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2017-05-02 22:32刘增良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刘增良

摘要:所谓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氛围或场所,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利用形象生动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情境教学法,能有效的引导生生、师生互动、探究,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推动学生寻求知识的一种重要动力。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数学具有抽象難懂的特点,因此同学们大多喜欢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因此,教学中,我们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与认知规律,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富有趣味性、艺术性与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有效的把这些枯燥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乐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在兴趣的引导下学好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而又具体的教学情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态度体验,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技能。例如:在讲述“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白纸对折活动,教师把数学知识蕴涵在游戏中或创设故事情境巧妙串联数学知识,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这样,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寓抽象的数学知识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中,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讲解更加生动,更富有趣味性,避免了学生单调枯燥的学习,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同时使得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也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之所在,疑问在学生求学之路中起着重要的激励与推动作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达到释疑的目的。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改变知识的单向传递,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数学知识的真正拥有者。如,在学习“余弦定理”时,我让学生回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c2=a2+b2,进而提出问题:如果不是直角三角形,是锐角或钝角三角形,那么三边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在锐角或钝角三角形中,其中一角所对的边c,与其他两边a、b,是不是要用c2=a2+b2±m来表示?这样的问题由学生所掌握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来引入,学生无法运用所学来解决锐角或钝角三角形三边关系,这样就会引发学生对新知强烈的关注,会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投入积极的探究活动中来。这样,通过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把思维与精力转移到问题上来,在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

数学中的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数学。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数学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还数学教学以生机与活力,才能激起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主观意愿,由外部刺激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能够充分运用所掌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真正实现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合理把握所教数学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灵活地创设生活化情境,将数学知识的学习纳入到丰富的现实背景下,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感知,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与科学价值,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这样,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之明白学有所用的道理,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四、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创设数学情境是“情境、问题、反思、应用”,是教学的基础环节。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因此,在高中数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合理的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因素进行情境教学,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教育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好以下几个原则:①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②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③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教学目标,凸现数学知识的本质。④情境的创设要有方向性、针对性。⑤情境的创设要难易适度,具有启发作用。

五、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需要。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究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情境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