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产业发展及市场前景浅析

2017-05-04 01:11王国亮
中国市场 2017年12期

王国亮

[摘要]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UIV 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发光半导体、有机电激光显示等,其发光原理不同于LCD。1983年邓青云博士无意间发现了有机蓄电池发光现象,从而开始了对OLED的研究。截至目前,世界各国的OLED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所涵盖的应用领域逐渐广阔,主要是小型电子器件为主,譬如手机、电子穿戴设备、手环、可显示头盔、VR、汽车设备等。OLED显示技术和LCD相比较,优点众多,从OLED特性上来说,高性能、低耗、反应速度快等都远超LCD,但因其价格昂贵、寿命短、维护成本高等原因,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角度来说竞争力不足。但在当下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OLED背后蕴藏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文章将从OLED各大产业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国内OLED产业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研讨OLED未来的发展趋势,畅想无限宽广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OLED;产业分析;中国市场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062

1OLED诞生及其应用

OLED研究成果于1987年最先得出,其后各家大型企业纷纷开始相关的课题研究,几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OLED专利申请。目前,OLED技术已逐渐成熟,市场产品也丰富起来。OLED产品在2000年以前只有车载显示器得以使用,较现在的市场产品来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近几年智能手机相关产品成为了市场的热门项目,OLED借助这一平台的崛起推动了自身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绞尽脑汁创新科技的时候将目光投向了OLED。

当今市场,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性能、功能、体能更好的显示产品。而“轻薄、柔性、大面积”正是新时代的高要求之一,然而目前的LCD等显示产品难以做到。OLED因其的特性非常符合以上几点要求,即符合了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相当大的潜力。

OLED对于人们来说比较陌生,但是其已经慢慢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在应用产品方面,上述的显示产品一般应用于手机、汽车、计算机等,在办公环境中的提款机、复印机、指纹打卡器、自动售卖机等具有显示屏的设备均使用OLED技术。其他产品,如灯具、智能热水器、蓝牙音箱、便携式设备等也在OLED的应用范围内。可以说OLED已经无处不在。

2OLED产业分析

OLED产品应用领域众多,但目前竞争最大,最前沿的应属OLED显示产业及照明产业,以下将针对两大产业做出分析和研讨

21OLED 显示产业分析

OLED显示面板可分为两种类型:小分子OLED及高分子OLED,不同的类型在全球均有数家制造商给予支持。如三星、LG、东芝、爱普生等。

小分子材料在科研方面的进度较快,市场上的显示产品多以小分子材料为主。但随着主动驱动式OLED(即AMOLED)技术的研发,韩国三星电子于2007年投入巨资建立AMOLED生产线,同时LG电子也开始涉足AMOLED的生产计划。

全球第一个的OLED产品在1997年推出,得到了业界内外的关注、投资,使得行业内对OLED的发展充满信心。据资料《2015年OLED产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共有130多家OLED生产厂商,都瞄准了这门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抢占市场夺得先机。

虽说OLED研发的厂商机构繁多,但其最前沿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尤其是柔性OLED方面的核心技术。

国内类似的厂商因研发资金欠缺以及利润薄弱等因素,未能引进此类技术。

在亚洲,OLED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非韩国、日本莫属。OLED面板市场几乎被两地大企业瓜分。三星对OLED的研发促进了其手机产品的销售,曾一度占据大量手机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也有众多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加入到OLED的研发当中,势必在全球掀起一阵市场抢夺风波。国产厂家OPPO所生产的手机依赖于OLED的低耗节能性打出了“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广告宣传词,使得其在中小城市的市场份额急剧上升。

在显示产品对接上,AMOLED产品在其亮度、画质、研发成本上都优于PMOLED,其反应速度更快、视角更广。并且其不需要背光板的特性使得其能比普通的TFT-LCD更加薄,且耗能更低,因此各大手机厂商更倾向于使用AMOLED作为手机显示屏。2016年iphone生产商苹果公司表示也将在下一代产品上使用AMOLED曲面屏,以解决iphone耗電量过快的弊病。

根据美国知名研发机构报告预测,OLED显示产业的市场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200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

22OLED 照明产业分析

目前白光OLED显示亮度是普通照明灯光的3倍,寿命超过8万小时。2013年,几大照明厂家开始量产OLED照明设备。德国OSRAM、荷兰Philips等大型公司已专注于研究OLED照明产业,而国内却少有厂家涉足。

