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栽培技术及应用

2017-05-02 01:53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紫穗槐灌水造林

李 丽 曾 林

(商城县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河南 商城 465320)

紫穗槐栽培技术及应用

李 丽 曾 林

(商城县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河南 商城 465320)

本文对紫穗槐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适生范围进行了介绍,总结出良种壮苗繁殖栽培技术。

紫穗槐;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病虫防治

紫穗槐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耐水湿、抗洪涝,生长快,繁殖力强,根系发达,具有根瘤菌能改良土壤。可营造紫穗槐薪炭林、肥料林、水土保持林。

1 形态特征

落叶丛生灌木,高达4 m,枝条直伸,树皮暗灰色;芽常2个叠生。幼枝密被毛。奇数羽状复叶,小叶11~25,窄椭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圆或微凹,有短尖头,里面有白色短柔毛,叶内有透明油腺点。总状花序、顶生、直立,萼钟形,常具油腺点;翼瓣蓝紫色,翼瓣、龙骨瓣均退化。荚果短,弯曲,长7~9 mm,棕褐色,密被瘤状腺点,不开裂,内含种子1粒。花期5~6月,果实成熟期9~10月。

2 生态习性

紫穗槐适应性很强,在年平均气温10℃~16℃、年降水量500~700 mm的华北平原生长最好。耐干旱。耐水湿,在短期被水淹而不死。喜光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沙壤土生长较好,能耐盐碱,在土壤含盐量0.3%~0.5%的条件下也能生长。病虫害很少,并有一定的抗烟和抗污染的能力。生长快,萌芽力强,枝叶茂密,侧根发达。

3 繁殖方法

3.1 播种育苗。紫穗槐播种育苗产苗量高,根系发育好,造林成活率高,成本低,适宜于较大面积育苗。①采种。于9~10月份进行采种。种子采收后,放在阳光下散开摊晒,每日翻拌几次,5~6 d晒干后,风选去杂,装袋贮藏。紫穗槐在播前必须进行除皮种子处理。②播种时期。春、夏、秋3季均可播种。春播以土壤解冻后为宜(北方地区一般在3月下旬),播前种子用温水浸种催芽,或用碾压法,把干燥带荚的种子摊放在石碾上,摊铺厚5~6 cm,用石滚压碾去掉荚皮或一半种子一半细沙混拌压碾脱皮。秋播在11~12月间,种子可不必处理,直接播种。冬播可碾破荚壳。经除皮处理的种子,春播时比带皮的种子提早发芽10 d左右。播前也可用70℃温水浸种1~2 d(刚放入时要搅拌10~20 min),捞出装入筐箩内,盖上湿布或稻草,每天洒水(温水)1~2次,几天后种子膨大,种皮大部分裂开时即可播种。③育苗地选择。育苗地以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层较厚、灌水方便的中性沙壤土为好。沙性较大或黏性较强的土壤作育苗地应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增加肥力。育苗地应进行秋耕,春施底肥1 000~2 000 kg/667 m2后再翻耕1次。④播种方法。一般采用苗床条播法,也可大田播种育苗。苗床条播育苗,垄宽约30 cm,高约15 cm。播种量3~4 kg/667 m2。播前灌足底水后,等2~3 d即可播种。播后覆土不宜过厚(1~1.5 cm)。大田育苗。此法一般在没有灌水条件下进行,在雨前或雨后播。播后5~7 d出苗。苗出齐后10~15 d开始疏苗。苗木生长期间,每年一般灌水3~5次。灌水宜在傍晚,一次灌水量不宜过大。在灌水或下雨后及时中耕除草。8月份停止追肥、灌水。起苗前灌一次水。一般在10月中、下旬起苗。起苗时,避免损伤苗根,根幅20 cm以上。起苗后要进行选苗分级,百株一捆。为减少苗根失水,要尽快假植。选择不积水的地方,挖50 cm深的假植沟。短途运苗也要包装。

3.2 扦插育苗。紫穗槐也可采用扦插育苗:早春以前,将手指粗的条子截成长20 cm左右,每隔15 cm插l株。每亩出苗2万~8万株。

4 造林

4.1 造林地选择。分布区的低山、丘陵、平原的各种土壤上都可选作造林地。但岩石裸露及土壤过于瘠薄的石山、地下水位过高的水湿地和重盐碱地都不宜选用。一般以穴状整地比较普遍。在低山和丘陵地区可以进行带状整地。

