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噻呋酰胺减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2017-04-27 07:49谢原利王家同文铁军胡兴华
湖北植保 2017年2期
关键词:噻呋病指酰胺

陈 雁 谢原利 王家同 文铁军 胡兴华

(1.湖北省荆门市植物保护检疫站 448000; 2.湖北省植保总站 武汉 480000)

24%噻呋酰胺减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

陈 雁1谢原利2王家同1文铁军1胡兴华1

(1.湖北省荆门市植物保护检疫站 448000; 2.湖北省植保总站 武汉 480000)

在农药助剂激健24%噻呋酰胺(满穗)减量防治纹枯病试验中,药后18d,240g/L满穗300mL/hm2处理对水稻纹枯病防效85.6%,240g/L满穗180mL/hm2+激健225g/hm2处理的防效是82.63%,240g/L满穗120mL/hm2+激健225g/hm2处理的防效66.48%,激健可以降低满穗使用量至少40%,药效和持效时间与满穗未减量处理相当。激健助农药减量增效简单易行,值得进一步示范推广应用。

农药助剂;24%噻呋酰胺;减量;防效

施用农药时添加合适的助剂,可以提高农药防效,降低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当前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研究方向之一,“激健”是四川蜀峰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的农药增效助剂,为探讨激健在农药减量方面的应用效果,2016年7月21日~8月8日,在水稻上开展了满穗与激健混配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现将试验过程与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作物品种、生育期

试验设在东宝区子陵铺镇四坪村 4组曾繁年的责任田里,品种为C两优038,5月3日左右播种,6月上旬机插秧,株行距30cm×15cm,受气温偏低影响,水稻生长缓慢,施药时水稻处于分蘖末期-拔节期。

1.2 试验药剂

240g/L噻呋酰胺SC(日本日产化工株式会社)

激健(四川蜀峰化工有限公司)

1.3 试验处理

设处理4个:

处理1:240g/L噻呋酰胺(满穗)300mL/hm2;(满穗未减量)

处理2:240g/L噻呋酰胺(满穗)180mL/hm2+激健225g/hm2(满穗减量40%);

处理3:240g/L噻呋酰胺(满穗)120mL/hm2+激健225g/hm2(满穗减量60%);

处理4:对照

1.4 试验设计

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2个小区,每小区面积75m2,田间管理一致。

1.5 施药及天气状况

7月21日下午4点以后施药,微风;从7月21日~8月8日有7d降雨;7月下旬旬气温30.05℃,8月上旬气温26.9℃,比较有利于纹枯病发生。

1.6 调查时间和方法

1.6.1 调查时间

在施药前调查一次,施药后7d和18d各调查一次。

1.6.2 调查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固定连续20丛,调查病丛和病株,并固定连续5丛进行病株分级。纹枯病分级方法:0级:全株无病;1级:基部叶片叶鞘发病;2级:第三叶片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自顶叶算起,下同);3级:第二叶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4级:顶叶叶鞘或顶叶发病;5级:全株发病枯死。

1.7 计算方法

注:Ai——i级病株数

i——相应病级

M——调查总株数

n——最高病级

注:PT0——药前病丛(株)率

PT——药后病丛(株)率

注:CK0——药前对照病指

CK——药后处理病指

PT0——药前处理病指

PT——药后对照病指

2 试验结果

2.1 施药前水稻纹枯病发病情况

表1 施药前、后纹枯病平均病丛率增长率(%)对比

施药前田间纹枯病分布不均匀,但病害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施药前各处理病丛率从10%~21%(表1)、病株率从4.01%~10.19%(表2),从高到低依次顺序都是处理3>处理2>处理1>处理4,且处理1和处理4的病株率与处理3存在显著差异(表 3);而各处理的病情指数从2.08~3.14,从高到低依次顺序是处理3>处理1>处理4>处理2,但无显著差异(表4)。