全球OLED照明市场规模在2015年达到121亿美元,比2010年美国能源部的预期提早了3年。然而白光OLED上的研究成果多归功于欧美和日本企业,在国内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高校内部研发,技术水平与国际尚有一定差距。

随着温室效应和环保问题的凸显,人们逐渐愿意使用低耗减排的OLED照明设备,夏普推广中心负责人表示,OLED照明产品的推出本是测试市场的行为,没想到每月30万的销量让公司措手不及,远超出预期。可见,在OLED产品成本逐渐下降,销售价格下跌至消费者预期范围内之后,市场将会激发人们对OLED产品的巨大需求。可是因为OLED产品的特性使得其寿命延长,市场环境会被迫萎缩,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寻求新的销量增长点才是当下企业应该注重研究的课题。

3中国OLED产业发展概况

31目前中国OLED产业概况

在投资领域逐渐扩大的今天,OLED产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随着手机、车载设备等电子设备的风靡和人均化,国内也引发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能完善OLED产业链,在OLED产业中涉及的上游产品市场竞争力薄弱。因中国市场劳动力成本低下,而技术较发达国家落后,国内大多数OLED产品生产厂家只能将注意力放在劳动力集中的产业链下游产品制造环节,诸如显示面板等,而上游设备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则几乎为零,基本依靠于日本等国家进口。同时国内尚无可以引领OLED技术发展的龙头企业,类似韩国三星、日本东芝等,造成品牌影响力受限。

32我国发展OLED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2016年,世界范围内OLED产业稳步发展,中国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也向着发达国家奋起直追。但是面对国际上激烈的竞争,我国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不足、资金受限等,都成为限制发展的因素,总地来看有以下几方面:①资金投入不足。在创业投资时代,越来越多的创业项目发起,投资人选择的余地更多,OLED作为较为传统的制造业显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②行业激励不足,高技术人才缺乏,研发遇瓶颈;③行业创新能力欠缺,各大企业自主研发动力低下;④知识产权、专利纠纷众多;⑤行业沟通体系不健全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OLED产业当中,AMOLED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国内在AMOLED上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如果持续这种情况,只能依靠引进来维持,那么将会继续失去这一市场。那么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则是企业比较关心重视的事。

首先,要加快OLED产业化建设,从完善产业链入手,加大OLED上游制造业的项目研究。OLED的发展原则上是通过从原材料的发展带动起来的,产业链的完善才能降低原先因原材料需要引进而提高的成本。加强产业链建设才能更快地提升产业化速度。

其次,需要合理利用和发挥政府的政策优势。目前政府很推崇企业自主创新,已推出多项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特别是在自主研发创新方面更是加大人才建设的投入。前文提到,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因资金问题受限,故更需要国家在AMOLED项目研发中提供政策支持以攻克研发难点。

最后,要加强国内各大企业的技术交流平台建设,最好建立公共的技术研发平台。只有相互帮助、交流、协作,才能使OLED产业发展得更好。还要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工作,开发出属于国内企业自己的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

显示产业是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在LCD/TFT的研究上已初見成效,但仍和国际市场有些许差距。OLED来临后,政府也意识到其未来的无限发展可能性,故逐渐对该技术产业加强了重视度,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自主创新的企业进行研发。OLED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加大产业技术开发的投入,创立一批能够站上世界舞台,同台竞争的优势企业,才能突破研发瓶颈,将中国制造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使中国在光电显示产业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4总结

进入2016年后,世界范围内研发OLED的企业尤为众多,当前研发重点主要在于OLED的大尺寸、柔性、曲面、透明等。未来,OLED将和TFT/LCD形成有力竞争,甚至超越、取代其成为新一代更加低耗环保的新显示设备。我国必须将如何提高企业生产、研发、创新能力作为关注重点,这对中国成为显示产业大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智能产品的开发在世界上备受关注,而OLED作为其上游制造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有机发光材料、显示面板制造等环节都有相当大的市场前景。把握好OLED这一潜力无限产业,必能让国内企业迎来新的契机,在新时代技术领域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李文峰光电显示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孔彬新型显示技术发展研究[J].中国数字电视,2012(7/8)

[3]卢阳春,潘峰我国新型显示器件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钻石模型的视角[J].现代产业经济,2013(8)

[4] 王力OLED显示技术探微[J].电子产品世界,2006(1)

[5]佚名光电器件与显示器[J].电子产品世界,2005(12)

[6] 宋明俊,李丽玲,陈展鹄LED照明市场应用现况[A].海峡两岸第九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文集[C].2002