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汉字,助力听障儿童学习汉语拼音

2017-04-26 02:50杨红花
关键词:聋校汉语拼音拼音

【摘要】学好汉语拼音是帮助听障儿童进行语言康复和更好地学习的基本途径。听障儿童由于听觉障碍,学习汉语拼音有着很大的难度,要想使他们学好汉语拼音,必须讲究有效的方法,调动和创造周围的一切资源来帮助他们学习。实践表明在听障儿童的汉语拼音学习过程中巧用汉字,渗透字词教学,能有效帮助他们学好汉语拼音,更有助于语言康复。

【关键词】巧用汉字 汉语拼音

【中图分类号】BI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130-01

汉语拼音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的有效工具,对刚入学的听障儿童来说,汉语拼音教学是为了让他们具有朗读音节的能力,从而为其识字、读词提供基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巧用汉字能助力听障儿童的汉语拼音学习,对聋童以后学习说话、练习口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聋校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

聋校的汉语拼音教学很枯燥也很抽象,除了课文中的插图和抽象的发音图便没什么直观教具。在聋校语文第一册教材中前面四个单元都是的纯粹的拼音教学,也就是说刚入学的听障儿童要用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来学习这些抽象的字母符号,而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没有任何意义,音和形也没有联系,如果仅仅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听障儿童机械地去记忆,就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刚入学的听障儿童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听障儿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汉语拼音?笔者认为在听障儿童的汉语拼音教学中适时适地地渗透相关的字词教学,这对汉语拼音的强化和学习语言是非常有效的,也为听障儿童从入学早期便能进行简单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拼音教学中巧用汉字的途径

(一)科学渗透普校教材

聋校汉语拼音教学教材内容陈旧、简单,普校教材汉语拼音部分优于聋校教材的一点就是识字出现较早,这改进了单调乏味的纯粹的拼音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普校教材的优点,开阔学生视野,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听障儿童学发音和学说话是同时进行的,我们可以针对听障儿童的这一特点选择相关的字词内容同步匹配到聋教材的拼音教学中,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汉字,通过识字反过来巩固拼音,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习内容。

(二)合理选用启蒙读物

启蒙读物是所有孩子都非常喜爱的读本,儿童启蒙读物构图对比强烈、颜色鲜艳,充满童趣,更符合聋童以视觉为主的学习特点;启蒙读物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孩子们的生活很贴近,其句式简短,书中图、音、字紧密结合,形象易懂,易于提高听障儿童的记忆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启蒙读物的系统性比较强。

(三)充分利用阅读空间

教室是听障儿童学习的主要场地,聋校低年级教室的墙壁是学拼音、字词的极佳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室空间资源为听障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拼音和汉字的氛围。根据听障儿童以视觉注意为主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将汉语拼音贴在墙上,让大家随时随地都来学一学;可以在教室墙面布置拼音识字区,买来或者制作大量的图文结合的拼音卡片、识字卡片、教具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定期的更换;让学生给自己的名字、学习用品标上拼音、字词,给教室的物品贴上“标签”;还可以对拼音教学的内容加以补充和延伸,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在一定的情境中出示简单的短句置于教室醒目位置供他们识记、积累。

三、拼音教学中巧用汉字的方法

(一)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识字

聋校语文教材拼音教学的模式都是字母、四声、音节、插图这几块内容,这其中最吸引听障儿童的首先是插图,基本上所有的听障儿童都是本能地先看图,再在教师的要求和引导下去学拼音。

听障儿童看插图的兴趣大于识字,识字的兴趣大于学拼音,所以在他们饶有兴趣看课文插图的时候,教师不妨适时地在图片下写上相对应的字词,并让学生看老师口型练习发音、读词,当他们能够看图或看字发音时,便会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

(二)在识字基础上学习拼读音节

对听障儿童而言,汉语拼音学习难度很大,存在一定的挑战性。不管是对听障儿童还是正常儿童来讲看图学习生字比学习汉语拼音都简单得多,所以借助汉字学习汉语拼音更利于单独的汉语拼音学习。通过实践,笔者认为在识字的基础上学习拼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和坡度,还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训练课和沟通交往课帮助聋童识字,使他们能够认读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在识字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学设备及手势语、夸张的口形示范等指导听障儿童发出正确的音,而不要求他们拼读音节。然后,在已识汉字的基础上学习拼读音节,并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拼读中,感悟拼音。如:在学习“jī”和“jǘ”两个音节时,教师板书“j:j-ī→鸡”,“j:j-ǘ→桔”,使音节与汉字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反复拼读、感悟声母、韵母组合与汉字的关系,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学生拼读完声母、韵母后,发出与声、韵无关的音。之后再板书呈现:“j-ī→”jī,“j-ǘ→jú”这样的拼读音节,以此引导学生在拼读中感悟声母、韵母组合与音节的关系。

(三)用生活化的语言再现拼音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工具,汉语拼音的学习应该重在运用,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一些生活中简单的常用语写出来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或者写在小黑板上,如:“今天是星期*。”“上课要坐好!”“弟弟哭了。”“每天要按时完成作业。”“我爱爸爸妈妈!”“老师爱我们!”……,让学生独立或在教师的协助下为每个汉字注音,并拼一拼,读一读句子。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的学习,又渗透了情感教育,丰富了拼音教学的内容,增强了听障儿童的学习兴趣。新课标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汉语拼音的氛围,让听障儿童在活动中学汉语拼音、用拼音。

(四)学习内容及时重现,加强运用

听障儿童的记忆以机械记忆、短时记忆为主,学过的内容比正常孩子遗忘要快,而抽象的汉语拼音遗忘更快,所以要加强他们对拼音和汉字的运用,要不断将学过的内容再现。不管是拼音教学还是汉字的识记还是简单的句子,都要在复习上多下些功夫,使学过的知识在听障儿童脑海中不断出现,及时巩固,强化记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巧用汉字能使听障儿童汉语拼音学习变得更轻松、快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聋校教师切记不要为了教拼音而教拼音,要因材施教,不断探索、实践,根据听障儿童的学习特点,找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同时应多思考,充分利用听障儿童已有的知识,将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生活经验等综合起来,灵活多变地进行教学。

作者简介:

杨红花.女.小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學教坛新秀。

猜你喜欢
聋校汉语拼音拼音
汉语拼音化的反思
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一个人的百年史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