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探索

2017-05-02 01:16吴炳霞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闪光点古诗文词语

吴炳霞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来,深感作文教学的棘手。每次上作文课,心情就特别沉重,面对一群无精打采的学生,一个个紧锁的眉头,一双双忧怨的眼神,一声声痛苦的叹息,我心如刀割。学生咬破笔头,茫然四顾,不知该如何下笔。每每写出来的文章语句不通、层次混乱、字迹潦草、错别字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呢?出路又在哪里呢?下面我就谈谈我个人的见解。

一、初中生作文的困境

1、阅读面窄。《初中语文新课标》中规定 “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 因此,语文学习的主要功夫在于 “ 读 ” 。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巧的构思等等,这些都离不开读,在读中去感悟、品味,从而吸收和借鉴。然而很多学生平时阅读得很少,交流得很少,所以有一部分学生竟成了“功能性文盲”。既然成了“功能性文盲”,又怎能写得出神情兼备的佳作呢?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洞察迟钝。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由于他们大多好动、贪玩、思想懒惰,坐失知识积累的良机而不知惋惜。他们常处在一种漫不经心的状态中,大脑皮层的传导机能不够灵敏,对事物的观察和信息的捕捉能力薄弱,即使观察也不能做到“五官”开放,有的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他们在写作中也就不能绘形绘声、绘色绘味地反映出事物的具体形象本质特征。

3、词语贫乏。大部分中学生由于阅读不广,交流不多;加之学习动机弱化,缺乏对生活周边事物的有意识的观察;又因对教材范文没能熟读精读,文学大师的语言不能铭记于心、灵活运用;自身内部语言的发展又显示着后天不足,不少人成了“功能性语盲”,写作如同欣赏戏曲一样,眼高手低。搜索枯肠、绞尽脑汁,不能运用准确的词语来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功能低下,导致文句不连贯畅通,严重影响文章的表现力,失去诱人的魅力。

4、望而生畏。学习是一种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俗话说体力劳动费力,脑力劳动伤神。有的学生感叹:“不怕学语文,就怕写作文。”孔子说“苛政猛于虎”。有的学生对作文的害怕,简直可以套用这句话,改为“作文猛于虎”。这种消极的、低调的写作情绪、学习语文观,严重地抑制着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极大地阻碍着创新作文兴趣的产生。

二、指导写作的一点体会

上述种种现象严重地制约着作文的写作,影响着作文的质量和档次。我想就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谈谈我的看法:

1、强化阅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我大力鼓励学生读书,在班里掀起强烈的读书活动。首先:班内实行阅读比赛,每人每周至少背诵一首古诗词,每月至少阅读一部中外名著。每月开一次读书展示会,并写下内容介绍、佳词美段、阅读体会。“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其次:利用语文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朗讀自荐的美文。引导学生 “五官开放,身心兼备”,“去分析各种感觉和知觉”。再次:上好实践活动课、办手抄报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训练了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取长补短,积累了词语,丰富了语言仓库。一旦提笔,便“为有源头活水来。”

2、 巧用仿写。提高语文水平,应牢牢把握五个字,“听”、“说”、“读”、“写”、“想”(林炜彤先生语)。提高写作水平,应多读多写,读写结合。而我所面临的学生,总是积累的材料太少,作文总是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叫他们先仿写,从句到段到篇。尤其是古诗文教学后,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大胆尝试仿写。起初,学生惊疑:要我们写古诗文?别把我们想太能干!我便拿出实例引导,拓展学生的思路。逐渐的,学生思维活跃,思路拓宽,想象丰富。

还记得一作文特困生,曾经写任何一篇文章,不会超过200字。但在学完《孙权劝学》后,感触很深,随后仿写了《郑母劝学》。

“余忆童稚时。厌书也,见之则恶。自以戏为乐,不使学。

一日中,吾正戏,母怒曰:‘‘汝今已大,因以学为重,不可再戏。

吾辞以厌书。母谓吾曰:吾欲汝为学士也!汝言厌书,孰若吾?吾少时常读书,获益匪浅。汝常读书,不亦获乎?

吾乃始就学,自是见书则读,读到必写,猎史经见往事。

父母奇之,母益其然也,市书至家,吾看之大有所益。

及友至吾家,与吾戏,大惊曰:“汝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吾笑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友曰:“佩服,佩服。”话尽与吾别。

郑母曰: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

之后,该生作文水平日益提高。面对作文,他欣然微笑。

在仿写中,优秀习作举不胜举。仿写古诗文,能灵活地掌握文言词汇的用法,深刻地领悟古诗文的内涵,大大提高语言的概括能力。

3、展示佳作。俗语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充分利用“真我风采展示栏”,展示学生优秀习作,并将习作分期编辑,再通过评优发奖,表彰鼓励的手段,使一般学生产生羡慕心理,使获奖者有荣誉感、自豪感。这样做能激发全体学生探讨创新作文热情和欲望,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较好较美的文章来。

4、消除顾虑。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于作文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夸大其优点,适当降低评判他们作文的标准,尽力让每一位学生能有作文在“班级优秀作文集”中展示。有时,也将优秀作文让学生誊写张贴在张贴栏,力争消除他们“作文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畏惧心里。

这些,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大匠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语)今天来说,我们老师应当不仅能传授“规矩”,而且也能教人生“巧”。每位学生的作文都有一定的闪光点。我们应当善于捕捉这些闪光点,重新评价,不断修改、点拨、引导,使他们的思路活起来,技巧灵起来,作文更加靓丽起来。

猜你喜欢
闪光点古诗文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一枚词语一门静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