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2017-04-27 20:14游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建构大学生

游敏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000)

摘 要: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前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本文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建构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之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第一,课程目标没有做好预防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有效解决大学生遇到的难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后,很多大学生仅仅学会了如何避免消极情绪,但是不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力,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良人格。

第二,课程内容设计缺乏实践应用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内容完成设计的,通常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恋爱心理、性心理、就业心理等各方面内容开展的课程设计工作,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领域缺乏有效的研究和认识,没有进行深度挖掘。比如体育运动、学生宿舍文化等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和发展也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中缺乏相应的文化教育载体。

第三,课程模式单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相对单一,基本是按照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对学生的心理逻辑没有充分加以考虑和认识,课程模式过分单一化。具体课程开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等形式开展,课程实施方式比较单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课程内容,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过程,都必须要从系统发展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自我潜能为主要的开发目标,这样才可以针对当前单一的课程模式进行不断改革和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分析

第一,专题训练课程。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主要课程内容,专题训练课程可以实现科学观念转变,增强自我认识管理,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培训和导向方式,在专题训练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

心理训练就是一种很好的专题训练方式。教师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年龄、诉求等多方面要求加以充分考虑和认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切身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和学生有效进行互动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同時能够不断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除此之外,也可以邀请一些心理学专家开展主题讲座,在学校内组织一些专家开展主题讲座,深化学生对于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心理学专家也可以将一些枯燥难懂的心理学知识通过一种高效率的传授方式进行指导。

第二,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方式,通过实践活动开展,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借助于国内国外的实践经验,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课程活动。比如营销活动就是一种良好的实践活动方式,根据市场竞争机制作为实践出发点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邀请一些营销专业的教师或者专家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开展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运用不同的营销方式和营销技巧等消除心理障碍,达到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媒体设计、自我超越训练、健康运动等多种实践活动方式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第三,艺术陶冶课程。利用艺术的审美概念开展心理教育课程,通过开展艺术赏析和实践活动,受到艺术感染,从而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追求等各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习惯和心理思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艺术陶冶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心理调节、舞蹈教育方式、校园艺术活动、美术绘画教育、影视剧赏析等方式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构,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实施。

第四,微环境文化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培养和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微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大学生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些微环境,比如宿舍、班级等,因此宿舍成员、班级同学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宿舍优质文化的产生,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心理培养等各个方面会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同时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会对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实际心理状况等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积极心理,鼓励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综合大学生课程内容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要求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在以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大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鑫强,苏志强.大学生心理素质之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视角[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110-114.

[2]朱翠英,胡义秋.积极心理素质教育干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2(5):268-270.

[3]孙玲.试论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提高其心理素质[J].成才之路,2009,7(9):1-2.

[4]陆洪,王海霞.高职示范校建设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10(17):137-138.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建构大学生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