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信息技术光彩照耀小学生活

2017-05-02 22:23花拉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观念小学生信息技术

花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也逐渐加快了步伐。为使我们的接班人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抓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是基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普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技术课是小学的必修课程,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无疑成为了小学教师的最大挑战和考验。人类已跨入21世纪,信息社会如潮水源源流入我们的生活。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观念是教学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统领和指导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因此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教育观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在让学生怎样自己解决问题上多下功夫,帮助学生找到最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来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只要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方法,什么样的自行车都能骑。这样才能体现出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学习工具的优越性,才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形成技能,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习惯是学习的动力。培养学习习惯是信息技术學科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学习中主要表现为自我控制及主动学习能力不强,而当前我国的教学体制存在着不少缺点: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对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很有必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习的自主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其各方面能力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

实践是检验学习的真理。在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的任务是让小学生掌握获取、传输、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计算机作为信息传导中最重要的平台和媒介,让小学生能够及早地掌握其基本的技能和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计算机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程序性,一般情况下,以严密的教学教程和技术要领为教学重点,但是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应该以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只需对学生进行要领的点透,而着重对其进行实践上机的指导,让小学生在亲身接触计算机的过程中,了解并熟悉信息接收、传导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使其较为轻松地掌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操作要领。

生动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排除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生都喜欢新奇、有趣的事情,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生的记忆效果。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创设一种和谐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把学生引入到感兴趣的事件或环境中,鼓励和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快乐是小学生学习环境的空气。小学应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益智教学游戏为重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利用大屏幕投影仪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进行键盘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金山打字软件中的“青蛙过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击气球”等一些积分闯关游戏,让他们按指法、键位、字母的相互关系去练习,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马上进入实际训练。另外,在训练中要加强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在讲解鼠标操作时,可以利用windows中自带的纸牌、扫地雷等游戏来练习鼠标的操作。这些游戏即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分组是教学的助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捕捉小组内的有效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小组合作式学习能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促进全体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意识,形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现在的小学生活泼爱动、具有丰富地想象能力,对于学生的特征,教师应随时调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为原则,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类活动主题,如三年级下绘画主题活动、四年级幻灯片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绘制出自己所感兴趣的画、幻灯片,不仅提高了小学生电脑的动手实践能力,还提高了学习和求知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制定和更改原有的教学计划,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信息课堂教学的创新,增加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新鲜感,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任务。

一言以蔽之,小学生信息技术就是要在愉快的教学中进行,就是要给学生一条能在信息的大海里自由遨游的船,为他们搭建将来在信息技术方面能运用自如的基础阶梯,为教师和学生开创一片发展的天地,“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猜你喜欢
观念小学生信息技术
维生素的新观念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