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及防范研究

2017-04-27 06:53朱禾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风险商业银行

朱禾

【摘要】在如今的金融体系里,商业银行的力量所谓是坚不可摧,势不可挡。然而,发展中的经济已经脱离不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风险在经营当中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在于怎样有效防范和掌控。我国一直以来对于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都是偏向于风险产生和风险造成之后的挽回,往往会漏掉风险来临之前的管理。本文对我国银行业目前的现状,以及对商业银行风险进行事前预警体系、事中控制体系和事后补救体系结合为一体的管理步骤进行论述。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 重要因素 防范措施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概述

(一)商业银行风险的探源

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总是与风险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不确定的存在暗藏着风险的隐患,而信息不对称又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所谓商业银行的风险即是银行在运营程序中被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所影响,从而使银行遭受到一切可能性的损失。

不确定性对于银行即是说:商业银行取得利益的途径是将吸取来的资金贷放出并且能够顺利的收回来,银行能不能从中获得利益的关键就是能不能顺利的把贷款收回来。因为要达成这一目的,银行的信贷人员必定会十分理性的发挥,去获取借款人的各种信息,并且会判断借款人对未来经济的走势和一切可能的行为。很明显,假如未来的经济走势是无疑的,借款人可能的行为也比较确定,银行的信贷人员就很容易地作出确定的判断。但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往往不那么顺利,借款人所面对的是很多不确定性,关于信贷的决策也只能靠自己的日常经验累积和一些专业的知识,然而最终导致错误的信贷决策,最终带给银行很大的风险隐患。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彻底地消除这个借款中的交易会产生哪些风险。

信息不对称对于银行即是说: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项交易当中,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总会有一方对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因而影响作出准确的决策,最后面临风险。很显然,在市场的经济中存在非常普遍的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没有一个人、一个企业会对另外一个人、一个企业的所有行为完全了解。

(二)被风险包围的银行业

由于现代经济的金融环境不断的多样化,金融创新又层出不穷,银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也比以前多了很多。考虑到商业银行最主要是依赖于存款以及借来的资金进行开展的一种经营模式,但是银行本身的资金占了总资产比例又远不如工商性质的企业,其又不从事生产型活动,而是依赖于货币的交易。所以无形的货币资金是风险的主体。商业银行风险的最主要来自于客户与交易对手的违约金,因此客户的风险与之联系紧密相联。在银行最开始的业务中从吸取存款起步,止步于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全过程都有风险。与此同时,银行的风险又是全员的,每一个职员都有可能存在风险性,也都有可能对银行带来亏损。例如,保安人员可能因为一时大意导致抢劫案,领导的决策失误同样会给银行带来亏损。

二、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种类

商业银行的经营具有多种风险并且具有客观性,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可控性、不确定性、扩散性、技术性。我国网络银行不仅具有系统风险还具有操作风险,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商业银行外部的风险,不受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预计的风险。系统风险又称为市场风险,它是与金融市场是否稳健密切相关的,更是与我国经济形势息息相关的。系统风险和商业银行的其他风险相比较具有普遍性,当系统风险发生时,没有一家金融机构能够独善其身系统风险是无法去除的,是有多方面因素产生的。当一国经济政策发生突变、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战争爆发、疾病扩散等不可抗事件发生时,即有可能诱发系统风险,造成社会财富的巨额损失。可以从一下几方面来防范该问题:物理安全,应用安全操作系统技术,数据通信加密技术的应用,应用系统安全,应用数据库安全技术,应用防火墙安全技术。

(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包括:系统内部操作风险、客户操作风险、内部操作风险、第三方风险等。在商业银行的诸多风险中,操作风险是通过人为控制降低风险效率最高的风险。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于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不健全,业务操作人员不够专业、服务意识不强、客户操作能力差、防范意识不够、经验不足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现在,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浪潮中,如果不能做好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运行,以及相关审计部门执行力度不够造成银行破产等不仅仅会影响自己这一家银行,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有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操作风险主要来源于银行业系统内部自身的不足,因此只要加强自身的建设就可以提高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从硬件上来说,银行要重视自身网络系统的安全,加强加密防伪技术,抗病毒能力,入侵检测等能力。从软件上来说,应该提升员工的职业能力,树立员工的责任意识,培养员工严肃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还要要求员工具备操作风险防范能力,对员工定期培训使员工有及时准备的解决操作带来的负面问题。

