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反思与探索

2017-05-02 18:02张元伟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反思探索合作学习

张元伟

摘要: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反思;探索

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质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其症结在于合作学习的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片面地,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学习。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语文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

一、当前语文合作学习的现状

1、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成为“合座”学习。部分教师将自身置身于教学的中心地位,没有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各自为阵,课堂讨论无序,合作学习呈现形式化的倾向。首先,合作学习的时间不予保证。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致使很多问题的讨论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挫伤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其次,小组分配随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品质、性别等因素,按“组内异质”的原則,科学划分小组。而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有的小组优等生聚集,学习能力强,表达交流你争我抢,各不相让。有的小组学习能力差,缺乏自信,难以完成任务。最后,教师缺乏全面的评价。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个体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合作小组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教师缺乏有效引导,学生盲目合作。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表面的热闹,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无所事事”,或忙看教案,思考下一环节,或踱来踱去,等待评判学生的学习结果,存在着缺位现象。学生缺乏合作意识,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导致部分学生个人英雄主义作崇,只顾自己表达意见,讨论内容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脱离了教学主题;或围绕教学内容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你一言我一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或置身事外,即使有不同的见解也不加辩驳。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唤起学生合作意识。在日常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否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将达不到好的效果。教师应当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和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比如说,在语文课堂上,如果对方的见解精彩和观点深刻,要多鼓励,多赞赏;当碰到较大分歧之处,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用自己的观点和对方交流,而不能有过激的语言冲突,要懂得尊重对方的不同意见,理解对方不同观点,当遇到有不同见解的情况,也一定要等对方把观点陈述完,然后自己再做相应的补充或对此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以不断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让学生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去体会合作的快乐。

2、创设和谐师生氛围,激发合作动机。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好动。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如果能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语文教学氛围,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会有很大提高,教学效果也就会更理想。在初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求要注意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校师生、生生融洽的气氛中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并不是仅仅是初中学生参与,作为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却袖手旁观。因而,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教师应自然地融合进合作小组,主动去认真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适时加以引导,深入和学生探讨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能在合作学生中搞一言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同时,老师在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而不要因教师到来在问题的讨论时就有顾忌,不能畅所欲言。只要语文教师给小组更多的合作表现机会,就会让学生在语文的合作学习中,不断体会到小组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就会为下一步的不断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3、在合作学习中重视课内外互补。因为受传统教育地影响,少部分教师习惯性地认同课堂教学是绝对重点,加上素质教育地“减负”要求,使得更多的教师误以为所有的教与学,都必须在课堂完成,所以教师在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只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上如何启发指导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而忽视了课外小组合作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和反馈评价。事实上,课内合作学习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更多的是课外的“大语文课堂”的熏陶和教育,学生只有重视课内外学习的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的综合素质。一句话,课内外合作学习的互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内外结合的合作学习方法。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认识课内外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教师必须在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布置学生课内外合作学习的任务,既不能过高、过多,也不能过低、过浅,也就是说课内外合作学习的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又要有探究的价值。再次,教师还要把课内外合作学习的活动区分开来,课外活动的内容要体现体验性、操作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通过这些课外探究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大语文观念,切实地提高了学生地语文素养,培养了学生的看待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为了合作而合作,要遵循宁少勿滥的原则,要精心安排,善于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合作学习,从而培养知识、发展能力、促进情感的交流。

猜你喜欢
反思探索合作学习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