4.2 造林方法。①植苗造林。植苗造林多采用截干苗造林,就是在苗木根径以上6~8 cm处,把苗干截去,只栽根茬。栽植不宜过深,但要踏实。栽时如墒情不好,栽后要浇水,以利成活。②插条造林。多适用于土壤湿润的河滩、堤岸、路旁、沟坡等处。插穗采用1年生的枝条,截去梢部未木质化部分,然后剪成25~30 cm长的插穗体。造林用的插穗都需保护芽苞。插条方法有2种;一是墩形插条法,在挖好的植树穴四周分别插植4~5个插穗。二是犁沟压条法,按一定的距离(1.0~1.5 m),边犁沟,边斜插插穗,然后用犁覆土。③直播造林。一般坡地多用穴播,平地可用耧播。雨水多或墒情好的地区多采用春季直播。在干旱地区多在雨季前或下过透雨时直播。④分根造林。在春季选择较粗壮的根进行压根育苗。

紫穗槐根的发芽力强,如土壤疏松湿润,富含腐殖质,便可生根长芽。因此,只要稍培土促其生根萌芽,压根即为苗木新株。

4.3 造林密度。一般每亩400墩,每墩2~3株。紫穗槐薪炭林造林的配置方式多采取正三角形和宽窄行栽植方式。宽窄行栽植的优点是宽行管理方便,可以间作农作物及发挥边行生长优势;窄行能保证单位面积株数。因此宽窄行栽植方式能保证单位面积早期丰产。

4.4 造林时间。春季和冬季造林均可。但冬季造林时间比春季长些,成活率高些。

4.5 林分结构。一般造纯林,也可造混交林。在平原地区,一般是榆树与紫穗槐混交或毛白杨与紫穗槐混交;在华北石质山地有油松与紫穗槐混交;在丘陵地区有悬铃木与紫穗槐、马尾松与紫穗槐混交。实际上在所有护路、护岸林带两旁都可以混交紫穗槐。紫穗槐在混交林中都处于下木地位,起着覆盖地面、培肥土壤、促进主栽树种生长和提供烧柴等作用。混交比例决定于主栽树种生长速度、生产目的和立地条件。一般说,以生产薪柴和绿肥为主要目的,紫穗槐比重可以大些,立地条件越差,紫穗槐比重越大。

4.6 割条取薪。割条时间以霜降以后较好。因此时叶子大部分脱落,根系生长已基本结束。枝条质量好,产量高,木质化程度高,枝条柔软,利用率高。在第二、三年平茬后要适时壅土培墩,扩大根盘,促使多希望的是要了解景观的背景及文化,还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需要有清晰详尽的介绍,因此,如果能有有偿讲解的导游,将会更加便利。

保定市农业生态园突出了生态、文化、科普、艺术理念,遵从生态回归社会、文化融入自然、科技回归人性、设计源于生活的原则,无论是主体设计还是配套设施建设,都体现了自然之真、文化之魂、科技之奇、艺术之美,真正满足了广大保定市及周边民众足不出户休闲度假的需求,虽然还有一些待完善之处,相信在社会的共同关注下,生态园建设的会越来越好。萌芽多发条,芽旺条壮。再往后采条,随即用犁在紫穗槐行间翻耕,把枯枝落叶翻到土里作肥,把浮根犁断,使根系往深处下扎。在土壤瘠薄的林地,第一次平茬后,就暂停l~2年割条以养根并进行翻地,改善土壤条件。在风蚀沙荒地上紫穗槐林平茬时,要保留30%~50%的植株不平茬,作防护带,实行隔带、隔行平茬的轮割法,平茬次数可适当减少。丘陵山坡的紫穗槐林,应沿水平等高方向进行隔带采条平茬。

5 病虫害防治

5.1 金龟子和象鼻虫。一般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500倍液毒杀即可。

5.2 绿芜菁。利用成虫群集取食习性进行网捕。或喷90%敌百虫500~800倍液毒杀。

5.3 紫穗槐豆象。一是要严格执行检疫法规,从根本上控制此虫的传播蔓延;二是在成虫羽化期,可用敌百虫等500~800倍液毒杀。

[1]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 [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

[2]舒裕国,余忠杰,徐国祯,等.薪炭林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3]孙耀清,阎腾飞.紫穗槐的特征特性及育苗造林技术 [J].农技服务,2012,29(6):61~62.

猜你喜欢
紫穗槐灌水造林
紫穗槐在河南城镇建设中的应用
螯合剂-紫穗槐联合修复尾矿土壤的重金属迁移特征分析*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辽东地区紫穗槐播种与扦插繁育技术
灌水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