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乐”动悦享无穷

2017-04-27 16:22陈永秋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音高动作情感

陈永秋

(厦门市钟宅民族小学,福建厦门,361000)

奥尔夫说过“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在奥尔夫看来只有融三者为一体的音乐教学方式才是合乎儿童天性的。也就是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不应是被动的听众,而应该是音乐创作的积极参与者。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较活泼好动的,所以,笔者认为,动作结合音乐的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的,它能唤起孩子心随乐动的本能,能让他们的身心平衡肢体协调,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乐感,获得敏锐的听觉能力和细腻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主动积极的创造欲望,使他们更好的融入音乐,表达音乐,热爱音乐,全面健康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动作不同于舞蹈,动作应该是音乐声响的体态外化,是音乐的“化身”,这时的动作外化表现应该是大的,全身性的具有即兴、独创的特点。学生在听到音乐后,能把心中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即兴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甚至能把音乐要素的鲜明特点用身体动作表达出来,体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反应能力就会进一步得到提升,进而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获得良好的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动作体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 培养敏锐的音乐听觉

伏尔泰说过“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然而对生性活泼的学龄儿童来说,静坐在椅子上倾听音乐,并让音乐走进心灵与之产生共鸣是比较有难度的,通常情况下会出现一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或是平静淡漠,无所触动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孩子能专注于音乐本身并从中有所发现获得乐趣呢?笔者认为动作的参与就是一条最直接的途径。身体动作的参与前提是教师要明确提出要求,让孩子明白在听到哪个音乐要素的时候要做出相应的动作来表示,这就要求孩子们要专注的听,听后通过动作自觉反映出来,而在不同的的动作体验要求中孩子的专注度也必须时刻保持,长期坚持下来,孩子们的学习专注力和倾听习惯就会得到很好的养成,对音乐的敏锐度也会有较大的提升。如笔者在教授《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时,先是请孩子们静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的特点,并设问“哪句歌词让你印象深刻?”引导孩子们关注歌词中的“阿哩哩”的重复出现,再请孩子设计动作来表现彝族娃娃的高兴喜悦的心情,如拍手、跺脚等简单的动作,随后再细化聆听要求,“每个‘阿哩哩的节奏和音高都一样吗?你能用不用的动作表现出来他们的异同吗?“引导孩子仔细倾听,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用自己的即兴动作表现出四处“阿哩哩”在音高节奏上的异同,用不同高度的拍手动作来表现出音高的变化,最后一个“阿哩哩”是全曲的最高音6,孩子们也通过在头顶上拍手表现出来。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体验唤醒了孩子们的耳朵,不但帮助孩子体验了音高的变化,也使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要素对体现歌曲欢乐活泼的情绪得作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关注点在老师的引导下始终都是跟随着音乐本体走,跟随着音乐要素的变化走的,他们的听力敏锐性和对音乐的敏感度在动作实践中也就相应的能得到较好的培养,长久练习下来他们也就能具备较好的听辨能力。

二、 丰富情感体验途径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艺术,孩子们体验音乐的途徑也很多,单凭老师的解说或是单一的视唱训练是远远不能触及孩子的内心的,只有通过孩子们与生俱来动作去亲身实践和感受,音乐才能化入他们的内心,形成孩子良好品质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每次的欣赏与聆听,类似“你听完是什么心情?”“音乐带给你什么感受?的提问都较流于形式,让孩子谈听后感是需要的,但是孩子的回答也都是对音乐情感较表层的、粗浅的感受,如“高兴的、欢快的”听起来是没错,但是我们别忘了,情感是非常细腻的一种心情,高兴的时候也有很多不同的表现方式,是兴高采烈的,抑或是愉快舒展的,每一种情感的抒发是有细微的不同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引导孩子用自己的动作去感受和体验,让音乐情感通过即兴的动作去融入孩子自己的内心,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途径。以二年级《云》这一课例来看,整首歌曲的情绪是非常优美的,孩子也能说出自己的感受,但老师并没有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是让学生用心静听,想象云朵在空中飘浮的路径,并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孩子们接到任务后都是屏气凝神的竖起耳朵听着音乐,跟着音乐行走用身体或手把云高高低低的移动路线和轻柔优美的形态给做了出来,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用动作体验了歌曲中音高、节奏、旋律的特点,对音乐的理解又更深了一层,这种感受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但又深刻印入内心的,在动作体验中感受音乐情感,在亲身参与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这不正是音乐赋予人美感,培养人美好情操的功能目标吗?相信在愉悦的音乐体验中孩子的情感表达一定会更加细腻,审美能力会逐步提高。

三、发展想象创作能力

音乐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不可被复制的,孩子们特有的丰富的想象力是我们无法限定和预设的,如果仅仅靠谈话来启发和表达,广度是不够的,而这个时候动作的参与与呈现就是最好的方式。教授《云》这一课例,在完成了歌曲的学习后,老师请学生自由组合在音乐中表现自己喜欢的云,结果课堂上就呈现出了形态不一的“云”在空中飘浮的场面,有的孩子自已一个人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的挥舞着双手做云的飘浮,有的孩子组成了小队张开双臂拉起手随音乐轻轻晃动做出船在海上漂的形态,有的孩子则是闭眼陶醉在音乐中晃动身体……通过孩子们即兴的动作呈现,老师看到了他们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每一个孩子的动作都是不同的,但是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音乐“轻柔”的形象,这首歌曲的情感特点在孩子们的动作中一览无余,孩子们也在想象中萌芽了创作的意识,在动作体验中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新课标指出我们的音乐学科要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因此,笔者认为动作体验是学习音乐的一个最有效最发自内心的辅助方法,她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走进音乐,获得较好的音感和体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的有效途径。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恰如其分的使用,给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和快乐才是我们实施此法的目的。愿孩子们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能心随乐动,乐享无穷!

参考文献:

[1]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音高动作情感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动作描写要具体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情感移植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