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潜能生”发展的有效策略

2017-04-27 10:14柯福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潜能生数学学校

柯福英

(建宁县城关小学,福建建宁,35450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等,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建宁县溪口中心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是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定点学校,生源情况复杂,学生流动性强,留守儿童多,寄宿生多,寄宿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50%,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20%,因此出现了较多的“潜能生”,特别是由于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在知识层面出现了不少的数学“潜能生”,直接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地处城市还是乡村,都要注重提高人的素质。而小学教育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提高我们的整体教学水平,势必涉及“潜能生”的发展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潜能生”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因此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结果原有的“潜能生”得不到发展,新的“潜能生”又出现,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在一定层面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促进“潜能生”在品德、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在城乡结合部学校特殊背景下,如何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促进“潜能生”发展的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首先要了解潜能生形成的原因

1.学生自身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

2.家庭因素:当前,隨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家庭教育严重错位,特别对于我们这样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定点学校,大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造成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孩子缺少亲情,父母无法督促孩子的学习,学习不自觉的孩子就不可能会去认真学习。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也成为“潜能生”产生的重要因素。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及不良文化的影响;学校周边不良环境的影响,如“网吧”“游戏厅”的存在。

二、针对以上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策略

1.对“潜能生”进行归因分析后,对不同类型的“潜能生”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括“潜能生”的个人资料、家庭情况等,首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后对其施加影响并跟踪观察,从观察记录中做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较科学的事实结论,和行之有效的数学“潜能生”工作经验与理论。

2.充分调动“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自主性,让他们在数学学科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有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潜能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潜能生”,他们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尤其是课堂上的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题和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等知识,对他们来说很乏味。“潜能生”有的可能因为基础差,有的可能思维能力差,所以,老师应注意改进教学方法,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现教学灵活多变,多选取一些接近他们生活的材料,让他们全身心地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课过程中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尽可能地降低“潜能生”的学习难度,使“潜能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向“潜能生”提问时,问题要适当,让他们尽可能地通过个人的思维回答问题。平时要注意“潜能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有意识地培养“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3.在班中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互助学习。这样有利于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与合作意识,有利于发挥小组的群体力量,更能带动“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扬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成立学习互助小组,通过优秀生带动“潜能生”,让“潜能生”感受优秀生的一种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共同进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达到了减少“潜能生”数量的目的。

4.教师从更高的教育层面重新认识“潜能生”,定位“潜能生”,从而找到发展“潜能生”的切入点,并培养优良的班风和学风。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找到一套转化“潜能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潜能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爱学习,乐学习,在数学学科及个性品质、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得到全面提升。

5.教师要对“潜能生”倾注情感。所有“潜能生”的个性不同而感情丰富,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关注自己,给以他们关心和爱护,当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希望教师能够鼓励和肯定,并及时予以表扬,教学过程就需要我们教师真挚情感的灌注。如我班的徐国平同学,因家庭的变故,心理受到很大的伤害,情绪低落,无法进行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成为“潜能生”。我得知这一情况后,首先给他更多的关爱,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我都及时地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感化,他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潜能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潜能生”,增加亲和力,使师生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课堂上,教师一句口头表扬、一个信任的目光都会使“潜能生”心中感到无比高兴,并产生了他们积极思考的动力。教师批改作业时,一句鼓励性的批语也许就会令“潜能生”激动万分,让“潜能生”觉得教师心中有他们,从而会有更大的学习动力。只有教师做到心中有“潜能生”,他们才会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给带来的温暖和快乐。比如我班的洪坚强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平时作业不愿意做,从来不回答问题。有一次在课堂上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发现他竟然举手回答问题,我就走到他的身旁,轻轻地问他:你知道这是计算什么吗?长方体的体积,那你知道他的计算公式吗?刚说完就看见他就拿起笔算起来了,结果是正确的。我就请他到黑板上板演,并在集体订正的过程中对他进行了鼓励。从此以后,好像他整个人都变了,每堂数学课他都认真地完成练习,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发展是人类的永恒主题,皮亚杰的发展认识论认为,学习首先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充分成熟,以完成特定的作业;其次有赖于环境提供的与这一作业相符的机会。发展是人的本能,然而“潜能生”是一个可以发展、可以造就的活动人,是一个可以开采、可以挖掘的资源人。我们相信每一个“潜能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只要具有适当的学习条件,适宜的教学方法和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学习方法,都能学好,发展好。

猜你喜欢
潜能生数学学校
学校推介
浅谈“潜能生”的转化方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