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大葱 “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报告

2017-05-02 01:53林云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氮区田间试验施氮

林云霞

(任县农业局 河北 任县 055150)

2016年度大葱 “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报告

林云霞

(任县农业局 河北 任县 055150)

1 试验目的

为确定施肥方法及数量、验证土壤和植物养分测试指标等提供依据,通过开展大葱“2+x”氮肥总量控制田间试验,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提供参考,最终形成新的测土配方施肥(集成优化施肥)技术,有利于在田间大面积应用和示范推广。通过氮肥总量控制进一步优化蔬菜氮肥适宜用量,达到解决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偏施等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在固城乡后大宋村车仁生承包地实施,土壤类型:轻壤质潮土。地块南北向长方形,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属中等肥力地块,排灌方便。该地块土壤有机质18.6 g/kg、速效氮82 mg/kg、速效磷21.3 mg/kg、速效钾156 mg/kg、pH值7.2。

2.2 试验材料。供试作物品种为章丘大葱。供试肥料:氮肥选用尿素,含N为46%;磷肥选用普通过磷酸钙,P2O5≥16%;钾肥选用硫酸钾,K2O≥50%。

2.3 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30 m2(5 m×6 m)。处理1:无氮区;处理2:70%的优化施氮量;处理3:优化施氮量;处理4:130%的优化施氮量;处理5:常规施肥。各处理详见表1。

表1 大葱氮肥不同用量田间试验施肥方案

2.4 田间管理。本试验在施用适量有机肥为底肥的基础上进行,有机肥选用腐熟好的鸡粪2 m3或牛粪3 m3(猪粪2.5 m3),磷钾肥施用以及其他管理措施一致。大葱种植密度22 000株/亩,播种期5月25日,移栽期6月26日,采收期10月29日。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氮肥用量对生育性状的影响。从表2可以看出,大葱植株高度居前三位的为处理4,处理5,处理3;大葱植株茎粗居前三位的为处理3,处理5,处理4;大葱叶片数居前三位的为处理5,处理3,处理4。

表2 生育动态与生育性状调查记载表

3.2 不同氮肥用量对大葱产量的影响。从表3可知,不同氮肥用量与产量有密切相关,基本规律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表现呈抛物线状。无氮区产量最低,平均产量仅3 740.5 kg/亩;70%氮区产量开始上升,平均为4 712.6 kg/亩;优化氮区产量平均达5 249.5 kg/亩;130%氮区产量最高,平均为5 298.5 kg/亩。各施氮处理分别比不施氮处理增产率25.99%、40.34%、41.65%。

表3 不同氮肥用量对大葱产量的影响

3.3 大葱施用氮肥的肥料效应。根据大葱不同氮肥用量试验结果,求算出大葱产量和施氮量的关系式:y= -4.0048 x2+157.27x+3 738.3(式中Y为大葱产量,X表示氮肥用量)。依据氮肥效应方程求解,可得氮肥的施用量为 19.6 kg/亩时,对应的产量最高,为5 278.6 kg/亩;按照当地当年的大葱平均收购价1.2元/kg,氮肥价格4.5元/kg计算,由氮肥的效应方程可得出:最佳经济合理施氮(N)量为19.1 kg/亩,对应的经济产量为5 251 kg/亩。

3.4 方差分析。由表4经计算,F值≥F0.01(F0.05),说明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进一步用PLSD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5,从各处理显著性分析来看,各施氮处理均比不施氮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用氮肥对大葱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

表4 方差分析表

表5 多重比较表

3.5 不同氮肥用量对大葱增产效率及产投比的影响。从表6看出,纯氮的亩施肥量在18 kg时,尿素利用率最高,施肥效益最好。

表6 氮肥的增产效率及产投比

4 结论

不同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有密切相关,基本规律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产量表现先增后平呈抛物线状。大葱施氮可显著增加大葱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各处理比不施氮处理增产25%~41%。由氮肥的效应方程可得出:最佳经济合理施氮(N)量为19.1 kg/亩,对应的经济产量为5 251 kg/亩。

猜你喜欢
氮区田间试验施氮
施氮水平对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吸收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黔北夏白菜“2+X”田间肥效试验
衡阳县2019年蔬菜“2+X”田间肥效试验研究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枯草芽孢杆菌BS—8D防治玉米纹枯病的田间试验效果及作用机理
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研究
茄子氮肥总量控制应用效果
均匀施氮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
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籽粒及植株形态学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