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应惩罚人,还是关爱人,必定把人当人看

2017-05-03 21:04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李博服刑人员大都市

@泸左淬冰生:不是耐心问题,是眼前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想晚婚或者不婚,就必须要离家。想离家,就要有足够养活自己的资本,我们的第一选择就是大都市。可是,大都市的压力让我们时常想起,自己当初的选择是为了过心中想要的生活。于是,可能到我们死之前,都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在天空等一头虎鲸)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阿海·未来与谁)

第一次听到“阳光中途之家”这个名字,心里就有些触动。

当时正在采写北京市出监教育改造中心的稿子,首次接触到“三无人员”这个特殊群体。他们没有家人,没有房子,没有收入来源,入狱多年后孑然一身,突然被猛地投入到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去。我想,他们一定有很多故事。

北京市出监教育改造中心的工作人员后来对我说,对于这类“三无人员”,政府可以免费为其提供3~6个月的食宿,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出狱后最初最难的日子。然后,我就顺理成章地了解到“阳光中途之家”这个机构。不可否认,最初,“阳光”这两个字的确让我的心情瞬间明快起来。

采访中,我听到许多形形色色的故事。有的悲伤,有的坚硬,有的甚至有些稀奇古怪,有的莫名地黑色幽默,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工作人员在讲述这些故事时脸上的表情,没有歧视,不含鄙夷,也并非自吹自擂,更没有高高在上的怜悯,而是平静中蕴含着温柔,很有力量。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是真的以一颗绝对的平常心去对待这些犯了错的人,无论大错小错,他们都一视同仁。

正如在采访中反复影响我的那句话。歌德说:“不管应惩罚人,还是关爱人,必定把人当人看。”

既要从内心觉得他们和我们并没有什么不同,又要引导他们这样看待自己,这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朝阳区阳光中途之家副主任李博跟我说起令她难忘的一个细节:有一次,她带社区服刑人员去敬老院参加“爱心活动”,当一个老人轻轻地拍打起一个社区服刑人员的后背时,她清楚地看到,这个面色冷漠的男人竟突然跪坐在老人身边,小心翼翼、身体僵硬、一动不动。李博觉得,那一瞬间,他一定是想起了什么,或许是他自己的父母,或许是已经逝去却依然柔软的昨天。

她希望,让这些服刑人员感受到,他们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

心理咨询师孟卫国对我说:“每个人都应该反思,我们是怎么对待这些特殊群体的?如果大家都给予一点力量,他们會感受到这种温暖,这种温暖是可以改变人的。”我后来一直牢记着这句话,这种温暖是可以改变人的。

猜你喜欢
李博服刑人员大都市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LabVIEW下通信原理实验教改探讨
Battle for Bohemia
大都市
服刑人员离监探亲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25岁初恋
City of Dreams
大选登记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