表2 施药前、后纹枯病平均病株率增长率(%)对比

表3 施药前、后纹枯病平均病株率显著性对比

表4 施药前、后纹枯病平均病指显著性对比

表5 施药后纹枯病病指防效(%)对比

2.2 药后7d对水稻纹枯病纺效

施药后7d,药效开始显现。各处理病株率和病情指数的高低排序发生变化,病丛率从10.33%~22.33%,处理1、2的病丛率较施药前下降,处理3有少许涨幅,处理4病丛率上涨1倍。各处理病株率从2.68%~6.23%变化明显,处理1、处理2、处理3的病株率较施药前下降,其中处理2降幅最大,处理4病株率较施药前上升,从高到低依次是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2,处理3的病株率虽仍最高,但与处理4已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病情指数1.54~3.30变化不明显,处理1、2的病指下降,处理3、4的病指上升,且处理2与处理4病指出现显著差异,从高到低顺序为处理3>处理4>处理1>处理2。处理1、2病指防效分别达到53.99%、58.8%(表5),与处理3的病指防效24.43%存在显著差异,处理2的防效最高与处理3存在极显著差异。

2.3 药后18d对水稻纹枯病防效

药后18d,药效稳定,各处理之间纹枯病病情变化显著。处理1、2的病丛率与药后7d几乎无增加,处理3、4病丛率增长,处理3病丛率较施药前增加34.9%,处理4的病丛率较施药前增加320%。处理1、2的病株率较药后7d略增加,但仍低于药前,处理3、4的病株率增长较快,其中处理3病株率较药前增长了15.21%,处理4增长了386.28%,处理1、2与处理3、4及处理3与处理4之间病株率出现极显著差异,排序从高到低为处理4>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1和处理2的病情指数与药后7d时无明显变化,仍低于药前处理,处理3、4的的病情指数有增长,处理3较施药前增加了1.4,处理4增加了7.35,处理1、2、3的病情指数与处理4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处理1、2与处理4病情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排序从高到低为处理4>处理3>处理1>处理2。处理1、2的病指防效分别是85.59%和82.63%,与处理3的防效66.48%存在显著差异。

3 结论和讨论

a)激健助噻呋酰胺减量,防效明显,可以抑制纹枯病扩展,降低病害发生程度。满穗减量40%+激健,药后7d、18d病丛率、病株率、病指均低于药前,且下降幅度高于满穗未减量处理,防效分别达到了58.8%和82.63%,与同期满穗未减量处理防效相当。噻呋酰胺减量60%+激健,药后7d病丛率、病株率、病指较药前下降,下降幅度不及减量40%的处理和未减量处理,药后18d,病丛率、病株率、病指都较药前上升,上升幅度大大低于对照,药后7d和18d防效分别为24.43%和66.48%,对纹枯病有一定治疗作用,但防效与满穗减量40%和未减量处理防效存在显著差异。

b)激健助噻呋酰胺减量,药效稳定,持续时间长。各处理药后7d防治效果显现,到18d左右药效达到高峰;噻呋酰胺减量40%+激健处理药后18d病指较药后7d病指略升高0.02,噻呋酰胺减量60%+激健处理同期内病指升高1.24,而对照病指升高了 6.43,噻呋酰胺未减量处理药后18d病指较7d时约降低了0.02,试验表明,噻呋酰胺减量40%并未影响药效的稳定和持效,减量60%药效相对持续时间减少,但仍有一定的防效。

c)激健与噻呋酰胺配合使用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有效降低满穗使用量40%,240g/L满穗180mL/hm2(减量40%)+激健225g/hm2防控水稻纹枯病,药效高且持效时间长,与噻呋酰胺未减量相当;240g/L噻呋酰胺120mL/hm2(减量60%)+激健225g/hm2,防效虽达到66.48%,但与满穗减量40%+激健和噻呋酰胺未减量防效差异显著,田间推荐减量农药40%+激健225g/hm2剂量。试验显示,激健与噻呋酰胺混配,的确能大幅降低满穗的施用量,起到减量增效的作用。

d)由于施药处于分蘖末期-拔节期,随着水稻生长,部分无效分蘖死亡,同时分级的人为操作,标准掌握差异等对调查数据都造成一定影响。

e)本试验田间激健的施用剂量是225g/hm2,如多农药混配,是否需根据施用的农药种类的多少,调整激健的剂量,需进一步试验。

S481+9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2-018-003

2017-01-03

陈雁(1969-),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植物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噻呋病指酰胺
2021年稻瘟病防控药剂有效性监测试验报告
27.8%噻呋酰胺·己唑醇悬浮剂的分析方法研究
不同用量的27.8%噻呋·已唑醇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双酰胺类杀虫剂Broflanilide
三氟咪啶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
噻呋酰胺对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玉米锈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20%噻呋·吡唑酯悬浮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