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导入

2017-05-02 22:01宋学格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高中语文

宋学格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在学生教育阶段的作用十分的重要。目前关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较为推崇建构主义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对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以及学习环境两个方面较为重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构成要素入手分析,分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深入探讨建构主义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法;语文教学

一、建构主义理论、高中语文“课程场”与主体参与

建构主义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在认识论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传统的“反映”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因为“反映”是从客体角度看问题,强调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所具有的客体性和符合性;而“建构”则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指出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

所谓“课程场”是指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启发、激励,围绕课程主题所形成的学习氛围。高中语文“课程场”由理解、沟通、主体参与、互动四个活性因素构成。它们是形成课程机制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建构高中语文“课程场”的基本内容。引入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教学组织、设计营造高中语文“课程场”,使高中语文课程既能激发主体参与,又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导人建构主义教学法,则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具体如下:

1、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法严重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进行。大多数老师习惯老套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自己占据整整一节课,一点不给学生机会自主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语文课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天在厌烦厌倦甚至厌恶中昏昏沉沉地学习,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传统教学模式严重打消了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出于应试教育的需要,一些老师不注重实际学习效果,单纯追求升学率,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根本没有考虑学生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也谈不上开拓视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本来很生动的语文知识变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已经陷人应试教育的泥淖。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三、建构主义教学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及实践方法

鉴于以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中种种弊端,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使得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解决,同时使得语文教学观念,发生历史性变革,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能够健康的发展下去。建构主义的教学法,很好地集中了师生群体的智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的导引下,充分参与其中,在一定的情境中领会,学习,体悟,从而有效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加强学习语文课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在多角度发散型思维方面得到全面更新,获得新知,并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语文课的真正意义也得以彰显。相对来说,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1、创设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创新性思维。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能够给语文教学带来乐趣,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力的作用之下,学生能够形象化地理解课文内容,把那些单纯的文字化成具体的画面来深入理解,体悟,领会,从而获得无限的趣味。如果在阅读过程中只是枯燥乏味地简单背诵,就没有趣味的产生,也无法进一步参与到作者所创设的特别情境中以及其所营造的深层次的蕴涵里。这样的语文教学显然与真正的语文教学原则背道而驰。一定要引导学生进入一定的情境中,在课文内容所提示的特有的情境中流连,体会,充分展开想象和联想,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来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崭新印象,从而更鲜明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历练。

2、架设沟通桥梁,营造宽松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建构主义教学法能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桥梁。这是提供给师生的一个有益机会,双方可以藉此进行充分的交流,在这个时段里,知识的摄入与情感的滋生,同促共进,彼此助益,成为一个很好的互动过程。引导得法,学生会在这个过程里意识到老师的一片苦心,也能充分激发自主性,深入到课文所有的情境中,以及特有的情感氛围中。以致潜移默化,得到升华。进而也就会进入愉快的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激情。情感的植入,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里最大化地予以实现,无疑,就成功了一大半。

3、丰富学习内容,尝试高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法,能够丰富其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个性化。在当今语境中,所谓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个性鲜明的思维方式,有着自己别具一格的独到见解,而并非为了打造如同复读机般的语言机器,人云亦云,缺乏自我一类的庸才。不可否认,语文课本里收录的文章皆是文学长河中的上乘之作,不过,倘若将视野无限放大,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篇章,也不过是广阔世界的幾粒微尘罢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关键不在于授之以鱼,而在于授之以渔,即让学生以前辈的既有经验为基础,大胆创新,以达到更上一层楼之目的。有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综上所述,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学、动脑筋学、运用自己的智慧科学地去学,是重要的,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着重点。一定要善于发掘学生的这种自觉性,保持始终如一的课堂活力。要允许学生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力四射的情境中,汲取语文营养,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