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抱怨拉低了你的层次

2017-05-04 08:41文|艾
读者·原创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威尔手环生活

文|艾 力

别让抱怨拉低了你的层次

文|艾 力

工作再忙,每周我都会和3个在不同领域工作的朋友吃饭,沟通感情的同时,顺便了解各个行业的动态。某次去电台等朋友下班一起吃饭,看到他们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放着一本《不抱怨的世界》。

说起这本书,朋友的话题就来了。“领导总喜欢拿这些书给我们洗脑,让我们使劲干活。工资不见涨,周末还要出去搞活动,还不让我们抱怨,凭什么啊!”

很多中国人知道威尔·鲍温,是因为2006年他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他给每位参加者戴上紫色手环,并要求他们只要察觉到自己在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个手腕上,直到这个手环持续戴在同一个手腕上21天为止。

最开始,威尔·鲍温仅是在社区发起了这项运动,没想到一个月内,发电子邮件申请手环的人多达数万。可见,大家每天都活在抱怨中,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家人。威尔·鲍温想通过这种非常新鲜的、有传播性的手段去提醒人们—少抱怨。

这种减少抱怨的方法我也用过,借此提醒自己觉察抱怨的负能量。

从“凭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办”的转变,是年轻人一定要经历的过程。

刚进入职场时,我也遇到过很多在学校时从没想到过的问题—同事不配合,进度拖延,个别人的小算盘、小伎俩……我是个直肠子,对那些阳奉阴违、钩心斗角的行为很看不上眼。还有少数学生不好好学,把你的苦口婆心当空气,家长也对老师有诸多额外的要求。那段时间我整个人充满了怨气,觉得自己一心干正事却要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束缚着。

这些话自然不能跟同事、跟上级讲,于是,在跟朋友们一起吃饭时,我会下意识地说到这些不公平,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凭什么要受这些闲气。刚开始,大家拍拍我的肩膀,安慰几句,一起吃份大盘鸡,这事就过去了。直到有一天,一个不太熟的朋友突然说:“你知道吗?听你说你那个不配合的同事,听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别人不会真的关心你、同情你,只会觉得烦,进而怀疑你的工作和处事能力。”

他说完转身走了,留下我在原地沉默了很久。在那之后,遇到任何事我都默默解决,自己承担,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竞争对手到大环境,多角度地分析,向前辈、有经验的资深人士请教,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这个过程很痛苦,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这条路,如此孤独,你只能自己完成。

过去两年里,因为录制一档节目,我见过蔡康永先生很多次,他总是很和气,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一点—抱怨是一定要的,但公平点儿,每抱怨一件事,就同时感谢一件事。

当我想抱怨北漂的种种艰难时,会感谢这座城市给了我最好的平台,让我遇到了各行各业最优秀的人,并与他们合作;当我想抱怨课程和演讲安排得太多,有时还要深夜赶飞机,因疲劳过度而生病打吊瓶时,会感谢工作成就了我,给了我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知道我的理念,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当我想抱怨身边的人对我要求太高时,会感谢他们的全心付出使我成为“斜杠青年”,从容跨界。

面对苦难的态度,取决于你面对生活的态度。比如你去问别人“最近过得怎么样”,有的人会说很好,然后告诉你自己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的人则怨天尤人,开始大谈特谈世道艰难和自己遭受的不公;有的人处境并不是很好,但是很乐观。

有朋友问我:“你怎么从不生气,无论吃多大亏、受多少罪,总是乐呵呵的,我怎么就做不到?凭什么你总要我改变,而不是要求他们不作恶?”

很多人和我一样,少不更事时的梦想是改变世界,步入社会后开始懂得,要改变世界,得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是核心,而且比改变世界容易得多。我想改变世界,让它因我而更美好,哪怕只是每天一点点。

10年前,读陈丹燕的《上海的金枝玉叶》,记住了那个曾经享尽荣华富贵,后来一贫如洗却不失其风采的郭家大小姐郭婉莹(戴西)。丈夫去世,财产散尽,去看望她的人觉得她如此坚忍乐观,简直是奇迹,她却坦然解释:“我只是不觉得真的有那么苦,既然你不得不过这样的日子,那么就接受它。别人能这样生活,我也可以。”老年的戴西从来不对人提及自己遭受到的不公与伤害。

但10年前的我,并没有真的体会到戴西身上那种不抱怨的品质是巨大的人生智慧。10年前,我选择尖锐和爆发,10年后,我选择隐忍和妥协。

当你明白抱怨无益,且只会影响个人的职场形象和生活形象时,你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很多读者通过微博向我求助,诉说自己在学校、在职场上的种种困惑。第一次来问我会耐心解答,认真帮他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很多人第二次又来问同样的问题,说我给的方法不管用—我和你不一样,你北大毕业,又如何如何,我却怎样怎样……我反省自己是否真的设身处地地为他定制了方案,再拿出几个基于其现状的可行性方案。他第三次再来问,我也不会失去耐心,因为我的职业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是我的职责,也是我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可换作领导、同事、家人和朋友,他们是否有这份耐心?

房子会有的,车子也会有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奋斗的过程总是很辛苦,但只有付出汗水,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东西我们才会倍感珍惜。

资源有限,竞争激烈,名校文凭已经不是得到好工作的必要条件。上好大学,在大城市生活,找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好工作,这种预设本来就不容易达到,一旦达不到,很多人就觉得理想落空,开始抱怨生活。

这种受害者心态要不得,即使真的受伤,也得坚强起来。

如果抱怨几句就能摆脱困境,这人生的游戏也未免太容易通关了。台湾作家简媜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命运版本,都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处。

怎么样都得活下去,而且要好好活。与其抱怨,还不如选择去做点事;与其去诅咒黑暗,不如去点亮蜡烛。不抱怨、不诉苦,感谢曾经努力过的自己,我相信这才是最好的努力与拼搏。

(本文选自艾力新书《人生的84000种可能》,湖南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威尔手环生活
你做了什么
小米手环4
威尔和斯奎尔
疯狂编辑部之智能手环
生活感悟
麦当劳“开心乐园餐”健身手环下架
无厘头生活
学习监测手环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点灯——派威尔(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