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对学生历史素养养成的运用研究

2017-05-02 23:22秦永生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秦永生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方法,密切关注史学前沿发展,合理运用史学理论,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和全新的历史视角,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史学理论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及知识,正确解读历史教材,开拓学生的历史思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就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学理论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学理论;运用

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各学科课程教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如凝练总结定论式和盖棺定论式等,开始重视对历史事件的多元性和真实性探索,将现代化的方法和价值观与历史教学相融合,以便学生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因此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史学理论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史学理论运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置类型丰富和层次多样的历史课程,积极引入生动鲜明的历史观点及历史事实,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学习历史知识,形成具有时代性的历史观念[1]。而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供丰富的史学范式和理论资料,便于转变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要求,满足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是发挥德育功能。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学科具有较强德育功能。当前高中生缺乏较强的历史认同感,生活阅历相对有限,在历史学习中难以认同教师的说教。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史学理论,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历史人物事迹或历史事件具有全面直观理解,引发学生的道德感动,进而学习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可以说,史学理论的运用可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和人格教育,有效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作用。

三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而言,其能够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及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不能让学生辩证和多角度认识历史进程和局部历史事实、当今时代和历史事实等之间区别和联系,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而史学理论的运用可以让学生从现代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角度深入认识人文主义及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增强开放意识和认知能力,从不同角度思考与解决问题,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学理论的运用

1、引入新的历史观点。时代的不同会导致价值观和历史结论也有所不同,历史研究者提出的新结论虽然与历史教材内容没有直接相关性,但是将其运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客观正确认识历史事件。通常史学理论是历史研究者以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为依据进行总结,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史学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和思考历史事件,进而得出相对全面的结论。如在近代史课程的學习中,部分教师的总结多是“落后就要挨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这个结论相对片面,需要教师用全新的理念来阐述这一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2、创设良好教学氛围。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不能过于依赖教材,也不能对历史事件梳理过分侧重,而是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来分析为,运用正确的历史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教师应该积极使用丰富的史学理论成果和历史史实资料,对相关的历史场景进行想象与模拟,指导学生用新的视角来创造性阐述和理解历史知识,进而获得新的结论[3]。另外,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充实的历史材料,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来进行学习,并创设良好的史学理论运用环境,促进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3、科学运用更新的史学研究理论。由于传统历史观念的影响,历史教材内容没有与时俱进,部分错误的观念仍然存在,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史学研究理论对其进行修正,让学生用正确的观念来看待历史事件,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以“雅典民主政治”为例,教材中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人类历史进步,但是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没有对雅典民主政治体系进行全面概括,进而会导致学生误解雅典政治体系。当前史学家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适合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史学理论,让学生全面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提高教学效果。

4、增强教师素养。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有意识运用史学理论,完成教学意识的深化与转变,让学生主动运用不同的史观来学习,实现教学理念成果的转变。同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积极学习和研究史学理论,对史学研究动态加以关注,丰富史学知识和理论功底,并以史学理论成果和新课改要求为依据,多角度分析历史知识,形成独特的结论,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现象,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和效果[4]。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构建新型教学评价模式,严格遵循发展、多元和全面的评价原则,改变以往百分制评分形式,引导学生用多种史学观阐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学理论时,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引入新的历史观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科学运用更新的史学研究理论,强化自身素养,改变传统的定向思维模式。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理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结合史学理论得出自己的理论,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和发散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飞. 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 品牌(下半月),2015,03:225.

[2] 尹小虹. 史学研究理论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J]. 才智,2016,26:203.

[3] 戴世锋. 史学研究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基于社会转型视角[J]. 中小学德育,2016,08:49-51.

[4] 冯李媛,高峰. 影视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178-179.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运用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