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四大关键”措施 提升种羊养殖效益

2017-04-27 11:09
河南畜牧兽医 2017年5期
关键词:空怀种羊公羊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抓好“四大关键”措施 提升种羊养殖效益

倪慧勇,康振江,和利民

(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站,河北 石家庄 050061)

1 选好种羊,符合品种

要选留健康无病、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符合本品种特征的羊作为种羊。具体要求如下:

种公羊选留要求:体高身长,额宽嘴长,前胸宽深,背腰宽平,四肢粗壮,腹围不大,睾丸发达、大小一样、无隐辜。

种母羊选留要求:体大,前后躯发达,乳房结构良好,富有弹性,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长短适中。产乳量高,泌乳期长。产仔多,母性强,哺乳性能好。

2 养好种羊,增强体况

2.1 养好公羊

俗语说“公羊好,好一坡,母羊好,好一窝。”由于种公羊在种羊中的数量少(公母羊比例1∶30~1∶50),因此对公羊必须精心饲养管理,要求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精液品质。

非配种期:适当补饲,每日补充精料300~400 g,补干草500~1 000 g、青贮料1 000~1 500 g等以保证其足够的营养需要。

配种期:在配种期前30~40 d为配种准备期,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精料补充料先按60%饲喂,逐步增加到配种期的饲喂量。配种期每只每日补喂精料600~800 g、优质牧草1 000~1 500 g、青贮料1 000~1 500 g、胡萝卜300~500 g等以满足其营养需要。每天饲喂3~4次,饮水3~4次,有充足的运动场地。

复壮期:饲养重点是恢复种公羊的体质,增膘复壮。继续按配种期营养需要饲喂30~40 d,然后转入非配种期。

2.2 养好母羊

种母羊饲养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挥其繁殖性能,以保证多胎、多产、多活。母羊饲养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空怀期:空怀期是指母羊在羔羊断奶到配种前的恢复阶段,这一阶段的营养状况对母羊的发情、配种、受胎以及以后的胎儿发育都有很大关系。在配种前1~1.5个月要给予优质青草,根据母羊群及个体的营养情况,补饲精料每天每只200~300 g,以保证母羊的营养水平。

妊娠期:妊娠期是指母羊怀孕到分娩阶段。妊娠前期(胎儿最初的3个月)对母体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并不太大,除饲喂青贮草外,每天每只补饲300~400 g精料即可满足需要。以后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对营养的需要量越来越大。妊娠后期(妊娠的后2个月)胎儿生长迅速,羔羊初生重90%是在这一时期增加的,此时应加强饲养,每只母羊每天应饲喂精料400~600 g,优质干草1 000~1 500 g,青贮料1 000~1 500 g。补饲精料的多少要依据母羊的膘情和饲草的质量而定。

哺乳期:哺乳期是指母羊分娩到断奶阶段。母乳是羔羊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主要来源,特别是产后头20~30 d,母羊奶多,羔羊发育良好,抗病力强,成活率高。如果母羊养得不好,不但母羊消瘦,产奶量少,而且影响羔羊的生长发育。哺乳母羊每天需补精料600~800 g左右,多喂优质青干草和多汁饲料。补饲标准为前多后少,确保奶汁充足。

2.3 养好羔羊

初生后应尽早吃上初乳,没有母乳的羔羊需要找保姆羊或人工哺乳;羔羊10日龄就开始训练补饲,以刺激消化器官的发育,待全部羔羊都会吃料后改为定时定量补料,每天补饲精料100 g;1月龄以后,饲养方式逐渐变为以采食为主,哺乳为辅,1~2月龄可每天补饲精料150~200 g;3~4月龄每天补饲精料200~250 g。

2.4 养好育成羊

育成羊是指从断奶后到第1次配种的公母羊。羔羊断奶后应继续补喂精料,同时补饲量应根据牧草情况决定。此阶段精料饲喂量为育成羊体质量的0.7%~1.0%,青贮1.5~2 kg,干草0.5~0.7 kg,尤其在冬季,牧草量减少,能量消耗量增多,更要加大精料饲喂。由于公羊生长发育一般快于母羊,对公羊饲喂精料量要多于母羊才能保证其需要量。

3 管好种羊,提高效率

3.1 公羊管理

一是要单圈饲养,公羊不要和母羊在一起,在母羊发情时才可以和母羊交配,否则经常交配的话,不仅影响下一代羊的品质,对本身的利用年限也有影响。二是公羊调教,有的初配公羊不会爬跨母羊,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教:公母羊同圈饲养,经几天后公羊即开始爬跨母羊;其他公羊采精或本交时,让初配公羊在旁边“观摩”,诱导其配种;用发情母羊阴道分泌物,涂在公羊鼻尖上,刺激其性欲;注射丙酮睾丸素,每次2 ml,每日1次,连注3次。三是公羊诱情,在母羊配种前15 d开始把试情公羊拴在母羊旁诱情,种母羊群可每日1次或早晚2次放入试情羊,发现发情及时配种。

