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幸福优化提升策略

2017-05-02 18:27闻丹丹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幸福中小学策略

闻丹丹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幸福越来越受到教师群体和全社会的关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本文着手从影响教师幸福的重要关系因素来探究教师幸福,不断丰富和填补教师幸福发展的理论,是教师幸福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主体性追求。幸福离不开关系的健康发展,探究关系与教师幸福的关系,也会丰富社会关系学的相关研究领域。教师幸福的关系研究直接可以把成果运用到教师的具体教育教学实践当中,使教师群体更有内在动力去实现更长远的职业理想!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幸福;策略

中小学教师幸福也称教育幸福,是指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历史环境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感受到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在如今价值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小学教师幸福越来越受到教师群体和全社会的关注。

从统计和调查资料来看,中小学教师幸福的重要影响关系有如下几点:

一、教师对自身的教师身份认同和价值感

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1]。由此发展起来的教师身份认同就是能够理智看待并且接受自己的教师身份,能够按照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发展自己,满足学生及自身发展需要。能够从社会上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出发,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找到自身合适的角色认同。

另一方面,从教师的价值感来看,教师个体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深深影响着教师幸福感。我们的调查资料中发现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新入职5年之内的教师职业理想是站稳讲台,发展基本的教师技能和教师理想,解决新教师的生存问题;5-20年的中等教师职业理想是站好讲台,发展教师独特风格和教学艺术;20年以上的老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学生涯的顺利圆满,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认可。因此不同阶段的教师的身份认同和价值观随个体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发展变化。

二、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和喜爱程度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直观反映。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尤其是新入职阶段的教师尤其在意所教学生群体的评价,有代表向我们反映说:当我刚做教师的那一年,我的唯一目标就是让学生满意。这在外人看来很不能理解,但是我们教学是为了不教,让我们的学生获得学习习惯和能力,这是每一位教师同仁都应该思考的。

另一方面,教师群体受学生喜爱程度也与很多因素有关。浅层次的原因诸如教师的课学生们听得懂,教师的外表比较符合学生们的审美标准。而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群体的个人特质被学生群体所认可和喜爱。在我们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教师幽默风趣的特质是90%的学生群体认可和喜爱某教师的根本动力,除此之外,教师群体的乐观开朗以及和蔼可亲、讲课过程中的娓娓道来也是学生群体对教师群体评价较高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对于获得学生较高评价和喜爱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新教师群体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经营自己的课堂和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但最终效果因人而异;从教20年以上的老教师能比较坦然面对学生群体的评价,不会因为某学生群体的低评价而对教师幸福产生过多影响作用。

从调查资料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的评价也存在着特殊的年级阶段: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普遍偏高,这种原因在于小学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向师性程度较高,初入学阶段的学生看待教师就充满敬畏和崇拜的感觉,这个阶段的教师的评价和幸福感是最好的。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性个体的需要,对教师的看法有质的飞跃。如果在此阶段教师群体没有给予相应的尊重和自主,就回被学生群体贬的一文不值;而此阶段如果教师群体能够理解倾听和尊重学生们的主体性,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瞬间连续翻升。因此当遇上这种两极分化严重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新教师往往招架不住这样忽冷忽热的评价,有时候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的迹象。而有经验的老教师能客观对待并能够理智看待学生种种相反或者两极分化的表现和对教师群体的评价。

三、领导和同行对教师工作的认可

在教师成长过程中,领导和同行的評价和认可也影响着教师幸福。我们可以按照工作动机把教师群体大致分成两类,内在动机的教师和外在动机的教师。内在动机是指教师个体的工作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实现工作目标最先满足的是教师个体;而外在动机是指教师个体的工作是为了获得外部的评价和认可[2],因此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同行和领导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度就成了外在动机的教师最最在意的事情。如果同行和领导认可了教师的工作业绩,外在动机型的教师群体就获得了充足的动力和干劲,整个人精神满满,对各项工作和任务都充满热情和理想;一旦同行和领导不认可外在动机型教师,教师个体就如泄了气的皮球心情低落至极,对教育教学上面的一切事物断然没有兴趣和动力。而在内在动力型教师看来,领导和同行的认可只是我努力工作的锦上添花而已,有的话更好,没的话也无所谓,我不能为了或的外部的认可和好评价和放弃了我的个人成长计划。

四、教师职业为教师个体提供的社会资源的满意度

教师职业为教师个体提供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尊重和期望。

近年来教师的工资待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国家为了实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农村中小教师的福利待遇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关注。

社会上尊师重道的优良社会传统是每一位选择从教的教师个体的理想。而如今“上学无用论”的社会风气影响下,教师的社会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社会快节奏的重重压力之下,有些教师群体为了很快证明自己的教师职业价值,忍辱负重,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最后离开教师职业的人大有人在。

教师幸福跟以上各种因素密切相关,只是每一位教师个体身上的影响因素略有差异,针对以上的调查发现,提出以下优化教师幸福的提升策略:

五、教师个体应该尽早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教师的职业理想与教师幸福紧密相连,而职业理想与教师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融为一体,因此教师个体在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实以及个人成长发展的种种可能性,最后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出合适的价值引导。

对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我们也应该寻求最合适的选择;如果你是一个沉迷教育世界的教师,那么你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就是寻求自身和职业的双重发展,至于指定什么样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多久为一个周期都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而你如果仅仅是一个职业教育人,你的职业发展规划就更多侧重你的个人发展和需要的满足,而不是职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免对自己造成过大压力,影响自身教师幸福感和价值感。

六、客观看待各种外部评价

上面调查资料显示,教师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里面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喜爱程度,以及领导和同行对教师工作的认可。这些因素都是教师工作的外部评价,并不能决定教师自身的幸福感和价值感。我们必须增强自身的教师职业认同和教师个体的自我价值感,作为教师群体,我们需要扮演各种角色,比如传道者,授业者,学生的朋友以及留守儿童的父母角色,我们扮演的怎么样有些是需要外部评价来给于我们一定的反馈和回应,比如我们作为传道者,我们需要学生给于我们的反馈是:哪里领会了,哪里还有困惑!而作为学生的朋友角色,我们需要的回应是:老师是我们的很好的倾听者!作为留守儿童的父母角色,我们需要的反馈是:老师对我们足够关心!有人说,教师的教育是个良心活,你做与不做是有差异的,如果我们过分在于外部的评判,而忽略了我们应该做的本职工作,岂不是耽误了教师幸福又让我们的教育有更多的争议。因此,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定得胸中有丘壑,知道哪些事重要,哪些不重要,专注于教育最重要的事情上面。

七、发展个性特质与个人兴趣爱好

我们的调查资料给了我们许多启示,真正让教育之花繁盛的就是充分发挥教师个体身上的性格特质和成为学生羡慕的那种人,这需要我们教师群体付出更多努力和探索。

教育期望的不是每一位教师都千篇一律的用同样的教法去教育一代代不同的教育者。作为受教育者,学生群体也是同样期望他们的教师群体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教育自己及同龄人,这就需要教师反思,要想获得教师幸福就要成为有自己风格的教师,用自己最人性的特质去教育感化学生。

教师职业能长久不枯竭的秘诀在哪里——就是教师个体的兴趣爱好。一个人的爱好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能够长久坚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最后渐变成教师个人特质,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教师,修炼到这样的境界,教师幸福就如江河活水源源不断。

参考文献

[1] 吴世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其提升[D].華中师范大学,2009.

[2] 马燕燕.教师幸福感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术版,2011,27(5):45-6.

猜你喜欢
幸福中小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