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致远 太平洋成套踏上新征途

2017-04-26 02:05武筱婷
纺织机械 2017年4期
关键词:成套设备化纤太平洋

本刊记者 武筱婷

行路致远 太平洋成套踏上新征途

本刊记者 武筱婷

获奖项目: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参与企业:上海太平洋纺织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奖 项:一等奖

2016“纺织之光”获奖项目系列报道

开栏语 每一年,“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都备受业界企业关注,从基础性研究到实用技术创新,分布在“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的一、二、三等奖中的项目,对于纺织行业各个领域而言都是一笔重要的财富。“纺织之光”2016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共有116个项目获奖,其中纺机行业有28项,约占总数的1/4。如何让这些极具价值的创新为更多行业企业服务?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启“纺织之光”获奖纺机企业的持续报道,从获奖项目入手,发现他们技术创新的感悟和思路。

陈鹰

近年来,上海太平洋纺织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拓展市场空间,紧盯用户需求研发新产品,并取得了不少成绩。该公司总经理陈鹰在谈及获奖项目时表示,太平洋成套多年来始终坚持差异化经营理念,积极推进企业的科技创新,奖项的获得是对企业的肯定和鼓励,同样,源于客户的信任也让企业获得了更大的进步动力。

跟随市场脚步 调整研发方向

2016年是实施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第一年,产能的调整带来了市场的大变化,常规产品领域市场需求锐减,差别化产品及技术改造项目成为市场的主要需求。陈鹰介绍:“面对市场的严峻挑战,太平洋成套主动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发掘产品的潜在市场,推进企业的产品开发,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使企业经营从单纯追求规模向提升运营质量转变,去年人均销售额达到了150万元的水平,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企业获得2016年“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物理溶解取代传统环境污染型二硫化碳粘胶化学生产工艺,全生产过程安全环保,从原料到成品全过程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近零排放。该项目是中国企业自主实施的产业化项目,标志着中国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领域自主研发的新里程碑。陈鹰强调“该项目标志着中国企业自主研发万吨级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关键设备可以替代进口了,这将极大促进中国化纤工业朝绿色化、环保化迈进。中国企业有能力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有能力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有能力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也为中国化纤企业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范例,此项目的成功必将促进中国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行业的大发展。”

此次获奖也表明太平洋成套在化纤产品上更注重与纤维生产工艺的有机结合,尤其是在产品研发时就注入了工艺的元素,使成套设备更具适应性,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据陈鹰介绍,成套设备均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优等纤维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肯定。“当然,与国际一流企业相比,我们产品在技术水平上也不相上下,但在设备局部细节上还有提升的余地,在节能降耗上还有改进的空间”,陈鹰说。

太平洋成套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具有绿色生产特点的新溶剂法纤维素成套设备更是研发的重点。据悉,“十一五”期间,该公司独立研发完成了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竹纤维年产5000吨中试线的产业化研发,为参与万吨级产业化线奠定了基础。陈鹰感慨道:“任何成熟技术的研发需要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用‘耗钱’来形容其难度。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技术研发绝不能走闭门造车的老路,可以通过国际化合作,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也许研发成本相对会高,但我们产品的技术水平也更高了。”

据介绍,太平洋成套最近参与的纺丝工段丝束卷绕机和丝束水洗机二台关键设备的合作,改变了过去以粘胶设备为基础进行设计的思路,完全根据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工艺特点和高回收率要求来设计,从而使设备外形优美、结构轻盈、能耗低、消耗低,并实现了极高的溶剂回收率,这也促进了此项目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图1:五万吨纺丝联合机生产现场。

图2:高强瓶片线。

图3:瓶片纺丝生产线。

深入国际市场 树立品牌价值

陈鹰表示,在国际形势诸多变化的今天,中国企业要想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就必须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的竞争中,本着“双赢”的理念,才会找到自身生存发展之路。不能简单狭隘地理解竞争是你死我活的,而更应把“竞争”当作提升自身能力的助推剂,把“竞合”当作一帖苦口的良药,企业才会真正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

看到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太平洋成套主动调整目标销售方向,从以内贸为主转变为外贸为主,扩大企业的市场范围。目前,企业的化纤成套产品已远销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泰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外销产品已占公司产品销售额的70%。同时,在实现大容量成套设备从日产100吨到日产200吨系列化销售的基础上,大力进入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再生瓶片纺成套设备领域,改变了传统瓶片纺设备高能耗、低效率、低质量的落后局面,使之成为销售产品的主力军。

在陈鹰看来,化纤设备的主要市场在亚洲,以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及东南亚国家为重点区域,这些国家目前化纤设备还无法实现国产化。据了解,目前太平洋成套在这些国家均有成套设备出口,为中国企业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供了很大的舞台。陈鹰也表示,这些国家对化纤设备的要求一直在提升,这也要求中国企业必须要不断提升化纤设备的技术和制造水平,从以价格取胜向以质量取胜转变,在国际舞台上体现出中国化纤设备的真实能力和水平。

荣誉墙

2009年3月主动涉及绿色环保纺机产品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领域,在完成福建宏远年产5000吨竹纤维生产线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内莱赛尔纤维成套设备领域并与国外企业合作提升产品的研发技术水平;

2010年10月和2012年9月再生瓶片纺成套设备和工艺技术和年产五万吨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和技术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3月获得中国纺机协会认定的短纤维研发中心称号;

2014年1月开发完成了聚苯硫醚成套设备并完成产业化生产;

2014年10月和2016年9月开发完成了低熔点复合纺成套设备,已完成年产二万吨及三万吨成套设备的产业化生产,成套设备各项关键技术均实现了国产化并已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工艺包,生产的低熔点纤维性能可与国际一流品牌匹美;

企业厂区图。

扬帆起航 踏上新征途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智能装备技术不断突破,化纤设备也必将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如此,用户对化纤设备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才会得到有效的满足。这也是太平洋成套化纤设备需要努力的方向,陈鹰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的结合,咬定目标不放松,为中国化纤设备的技术提升作出努力。”

2017年国家供给侧改革将进入关键之年,全球经济复苏仍缺乏有力的动力,市场增量动能不足,国内外企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只有加快调整转型,才能适应严峻的竞争局面。太平洋成套在2017年将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引入社会资本,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企业结构重造、运行流程重塑、管控方式重建,着力构建技术型的营销体系、服务型的制造体系和集约型的管控体系,实现企业经营模式的大转型;形成以市场营销、核心产品研发、用户全流程服务等为主的轻资产结构的制造服务型企业,从过去重资产投资,向重技术服务投入转变。公司将以更优的服务质量、更佳的产品质量、更好的产品适用性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早日走出一条适应上海发展的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新路,实现更好地服务用户的目标。

猜你喜欢
成套设备化纤太平洋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我国纺织化纤行业碳排放估算的研究
连美成套设备(大连)有限公司
爱管闲事的“太平洋警察”
化纤联盟持续发挥技术创新链优势
决胜太平洋
跨越太平洋的爱恋
CTA 中纺院+ 化纤联盟 强强联合 科技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