(三)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中的主要风险,是指借款方在与银行的借贷到期时,不具有还本付息的能力,造成商业银行经济损失的风险,而信用风险的产生是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在市场经济中,群体间掌握的信息各不相同,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掌握的信息而另一方沒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使信息双方做出不同的决策。每一个信息拥有者都会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决策,甚至会牺牲其他人的利益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掌握信息较少的一方则处于决策的劣势地位。我国必须建立全民网络信用体系。使全民树立信用至上的理念,定期进行基层宣传,扩大全民网络信用体系的影响力度。通过全民网络信用体系的建立,每个人的信用等级都可以在网络上被查询到,银行,企业可以通过对个人信用的查询作为对消费者的一种参考,信用等级特别低的,可以选择不与他进行交易。与此同时还需要求银行,企业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披露的信息质量。同时,建设覆盖全社会的信息披露制度,广泛的监督体制。相关机构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发布通过审计的企业信息,供大众监督,提供一个自由、透明的监管环境。这样一来,网络银行之间相互监督,人民与银行之间相互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四)技术风险

商业银行的技术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使用互联网平台、APP、智能手机等与网络相关的方式操作各项业务时可能发生损失的风险。由于网络相关的移动终端不仅存在系统安全的威胁,而且在银行间数据信息传输、保密等问题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发生技术风险的主体主要有客户和网上银行两个方面。从客户方面来看,由于对ATM、POS或智能手机使用不当和辨别网络诈骗能力不强,容易在业务办理时上当受骗;从商业银行来看,对病毒、漏洞过滤不严密,使不法分子攻破系统的防御,盗取客户个人信息甚至资金。因此,商业银行作为科技含量高的创新型银行必须从系统、网络、交易等多层次、全方位地提高系统服务器的过滤功能,降低数据库方面缺陷,提高商业银行的物理安全、数据通信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降低商业银行的技术风险,必须加强对系统漏洞扫描的频率和强度,及时发现漏洞解决漏洞,做好事前监察,防范于未然;必须提高客户辨别风险的意识,培养客户自我防范意识,对客户进行宣传教育,提醒客户不要告知他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謹防诈验。只有给客户提供了一个相对隐私安全的网络技术管理从而保证客户的财产,提升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信任度,最终能够发展成为商业银行的忠实用户。

(五)法律风险

依法律规范商业银行的法治建设相对滞后,往往是出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商业银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具有基础性意义,刻不容缓。正是法律风险的存在要求我国依法治国网络的不断推进,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营造健全完善的法律系统。民众应严格遵守法律规章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宣传相应法律法规,树立法律意识,提高自身的防范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媒介了解诈骗的方式手段,这样遇到诈骗时才能有效的规避被诈骗的风险。通过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建立法律的屏障。

三、建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历史上我国的商业银行曾经发放了相当部分包括国家直接指定类贷款和政策引导类贷款在内的政策性贷款,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制约,这些贷款绝大部分变为银行的不良资产,给银行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所以银行应当妥善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并且提高独立审贷的能力。

是否具有符合现代化商业银行运营的机制是我国银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想要从根本上来改变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机制,重塑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业务发展机制和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且使得两者消除对立,有机地融为一体。我们就需要破除惯性的思维,合理有效的改革经营机制。

假如风险管理是一架精密的机器的话,那么需要确保风险管理基本要素具有完整性,其次要确保每个风险管理基本的要素互相契合,整体的运作保持一致。所以银行就必须要增强风险管理要素的联动能力。

上述我们谈到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既是风险管理战略的核心,那么构建良好的信贷文化也是保证商业银行授信资产安全的重要条件。我国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不善是造成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内部的管理不善说到底都是人为的因素,都是队伍建设的问题。只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才有保障。在业务快速的发展中,必须要正视队伍的建设工作中的不足。

(二)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内容与过程

鉴于银行是经营高风险的金融企业,风险显现于银行经营的各个环节。风险管理战略顺利成章地变成了商业银行总体发展战略的核心,并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传统的弊端慢慢出现,为了达到风险管理的效率,银行业在组织制度上也已经慢慢走向“扁平化”,形成了一个矩阵体系,就是建立好一整套管理风险的体系。从客体上来考察的话,风险涉及商业银行运行的每个环节,所以就必须全方位的进行管理,将不同的风险类型和客户类别归类于统一的管辖范围,并且根据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与管理。

完善好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必须做到“内外并举,软硬结合”。在建立长效机制中,拥有良好的科学发展观,并建设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团队是两个基础条件。

四、小结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也充满了挑战。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以史为鉴,学习西方金融业先进经验,面向全球化,面向未来,发展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长效机制,对预防金融风险,维护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洪波.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风险[J].商业经济.2016(04):23-24.

[2]李德.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与监管[J].广西金融研究.2016(08):14-15.

[3]王冬.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趋势解析[J].中国金融电脑.2015(01):5-6.

[4]赵娟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探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15,(02):11-13.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风险商业银行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