3.2 母羊管理

对产后母羊,前几天要喂优质干草,饮盐水、麸皮汤、少喂精料,经常检查乳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断奶前及时降低草料用量等以预防乳房炎,圈舍要勤换垫草保暖防风。对屡配不孕母羊,可连续2~6 d给母羊注射孕酮,每次10~12 ml,随后1~2 d内再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200~400 IU,待母羊发情时再人工授精或本交。

3.3 羔羊管理

羔羊的管理要根据羔羊生长发育快等特点,充分发挥其生长快的优势,促进其主要器官的完善。在羔羊初生阶段,要特别注意保持羊舍的温度,一般来说应在5℃以上。为促进羔羊生长发育、增强体质,一般在羔羊出生后2~3 d即可在无风温暖的运动场活动,随日龄增加可逐渐延长其活动时间。羔羊断奶最多不超过4月龄,断奶可采用一次性断奶法,将母子分开4~5 d就可成功,发育不匀的也可采取分批断奶。

3.4 育成羊管理

这一阶段的羊,身体各系统和各器官都处在旺盛的生长发育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大大提高,这时候应更注意精料及各种营养的补充,以充分满足其营养需要。此阶段是留种的适宜时期,也是种羊销售的最佳时期,首先是挑出外貌、体尺、体质量全部符合本品种特征的羊,除一部分作为后备羊留种外,另一部分即可作为种羊进行出售,此阶段出售的种羊月龄越小、数量越多,种羊场效益就越高;其次是挑出种羊后剩余的羊,按育肥羊饲养出售。

3.5 预防疾病

种羊要定期预防接种口蹄疫等疫苗,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

3.6 及时淘汰

种羊场应及时淘汰老弱病残羊。母羊淘汰可集中在每年配种结束后,发现没有怀孕的且上次配种也空怀的、年龄在5年以上的母羊应全部立即淘汰,一是母羊确实没有饲养价值,二是节约不必要的饲料费用。公羊淘汰可以在公羔断奶后,首先淘汰不符合品种特征的公羊,其次是在配种时及时淘汰不爬跨母羊的公羊。

4 配好母羊,减少空怀

4.1 种公羊

种公羊的配种次数要根据种羊的年龄、体质和种用价值来确定。

本交法:用试情公羊找出发情母羊后,放到单圈中,再查阅系谱找出母羊三代以内与公羊没有血缘关系的公羊,放到单圈中进行配种,每次配种后都要让公羊休息2~3 h,然后再进行第2次配种,1 d之内不宜连续配种。

人工授精法:一只种公羊每次的射精量约为1~2 ml,将其稀释2~3倍,可供10~30只母羊使用。青年公羊每天采精1~2次,采精1 d休息1 d,成年公羊每天采精3~4次。每次采精要有2 h的休息时间。定期检查精液品质,防止羊过度疲劳。

4.2 种母羊

种母羊配种时需要查阅系谱,三代以内与公羊没有血缘关系方可配种,并要做好配种记录。配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4.2.1 发情鉴定

一是采用公羊试情法,将试情公羊放入待配母羊群中,试情公羊与母羊比例为1:50,保存圈舍安静,凡是公羊爬跨时呆立不动、愿意接受爬跨的母羊,发情理想,进行配种。试情可以每天1次或早晚各1次。二是采用直接观察法,母羊发情多集中在秋季,每隔20 d左右发情1次,每次发情持续24~48 d,其发情表现为焦躁不安,阴门红肿,阴户内有黏性分泌物流出,互相爬跨,排尿频繁,尾巴不断摆动。

4.2.2 适时配种

母羊发情后30~40 h排卵,应情后12~24 h配种,为提高受胎率,可采取在母羊发情中期和后期两次输精或本交,即如果每天试情1次,要在母羊发情当时和8~10 h后各输精1次;如果每天试情2次,要在母羊发情8~10 h后输精1次,间隔8~10 h后再输精1次。一般老母羊情期短,情后排卵早,而初配母羊情期长,情后排卵往后拖,因此,提倡“老配早,少配晚,不老不少配中间”。

4.2.3 返情观察

配种的母羊应当连续试情1个月,观察是否返情,返情的母羊继续配种,减少空怀羊数;不返情的母羊视为妊娠母羊,提高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

S826

B

1004-5090(2017)03-0016-02

2017-02-03)

猜你喜欢
空怀种羊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配怀管理要点(三)
公羊触篱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吃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