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山为什么当不成小鲜肉

2017-05-02 16:04电影工厂
意林 2017年7期
关键词:张一山刘星记笔记

电影工厂

炒作刷屏承包热搜,精于颜值人设,毫无疑问,现在的娱乐圈很浮躁。

除了洗尽铅华的戏骨,就是卖力吆喝的流量担当。

能够静下心磨炼演技的后起之秀,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其中,就有一个张一山。

去年一部《余罪》,张一山火了!

不是什么日播的电视剧,没有豪华制作班底,更加不是在大银幕,仅仅是一部网剧。

它让张一山脱下“刘星”这层外衣,展现出成熟的模样。

网友观众透过《余罪》,看到了张一山的演技。

在这个小鲜肉小花纷纷扛起“颜值”这面大旗的时代,张一山的存在,就像是一股清流。

长得不算帅,带着一股痞气。

却有着超出同龄人的冷静和稳重。

学习一般,不是学神学霸。

因为“刘星”被大众熟知之后,更经过一个漫长的遗忘期。

也正因如此,他避开许多不必要的关注,完成一个正常的成长。

张一山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比较传统,对儿子的教育自然也偏重老实本分。

母亲看重学习,张一山从小要练很多东西,除了学武术,要写很多家庭作业,周末也是各种补习班。

只是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些会成为日后解锁张一山的新方式。

比如武术,虽然现在不练了,底子还在。

翻跟头、劈叉跟玩似的。

比如跳舞,不输专业舞蹈演员。

唱起歌来自在随意,蜜汁魅力,听着莫名心动。

父亲呢,比较看得开,喜欢什么就干什么,学习差不多就行。

演完《家有儿女》以后,父母对张一山要求更严格,学习上不能放松,也绝对不能张扬,要老实本分地做自己。

尽管张一山天生没有目标,比较认命,但也绝对不会不努力。

单拿演戏来说,张一山琢磨剧本时,有记笔记的习惯。

说是记笔记,更像是写了本人物传记,因为演员的创作不只在镜头前,也在笔头上。

把体验生活、看书,或者跟上年纪的长辈聊天得来的资料,和剧本融为一体,加深对角色的认知。

角色吃得透,更容易刺激真实反应。

余罪知道自己入狱的真相,所有情绪一下子向上翻涌,眼睛冒火,青筋暴起,不是单纯的嘶吼。

面对父亲时的千般情绪,又处理得平和自然,触动人心。

从小练武,知道吃苦是什么滋味,跟剧组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张一山比同龄人早熟得多。

拍戏比较辛苦,最冷最热最残酷的片场环境,几乎都经历过了,有时在片场一待就几天,无聊也熬人。

张一山却显得比较有韧性,不烦躁,也不跟人乱发脾气。

真正想成为演员,是张一山十五六岁时。

个头不够,不能打篮球,而目前只会演戏。

维持生计,能养活家里人,兴趣跟工作还能结合,何乐而不为?

一个演员,光有实践不行,还要有很多文化知识。

即便高中一半时间在拍戏,好多课都落下,周围人也笃定他高考考不上,但他决定了,就会尽力做好。

因为之前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去演,后来有了理论支撑以后,经过系统的训练,会觉得自己确确实实比以前进步了,周围人也会觉得你有提升。

大学四年,他收获很多,一个演员该具备的知识素养,一个人,該有的经历。

“如果我没有考大学,如果我高中毕业以后就去拍戏赚钱,可能我的心智比现在会稚嫩很多,我的经历也会少很多。”

成熟的心态,逐步铺就的演技根底,不张扬的态度。

因而,张一山可以在娱乐圈保持一份难得的从容。

“所有的事情都是双刃剑,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又舒服,又要能够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又能挣到钱,这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就觉得,虽然很苦,其实是苦中作乐,这种苦也是我能够承受的,并且我一直认为,人生需要一些挫折,我不喜欢那种平平淡淡的生活。”

踏踏实实演戏,老老实实做人,不作妖,这样的好孩子谁不喜欢呢?

更难能可贵的一点,他有自知之明。

对于现在的状态,他看得很清楚。

自己不算是个好演员,演技一般,只是运气好赶上了,剧本和角色本身更强大。

他到现在也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会演戏的演员,不是谦虚,只是还早。

所以苛刻如金星,在这个男孩身上,能够自信断言“你将来绝对是个实力派演员”!

该读书的时候好好读书,该经历的事要经历,该工作的时候好好工作。

外表是爹妈给的,学识和能耐是自己的。

耐得住寂寞,才能历得起繁华,该奋斗的年纪就别太偷懒,能不能拥有更好的自己,这得看你!

猜你喜欢
张一山刘星记笔记
Super-strong interactions between multivalent anions and graphene∗
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 with an Ayurvedic drug as cofactor:A case report
张一山:红与不红都随缘
The analyze the diverse themes in plots from the lottery
渐行渐远的超级电容器
用手写记笔记
害怕
90后演技扛把子,张一山告诉你:什么叫痞帅
考场记叙文,到底得有几分真——与张一山老师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