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妓院

2017-05-02 15:20钟琪琪
新作文·高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红灯区泥沼加尔各答

钟琪琪

《生于妓院》是由羅斯·考夫曼、泽娜·布里斯克执导,阿吉等人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新闻记者教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摄影的故事。

《生于妓院》的制作人是泽娜·布里斯克,她带给拍摄地——印度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的第一份礼物是20多台照相机,随之而来的是更多无价的东西:社会影响力,以及孩子们的希望与机会。她最大的心愿是,让这些孩子获得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尊重,并且不再仅仅因为他们母亲的职业而受到歧视。

这部影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人们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它把人们带到很少有机会去的地方,了解到很多无法想象的东西。通过该片,人们知道原来抚养妓女的孩子是多么不容易。更令人惊讶的是,故事还表现了存在于那种最丑陋地方的少有美丽。

有人迎着阳光前进,有人于阴暗泥沼中匍匐挣扎。

——题记

2004年1月,一部名叫《生于妓院》的纪录片在美国上映。纪录

片中的几个小主角,自幼在亚洲最大的红灯区——加尔各答红灯区,这个灯红酒绿、糜烂堕落的泥潭中长大,正一点点陷入其中,直到泽娜到来。泽娜开设了摄影班,让片中7个小主角拿着相机去记录他们身边的世界,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走出红灯区。影片拍摄耗时5年,上映后引起巨大轰动,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这群孩子的去留,成为社会的焦点,泽娜经过多方协调,让美国教育机构接纳了他们。

这部荣获奥斯卡奖的纪录片,打开了孩子们命运的大门,一缕阳光从缝隙中射入泥沼中,无限的希望闪烁着光芒。然而,命运给他们开了一条缝,不同的选择却带他们走上截然相反的方向。

2010年,20岁的阿维杰特正在美国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求学。命运给了他一条缝,他撞开了一扇门,告诉世界“即使生于妓院,也可以拾起生而为人的尊严”。但,纪录片中另一个主角普瑞蒂,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她的母亲被人哄骗,欠下巨额高利贷,急需普瑞蒂的陪伴。“我妈只有我一个孩子,我没有其他生存技能,只能靠肉体来承担家庭负担,就是这么简单。”她毅然决然回到了妓院。泽娜通过社会舆论、寄钱、取缔妓院等方式,一次次引领她走回正道,但是她一次次放弃了。“奥斯卡大奖女主角”的名头让她一跃成为红灯区的头牌,她拥有了别墅珠宝,但她并不快乐。在花儿一样的年纪,她的精神同肉体一起颓败。

没有生于妓院,没有身临其境,只是作为看客的我们无法批判普瑞蒂的选择。这就是她亲手选择的道路,因着命运弄人,因着生活所迫,她只能一步步踏入那个沼泽,关上命运的大门。我们只能叹息,只能遗憾,生于妓院的她,终究形成“只能靠肉体来承担家庭负担”的观念,因而也就真正成为糜烂泥沼中的一分子,命运的机遇只能成为她提高身价的手段。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无论是环境还是他人,都不能拯救命运,唯一能拯救命运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出身无法自己选择,可今后脚下的每一步路都是自己选择的。

生于妓院,这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脚下迈出的步伐,决定了他们走向何方。

猜你喜欢
红灯区泥沼加尔各答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手持HK417步枪在泥沼地演练
韩将清理百年红灯区
“气”
阿姆斯特丹颁布红灯区新法令
一头犀牛的拯救行动
下陷的人,上升的旗
红装爱武装
印尼政府关掉最大红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