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

2017-04-27 10:16饶珠光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

饶珠光

摘 要 水稻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实现水稻超高产对保证中国粮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阐述水稻超高产研究的由来、超高产概念及超高产研究的必要性,讨论了水稻超高产的几个栽培学问题,介绍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水稻种植;超高产栽培;技术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7.014

超高产水稻是指该类品种的水稻种植产量要远远高于一般的高产水稻。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对于超高产水稻的解释主要有3种。第一种解释就是指水稻的产量要高于当前高产水稻产量的15%,才能被称为超高产水稻。而第二种解释认为,超高产水稻的产量相比较当前高产水稻的平均产量而言,应该要增加1.5~3 t/hm2。而第三种超高产水稻的定义就是,即便是在单季稻地区,超高产水稻的产量依然能够超过10.5 t/hm2,这样才能称之为超高产。而我国著名的杂交水稻专业袁隆平院士对于超高产水稻的标准作出了界定。袁隆平院士认为,界定超高产水稻的标准应该要看水稻单位面积中的日产量,而不应当使用绝对产量来作为评判的标准。

袁隆平院士之所以会提出这一观念,是因为从单位面积中的日产量来看,能够对水稻的统一产量潜力进行判断。在水稻的生长过程当中,其产量的高低与生长发育期的长短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如果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生长发育期的差别,就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影响。所以,采用绝对产量来评判水稻的品种是否属于超高产水稻是十分不科学的[1]。按照袁隆平院士对超高产水稻的评判,日产量达到100 kg/hm2的水稻则为超高产水稻。而从栽培角度来看的话,那就是满足能够进行大面积种植条件的水稻品种,其产量高于当前栽种水稻品种的15%就可以称其为超高产水稻。而所谓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也就是能够使水稻实现产量增幅标准的技术,都可以称之为超高产栽培技术。而对于当前巴马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能够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同时为巴马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巨大帮助。不过,从目前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来看,如何将水稻品种的生长特征与特性结合起来,从而改良水稻品种栽培技术的,让水稻更好地生长,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超高产水稻的栽培任务还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当前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当前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个体与群体的矛盾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当中,个体与群体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也相互制约。因为在水稻生长时,进行大规模的种植不仅能够更好地保障土壤的营养供给,还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及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有着巨大的帮助。然而,群体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个体能够从中获得利益,反而会加剧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从而影响到水稻个体的质量。同时,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水稻穗的大小与水稻穗的多寡也会产生矛盾。如果水稻穗量降低,那么成穗率就会提高[2]。相反,如果水稻穗量提高,那么成穗率就会降低。因此,要想提高水稻的产量,使水稻产量能够达到最高,就必须平衡水稻穗大小与水稻穗数量之间的关系。

1.2 水稻的弱苗与弱秧问题

要想提高水稻的产量,那么就必须要解决水稻的弱粒、弱花、弱穗、弱苗及弱秧问题。但从巴马地区的水稻种植情况来看,这一问题较为严重。之所以会导致这一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水稻栽插及水稻田长久的开发利用,使水稻栽插与当地的水资源及其他春作物之间产生了巨大矛盾,导致了长龄及超长龄水稻迟栽情况的发生。而秧苗长期的都留在秧田之中,不仅会加大秧田中育秧的密度,也会对秧苗的发育造成影响,从而使弱苗与弱秧的问题出现。这样一来,就会极大程度地限制水稻产量的提高。

1.3 杂交水稻潜力的发挥

目前,从我国水稻品种的研究改良狀况来看,我国的水稻品种越来越多。其中杂交水稻组合的更替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杂交水稻相比起矮秆水稻品种来说,无论是产量还是抗病害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加快杂交水稻项目的研究与栽培对于实现水稻超高产栽培有着重要意义。但从当前杂交水稻的实际研究和改良状况来看,相关研究人员并没有意识到大穗型杂交组合对于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意义,导致在进行水稻超高产研究工作当中,很难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3]。此外,在实现水稻超高产目标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何减少劳动力与资源的投入,同时实现水稻的超高产。这样一来,才能真正的做到水稻的超高产,并且保障水稻的种植效率。而之所以要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如果水稻超高产栽培意味着更多劳动力与资源的投入,那么农户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就无法提高经济收益,这就会降低农户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积极性,从而使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受到极大的阻碍。

2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

2.1 挑选合适的品种

要想实现水稻超高产栽培,首先要挑选合适的水稻品种,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而在进行水稻品种的挑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水稻的分蘖能力。要想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就必须保障水稻具备较强的分蘖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水稻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长出较为发达的根系。发达的根系可能够帮助水稻植株吸收更多的养分,平衡水稻穗大小与水稻穗数量之间的关系,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从这一点来看,超高产水稻的品种,强大的根系也是明显的特征之一。当然,根系发达并不是指的根系的多少,还包括扎根深层的根系较多,根系的生物量也较大。与此同时,超高产水稻品种应该还具有耐早衰能力,强大吸肥、吸水及抗旱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水稻在不同的环境中正常的生长,使水稻的生长发育更快,增加高效叶面积率。对于减缓叶片的衰老速度、增加水稻群体的光和积累量有巨大帮助。而这些都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必要途径[4]。

2.2 完善田间工程

在进行水稻超高产栽培的过程当中,完善田间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只有确保田间工程能够达到相关的标准,才能更好地进行栽培管理工作,在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的同时,也能够实现保持土壤肥力及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目的。此外,对于前文笔者所提到过的熟制稻区,因为长期的栽培导致土壤的理性状态发生改变,田间工程的完善也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通过田间工程的改善,能够提高水稻田的灌排能力,不仅可以解决当地水资源与水稻种植的矛盾,还能够增加土壤的排碱能力。同时,调整种植地的地下水状况,使水盐动态保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实现水稻的超高产栽培。

2.3 加强超高产株型的培育工作

对于水稻的超高产栽培工作来说,加强超高产株型的培育工作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稻的超高产,促进巴马地区农业的发展及农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帮助。而超高产株型的培育工作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在超高产水稻的栽培工作中,主要依靠超高产株型来调控。而在超高产株型的设计工作当中,有两点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即植株穗型与分蘖能力。而在前文就有提到过,较强的分蘖能力是超高产水稻的特性之一[5]。只有具备较强的分蘖能力,才能让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同时提高水稻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确保水稻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而杂交水稻的产量之所以能高于矮秆水稻,其原因就在于杂交水稻的穗大粒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巴马地区乃至于全国对于杂交水稻的高成穗率研究还较少。因此,要想加强高成穗率,增加水稻的产量,实现水稻的超高产栽培,还需要不断进行研究和试验[6]。

3 结语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下,我国农业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无论是新型设备的应用,还是新型栽培技术的宣传与推广,乃至品类的研究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水稻的超高产栽培,不仅能促进巴马地区农业的发展及農业结构的调整,也会提高农户的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增长,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玉梅.论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7):70.

[2]王昌和.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研究[J].乡村科技,2016(11):1.

[3]李玉欣,喻兰新,戚克明.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技术实践分析[J].中国农资,2014(16):64.

[4]林业机,农永健.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和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66-67.

[5]李万光.浅谈水稻超高产栽培途径[J].吉林农业,2009(14):60-61.

[6]张耗,杜永,杨建昌.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36-140.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分析
水稻盐碱地种植可行性初探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探究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分析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区域自动观测站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关于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研究
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