三、评改中发展

古人说:“三分貌,七分扮”,我想用在作文上就是:“三分文章七分评改”。作文评改是习作的再指导,是习作指导过程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巩固教学成果,提高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能否把握好这一环节,势必直接影响到作文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从教师评改及学生的自改谈几点看法。

(一)在激励评价中感受成功

作为教师,我们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应该细心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真诚而不吝啬的激励学生,让赏识给学生送去快乐,增强信心。我在评改学生作文时,竭力在他们作文的字里行间,睁大眼睛寻找优点,用得好的一个词,写得好的一句话,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如:“这个词用在这里真准确”,“这个句子真美”等等,让学生意识到老师在时时关注着他的细微的进步。对于优秀作文我总是极力赞扬,在全班利用晨读或阅读课进行朗读,通过这种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又增强了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当然在不少同学的作文中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在评语中常常婉转的提出修改建议,以便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二)在自主评改中得到发展

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写,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自主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指点。

首先应倡导学生自读自改,要他们一句一句反复朗读,仔细推敲,修改不通顺,不明白的地方,并检查是否有添字漏字的现象。用这种方法最易于发现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另外让他们进行互读互改,使学生取长补短,互相交流。

其次,教师应在全班的习作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病文”,带领学生依据具体評改的“标准”,即有无新鲜感的句子,是否详略得当,选材是否典型等方面进行评改。

最后发挥小组的优势,在小组成员间互读互评,可以勾画出自己最满意的句子或片断读给小组内的成员听,旨在小组间互相发现,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进一步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实现“课标”中习作目标———“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小组评改能发挥以优带差的优势,促进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发展。

四、对作文教改的展望

我深切期待着作文教学发生根本性的飞跃:乐听心声,爱摅真情,不但发展驾驭母语的高强能力,而且通过作文构建以高尚信念,美好情操和优异品格为核心的人格体系,以文字砌就一个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达到心灵审美的自足、自造、自娱。到那时,小学作文教学的园地一定会:万紫千红春满园!

猜你喜欢
习作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习作展示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